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波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9年玉溪市居民主要死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了解玉溪市居民死亡现状、主要死因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 17.0和死因监测数据分析工具对玉溪市居民2019年的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玉溪市2019年死亡人数15 190例,男性8 658例,女性6 532例,全人群死亡率为637.96/10万,男性死亡率为708.52/10万,女性死亡率为563.5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 <0.01)。前5位死因为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总死亡构成的79.90%;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损伤和中毒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 <0.01)。2019年玉溪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7.47岁,男性74.93岁,女性80.37岁。去除前5位死因,总人群期望寿命可提高8.99岁,男性期望寿命可提高9.00岁,女性期望寿命可提高8.08岁。2019年死亡导致玉溪居民早死寿命损失(YLL)为327 441人年,男性YLL为207 975人年,女性YLL为120 558人年。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损伤和中毒是影响居民健康、造成居民早死和影响人均期望寿命的主要原因。
- 张迪李娅婕赵微李吉蒋雪莹王艳波冯婉君杨瑞魏如清周厚洺李顺祥
- 关键词:死因顺位
- 2013-2019年玉溪市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玉溪市四类慢性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早死概率变化趋势。方法收集玉溪市2013-2019年户籍人口死亡资料,分析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比例、慢性病死亡率、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等指标。结果2013-2019年全市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比例为83.35%~84.57%;慢性病标化死亡率由698.25/10万上升至729.62/10万;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5.40%~15.83%,EAPC为-0.15%,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EAPC为1.41%,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四类慢性病合计早死概率从2013年19.26%上升到2019年19.84%,EAPC为0.70%,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从6.40%下降到5.21%,EAPC为-3.43%,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病是玉溪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男性的综合干预,是降低慢性病早死率的关键。
- 张迪蒋雪莹周厚洺赵微冯婉君李娅婕王艳波李吉杨瑞李顺祥
- 关键词:慢性病构成比
- 玉溪市中心城区登革热媒介伊蚊分布调查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玉溪市中心城区白纹伊蚊分布情况,为防控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8月在玉溪市中心城区的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的居民区和特殊场所室内外积水容器中捕获蚊幼虫,在特殊场所采用人工诱捕法和全捕法捕获成蚊;对白纹伊蚊成蚊进行登革热病毒(DENV)特异核酸检测。结果城北的3个村及城西1个居民区均监测到白纹伊蚊,总容器指数(CI)为0.37;城东、城南和城中均未发现白纹伊蚊;在城北及城西的废旧轮胎加工厂和废品收购站人工捕获成蚊7种共2 193只,白纹伊蚊占总捕获数的82.44%(1 808/2 193),蚊幼虫CI为5.21,北城废旧轮胎加工厂布雷图指数高达60.00;白纹伊蚊成蚊未检出DENV特异性核酸。结论玉溪市中心城区首次监测到白纹伊蚊且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传播及流行的风险,应引起高度关注。
- 范芝宏魏如清李六九金正海李吉郭晓芳王艳波张迪蒋雪莹杨明东
- 关键词:登革热白纹伊蚊
- 2015年玉溪市居民交通事故死亡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了解玉溪市居民交通事故死亡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玉溪市居民2015年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描述交通事故死亡情况和影响因素,使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来评估交通事故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结果 2015年期间玉溪市交通事故导致死亡人数为494人,粗死亡率为21.20/10万,标化死亡率为22.73/10万,男性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女性的3倍以上。交通事故死亡年龄集中在20到59岁组人群中,农民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学历越低,交通事故死亡数越多,以行人和骑摩托车、脚踏车、电单车人员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率较高。2015年玉溪市期望寿命为75.97岁,去除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后,预期寿命为76.49,可增加0.52岁。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15 545.06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31.47人年。结论交通事故死亡严重影响玉溪市居民健康及生命安全,是玉溪市目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提示预防和防范交通事故伤害的措施势在必行。
- 张迪李六九魏如清王艳波范芝宏金正海蒋雪莹李吉
- 关键词: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疾病负担
- 云南省玉溪市1954-2015年消除疟疾措施实施情况和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科学评价玉溪市消除疟疾项目工作,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1954—2015年疟疾疫情数据、各类工作报表、文件、监测数据、防治措施和消除疟疾方案等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3个方面对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防治工作经历疟疾高发和大流行期、发病基本遏制期、疫情基本控制期、全球基金暨消除疟疾项目行动计划期4大阶段。在2010—2015年消除疟疾阶段,全市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学管理工作机制,各级经费到位,各项措施得到落实,规范项目考核评估验收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疟疾防治网络,2010—2015年"三热病人"血检92 921人,疟原虫阳性率0.03%,RDT检测21 100人,阳性率0.15%,流行季节发热病人血检数占全年血检数的84.63%,1953—2015年期间发病率最高是1954年,发病率2 891.6/10万,项目实施后疟疾发病率均控制在1.0/10万以下,2011—2015年仅发现输入性病例,媒介监测未发现微小按蚊,全市通过了省级考评验收。结论全市建立健全了项目各项工作机制,疟疾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各项消除措施得到认真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指标,连续4年无本地疟疾病例,县(区)市提前通过考评认证,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
- 范芝宏李六九魏如清王艳波金正海李吉蒋雪莹张迪杨恒林
- 关键词:消除疟疾
- 2009-2014年玉溪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玉溪市居民死因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对居民死因监测的人口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4年居民粗死亡率分别为:528.34/10万、593.92/10万、648.47/10万、637.52/10万,677.11/10万和660.03/10万,6年来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
- 张迪魏如清李六九李吉蒋雪莹王艳波
- 关键词:死因监测粗死亡率死因顺位
- 2009-2016年玉溪市居民死因及潜在减寿年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09-2016年玉溪市居民死亡水平、死亡情况和主要死因的潜在减寿情况,为疾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导出玉溪市居民死亡数据,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采用SPSS17.0、Excel 2003和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软件计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及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6年玉溪市共报告死亡病例109 575例,男性61 461例,女性48 114例,粗死亡率分别为527.78/10万、592.57/10万、644.22/10万、635.98/10万、679.26/10万、666.56/10万、673.76/10万和679.8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39.06/10万、721.13/10万、784.43/10万、778.87/10万、842.86/10万、836.24/10万、856.31/10万和866.26/10万,2009-2016年玉溪市居民死亡率逐渐增高(x^2=182.62,P<0.05),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x^2=182.62,P<0.05。慢性病是玉溪市居民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占80.00%以上,粗死亡率为530.60/10万;玉溪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中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心肿瘤、心脏病和伤害,造成玉溪市居民潜在减寿年为688 436.1年。伤害造成潜在减寿年最高,为292 601.60年,潜在减寿率为17.03‰,平均减寿年数为22.66年。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严重影响玉溪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应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
- 张迪蒋雪莹倪兆林王艳波赵微李娅婕李吉魏如清李六九罗珠珠
- 关键词:死因死亡率减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