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娟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倒班
  • 1篇植物性食物
  • 1篇植物性食物中...
  • 1篇中毒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 1篇实验室检查结...
  • 1篇中乌头碱
  • 1篇卫生学
  • 1篇卫生学调查
  • 1篇乌头
  • 1篇乌头碱
  • 1篇现场流行病学
  • 1篇现场流行病学...
  • 1篇现场卫生学
  • 1篇现场卫生学调...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就餐

机构

  • 2篇重庆市渝北区...

作者

  • 2篇熊娟
  • 1篇李文
  • 1篇魏科
  • 1篇杨森评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起乌头碱食物中毒的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2012年12月11日,重庆市渝北区某镇一农户家发生一起食物中毒,6例发病,其中2例死亡。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 )接到通知对该事件进行全方位调查,以查明其发病原因、食品安全风险等,现报道如下。〈br〉 1临床资料〈br〉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现场标本采样、现场流行病学及卫生学材料、临床表现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1)调查对象:包括10名就餐者和2名未就餐者,其中就餐人员中有6例中毒患者。(2)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对就餐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方法对可疑餐次食物、就餐环境、厨房材料及饮水等方面进行调查。此外,对采样结果进行实验室分析。(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①发病情况。发病者均为上桌就餐人员,未上桌的2名未发病。10名就餐者中6例发病,罹患率为60.00%,其中男5例,女1例;发病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38.40岁。2例死亡,病死率33.33%,均为男性。6例患者均在30 min内发病,其中短时间内出现2例死亡,属于急性发病,病情进展迅猛。②发病时间。最短发病时间15 min ,最长发病时间28 min ,平均发病时间23 min。据推测首发病例在餐后15 min发病,另外5例患者也在餐后30 min内相继发病,发病者潜伏期的中位数为24 min。③就餐情况调查。发病人员除12月11日中午在彭某家有共同就餐史外,其余无同源就餐史。12月11日中午彭某家聚餐菜品有:腊肉、白菜、南瓜汤,除食盐等调料外均未在外购买。中午所饮酒为彭某自家泡制的药酒(泡制药酒的原材料不详),约250 m L。6例发病者均饮食药酒,饮食最少者为25 mL ,未饮酒者未发病。(4)现场卫生学调查:专业人员通过对可疑餐次现场彭某家的调查和对相关人员的询问发现,�
熊娟魏科杨森评
关键词:植物性食物中毒中乌头碱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就餐环境
重庆市主城区倒班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状况调查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倒班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状况。方法采用基本情况问卷和职业紧张量表(OSI-R)调查1 024名工人的一般情况和职业紧张状况,并与西南常模人群职业紧张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倒班作业工人职业任务问卷均分为(186.4±23.3)分,紧张反应问卷均分为(99.4±17.8)分,应对资源问卷均分为(128.1±16.8)分;与西南常模人群职业紧张相应指标相比较,职业任务问卷与紧张反应问卷及其各子项(心理紧张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资源问卷子项中娱乐休闲和理性处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主城区倒班作业工人具有较高的职业紧张,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工作和生活质量。
熊娟李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