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群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复合肥料混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肥料混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安装板,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处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两个旋转板,所述旋转...
- 张蕾张爽张丽莉石晓雨李东坡马群魏占波王玲莉
- 西北欧植物区系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库(LEDA)简介被引量:2
- 2016年
- 植物功能性状用于揭示性状演化规律与物种进化关联,阐述物种共存机制与群落构建法则,预测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下的植被动态。始建于2002年的西北欧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库主要针对该植物区系中植物持久性、更新与传播力等相关性状,在植物生态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本文介绍了西北欧植物区系性状数据库中的植物功能性状及其筛选与测定方法,旨在为中国相关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依据,推动理论生态学与功能生态学的发展。
- 钱建强马群刘志民
- 关键词:方法论数据标准化数据整合物种共存
- 丛枝菌根真菌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及应用潜力被引量:4
- 2021年
- 丛枝菌根真菌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能与绝大部分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其共生体系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荒漠化防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增加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的抗旱、耐盐碱、抗病以及重金属耐性,提高植物对胁迫环境的适应性。从丛枝菌根真菌的植物生理学作用、对荒漠化地区植物群落的影响、在荒漠化地区的实践应用等角度,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在荒漠化地区的重要性及应用潜力,以期为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新思路。
- 董硕阿拉木萨马群刘志民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荒漠化防治植物生长
- 根茎克隆植物研究面临的挑战
- 2022年
- 根茎克隆植物是克隆植物的一个类型,地下系统的特殊性赋予其独特的繁殖和生长方式,也赋予其对环境的特有适应能力。但是,受研究手段限制,人们对根茎克隆植物在表型可塑性、克隆整合、觅食行为和克隆分工等方面与其他类型克隆植物有何异同,这些行为对预防植物入侵、应对气候变化、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有何特殊意义尚不很清晰。鉴于此,通过梳理和总结前人工作,提出了根茎克隆植物研究面临的挑战。根茎克隆植物下一步研究重点应体现在下述方面:1)可塑性性状的选择与测定方法;2)环境因子对克隆整合的影响机制;3)综合植物特征和环境特征的觅食模型。
- 巴超群马群汪海洋刘志民
- 关键词:根茎性状克隆整合
- 五种荒漠灌木群落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其与根系分布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6年
- 研究土壤有机碳与根系分布之间关系对评估碳储量和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荒漠区灌木群落土壤有机碳与植物根系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深根性表层型灌木(表层根系生物量最大)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和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深根性非表层型(表层根系生物量不是最大)灌木白刺(Nitratia tangutorum)、浅根性表层型灌木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及浅根性非表层型灌木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为优势种的5种荒漠灌木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100 cm深度内不同层次根系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探讨灌木群落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其与根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群落0~20 cm根系生物量碳密度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层次或累积深度不显著相关;(2)梭梭群落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低于与其他4个群落(P〈0.01),其他4个群落无显著差异(P〉0.05);(3)优势种为表层型的梭梭、中间锦鸡儿和红砂群落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群落及优势种根系变化趋势一致,优势种为浅根性非表层型的霸王群落仅表层40 cm土壤有机碳与优势种灌木根系分布规律一致,优势种为深根性非表层型的白刺群落土壤有机碳与优势种根系分布规律一致。本研究表明,荒漠灌木群落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群落0~20 cm根系生物量显著相关,群落优势种根系分布类型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 匡文浓钱建强马群刘志民
- 关键词:地下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密度碳库
- 一种复合肥料混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肥料混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安装板,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处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两个旋转板,所述旋转...
- 张蕾张爽张丽莉石晓雨李东坡马群魏占波王玲莉
- 施肥时间对退化草甸草原地下芽库及其与地上植被关系的影响
- 2025年
- 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导致我国退化草地面积持续增加,养分添加是恢复退化草地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以内蒙古半干旱草甸草原退化草地为对象,通过早春融雪期和夏季生长期的氮(N)磷(P)养分共同添加实验,探究地下芽库及其与地上植被关系对不同时期养分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夏季养分添加显著增加群落整体地下芽库与地上分株密度,而早春养分添加无显著影响,不同时期养分添加显著降低分生组织制约系数。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养分添加具有差异化响应,具体表现为养分添加显著降低杂类草地上分株密度;夏季养分添加显著增加丛生禾草地下芽和地上分株密度,其分生组织制约系数在不同时期养分添加下均显著降低;不同时期养分添加显著增加根茎型禾草地下芽和地上分株密度。因此,夏季养分添加将极大增加退化草甸草原植被更新潜力,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差异将决定草甸草原植被恢复与演替动态。
- 陶金田家泰李冬梅马群张志铭刘伟潘庆民钱建强
- 关键词:芽库退化草地植物功能群植被恢复
- 菌根菌剂对科尔沁沙地3种常见造林绿化树种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如何在沙地成功造林并使其快速生长是沙地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菌根菌剂具有改善造林树种生存环境、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但菌根菌剂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何差异,以及如何依据不同生境条件和目标施用合适的菌根菌剂尚缺乏清晰认知。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3种常见造林绿化树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水蜡(Ligustrum obtusifolium)为对象,采用穴施方法按0、100、200和300 g·m^(-2)剂量,对紫穗槐和水蜡接种内生菌根菌剂(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樟子松接种外生菌根菌剂(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在幼苗生长1年后,测定菌根侵染率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樟子松菌根侵染率随菌剂用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在300 g·m^(-2)处理下侵染率最高(17.8%);紫穗槐菌根侵染率随菌剂用量变化不显著;水蜡菌根侵染率随菌剂用量增加而显著减少,在100 g·m^(-2)处理下侵染率最高(19.3%);3种植物菌根依赖性平均大小为水蜡>樟子松>紫穗槐。添加菌剂后,樟子松除株高(200 g·m^(-2):26%)和吸收根质量(100 g·m^(-2):79.2%)外,各生长指标均降低;紫穗槐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300 g·m^(-2)处理下平均显著增加21.7%;水蜡的基径、输导根质量、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增加,最大增长均在100 g·m^(-2)处理下,分别提高47.0%、156.3%、207.6%、154.7%和186.6%。在100和200 g·m^(-2)处理下,水蜡生长指标增长率大多显著大于其他两树种;在300 g·m^(-2)处理下,紫穗槐主根长(38.5%)、输导根质量(45.5%)、根系生物量(45.3%)的增长率均显著大于其他两种树种。因此,菌剂对幼苗株高、吸收根质量、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增长率产生极显著影响,菌根菌剂促进水蜡地上部分生长但限制樟子松地下部分生长;高菌剂用量才能够促进紫穗槐生长。本
- 董硕马群阿拉木萨李全民刘志民
- 关键词:菌根菌剂菌根侵染率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