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文斌

作品数:15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油茶
  • 3篇优良无性系
  • 3篇油茶优良无性...
  • 3篇种源
  • 3篇无性系
  • 3篇不同种源
  • 2篇木荷
  • 2篇果实
  • 1篇底座
  • 1篇淀粉
  • 1篇淀粉颗粒
  • 1篇调节剂
  • 1篇多基因
  • 1篇多穗柯
  • 1篇多效唑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技术手段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分析
  • 1篇芽增殖

机构

  • 15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湖南省林业科...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15篇钟文斌
  • 7篇王丽云
  • 5篇钟秋平
  • 3篇陈传松
  • 3篇厉月桥
  • 2篇刘儒
  • 2篇周新华
  • 2篇巫流民
  • 2篇龚洪恩
  • 2篇赵学民
  • 2篇唐洁
  • 2篇谭新建
  • 1篇刘小金
  • 1篇杨曾奖
  • 1篇张国武
  • 1篇刘秀
  • 1篇庄明浩
  • 1篇杨艳
  • 1篇邓文清
  • 1篇乌云塔娜

传媒

  • 2篇绿色科技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湖南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中国林业产业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均匀设计对黄精不定芽增殖培养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筛选出最适合离体多花黄精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配方。[方法]以多花黄精带芽根茎为外植体,在激素种类、水平数较多的情况下,采用了均匀设计及其分析方法筛选出最适合黄精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配方。[结果]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KT 1.49 mg/L+NAA 0.29 mg/L+琼脂0.7%+蔗糖3%(pH=5.8),平均增殖系数高达7.09以上。[结论]研究结果为多花黄精规模化、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周新华肖智勇王丽云陈传松钟文斌钟秋平
关键词:均匀设计芽增殖
不同种源木荷种子形态变异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对10个木荷种源的种子长、宽、长宽比及千粒重等性状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种子长、宽、千粒重等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长宽比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种子长、宽、长宽比及千粒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734 0、0.868 2、0.647 9和0.816 5。木荷种子长与种子宽、年均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千粒重与北纬呈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木荷种子形态特征地理变异呈现区域板块变异模式和随机变异模式。
唐洁汤玉喜杨艳李永进吴敏刘秀钟文斌
关键词:木荷种源种子
一种用于杉木树冠冠长的修剪成型设备
本发明涉及树冠修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杉木树冠冠长的修剪成型设备,包括底座和空心箱,空心箱设置于底座上方,且底座顶部滑动安装有U型板,空心箱转动安装于U型板两个竖边之间,且U型板上设有用于转动空心箱的转动机构,底座下...
张利利谭新建张华聪钟文斌李翱翔潘文婷
江西大岗山木荷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分析了江西大岗山木荷天然林生长与生境的关系、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木荷耐瘠薄、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土层较厚、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更好;在天然林群落中,木荷占主导地位且以高强度聚集方式存在;木荷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分布均匀。
钟文斌谭新建王财英钟秋平王丽云唐洁
关键词:木荷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油茶优良无性系果实性状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以8个长林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成熟的果实为材料,对其果形果色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相关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果形可分为桔形、球形、卵形、橄榄形4大类,果色可分为青红色、青黄色、黄青色、红青色和红色5种基本颜色;果径是果实形态中最重要的指标,它与鲜果质量、心室数、鲜出籽率、籽数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果形指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果径与鲜果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12;综合各个经济性状指标值来看,球形与卵形、黄青色与青红色之间基本接近,差异不显著。
钟文斌巫流民王财英钟秋平王丽云赵学民黄娅媚
关键词:性状分析油茶优良无性系果实
不同种源多穗柯叶表型及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变异
2025年
为阐明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全分布区不同种源叶表型与主要药用活性成分的地理变异规律,对全国6省区11个多穗柯地理种源植株叶表型和叶部根皮苷、三叶苷、二氢查耳酮(DHC)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1个种源多穗柯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多穗柯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厚、根皮苷、三叶苷及二氢查耳酮(DHC)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种源叶长变异范围为9.92~14.22cm,叶宽变异范围为3.05~5.18cm,叶厚变异范围0.17~0.37mm,叶长/叶宽变异范围为2.62~3.30,根皮苷含量变异范围为15.43~10.774mg/g,三叶苷含量变异范围为0.31~37.52mg/g,DHC含量变异范围为50.08~11.675mg/g.其中,广西巴马种源根皮苷、DHC含量最高,四川米易种源三叶苷含量高;多穗柯叶片表型主要受年均温和无霜期的影响,多穗柯叶片药用活性成分主要受海拔、1月均温和日照时数的影响;可将多穗柯种源聚类为3个类群,高根皮苷、中三叶苷类群,低根皮苷、高三叶苷类群和中根皮苷、低三叶苷类群;多穗柯叶表型、根皮苷和三叶苷具有明显的种源变异,广西巴马、四川米易为优良种源.研究结果可为多穗柯种植基地的建设或优良种质材料选择区域的确定提供科学参考.
原勤勤厉月桥蔡宗明刘仁何平刘儒聂林芽钟文斌
关键词:多穗柯种源
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研究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影响,为不同经营目标的降香黄檀人工林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0年生降香黄檀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叶面喷施3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多效唑(PP333)和6-苄氨基嘌呤(6-BA),测定盛花期内一年生新梢、花、叶的形态生长和干质量变化,再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叶面喷施200、100 mg·L^(-1)的GA3和500 mg·L^(-1)的6-BA均能显著促进降香黄檀的营养生长,抑制其生殖生长;其中,200 mg·L^(-1)的GA3对生殖生长的抑制效果最理想,施用后其营养枝率比对照显著提高140.84%,花序数显著降低79.41%;100 mg·L^(-1)的GA3对营养生长效果显著,施用后其营养枝枝长、直径、复叶数和单叶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18.08%、120.70%、132.38%和217.33%,且均达显著水平。1 500、2 000 mg·L^(-1)的PP333和50 mg·L^(-1)的6-BA均能显著促进降香黄檀的生殖生长,以2 000 mg·L^(-1)的PP333作用效果较好,处理后其花枝率、花序数量和花序径依次比对照提高73.50%、50.37%和31.30%,且均达显著水平。【结论】降香黄檀人工林培育中,叶面喷施200或100 mg·L^(-1) GA3能显著抑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大径级木材培育,2 000 mg·L^(-1)的PP333则有利于生殖生长,有利于良种壮苗生产。
王丽云刘小金徐大平杨曾奖张宁南洪舟钟文斌袁雅琪
关键词:降香黄檀多效唑营养生长生殖生长
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本实验以油茶优良无性系长林40号为试材,通过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配方对油茶新造林进行正交施肥,分析了不同处理对油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施肥配比在促进油茶生长的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油茶的产量。研究中最佳配方施肥方案为造林第1年每株施加0.5kg磷肥+0.4kg复合肥+0.3kg;钾肥(基肥);第2-4年分别每株施复合肥0.1kg(追肥)、鸡粪0.5kg(追肥)、复合肥0.3kg(追肥)。
巫流民庄明浩邓宗付钟文斌赵学民龚洪恩颜送宝钟秋平
关键词:油茶配方施肥正交试验高效栽培
超微粉碎对橡实淀粉颗粒晶体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RINT2000 vertical goniometer型X-衍射仪测定经超微粉碎橡实淀粉的晶体特性,研究了超微粉碎对橡实淀粉晶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区间随粉碎时间增加而减小,并符合曲线模型y=4.777 8+0.985×ex1.0164;在一定的超微范围时间内,超微粉碎不会改变淀粉的晶体类型,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淀粉晶体会转变成非晶体。结晶度、亚微晶结晶度、微晶结晶度都随超微时间的延长而相应地降低;淀粉晶粒大小也随超微时间的延长而减小,随晶体结构的破坏而不存在。
钟秋平谢碧霞王森李安平李清平钟文斌邓文清邓小清
关键词:超微粉碎橡实淀粉
多基因序列鉴定油茶炭疽病原Colletotrichum boninense新种被引量:17
2015年
油茶炭疽病是中国油茶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进一步对油茶炭疽病原进行研究,通过柯赫氏法验证,从海南澄迈和江西分宜的油茶叶上分离到有别于其它炭疽病菌的致病菌3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呈奶油色至橙黄色,菌丝生长速度为10.8-11.3 mm/d;附着胞为椭圆形,呈深褐色至棕黑色,边缘整齐,大小为(5.3±0.9)μm×(16.1±1.1)μm;分生孢子初为橘黄色,后形成黑色孢子团,大小为(14.5±2.5)μm×(5.6±1.6)μm。多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3株病原菌与博宁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的模式株MAFF 305972聚为一个进化枝,且达到100%的置信度。结合其形态和多基因分析,结果表明:3个菌株为博宁炭疽菌(C.boninense),是能侵染油茶树的炭疽菌种。
汤铱泠周国英李河钟文斌龚洪恩王丽云
关键词:油茶炭疽病多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