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涛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微镜下over-the-top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over-the-top技术单侧通道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显微镜下over-the-top技术行单侧通道双侧减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手术前后站立时间和步行距离等情况;观察手术前后影像学变化;采用腰疼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腰腿痛及功能改善情况,术后1年随访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术中无脑脊液漏及脊髓损伤,手术时间60~140min,术中出血量50~300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24h,术后无切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获12~24个月随访。术后复查CT显示椎管前后径、双侧侧隐窝直径均较术前扩大(P<0.05)。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1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67%。[结论]显微镜下over-the-top技术行单侧通道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中期随访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薛云涛丁涛杨惠林顾晓峰冯德宏张亚峰刘浩汤峰林汪晚怡陆淼
- 关键词:显微镜
- 单纯斜位透视下穿刺在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在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单纯斜位透视下穿刺技术对辐射暴露的影响。方法:接受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80例,采用传统正侧位透视下穿刺定位42例(正侧位组),采用单纯斜位透视下穿刺定位38例(斜位组)。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3天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斜位组术中透视次数15.26±2.82次,少于正侧位组的22.54±5.90次;手术时间41.32±6.25 min,短于正侧位组的51.28±9.90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疼痛VAS评分正侧位组为2.19±1.25分,斜位组为2.20±1.46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前与术后3天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单纯斜位透视下穿刺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 崔跃江东育郑剑卿吴岳郭淳亮丁涛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miR-375靶向Sp1调控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miR-375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T-PCR检测骨肉瘤组织及对应的瘤旁组织中miR-375的表达水平。以人骨肉瘤细胞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miR-375模拟物(miR-375 mimics组)和mimics control(阴性对照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培养48 h后,RT-PCR检测细胞中miR-375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酶标仪读数法检测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酶切Caspase)-3、酶切Caspase-9表达水平。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375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鉴定靶基因。结果 miR-375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瘤旁组织相比明显降低(P<0. 01)。阴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酶切Caspase-3、酶切Caspase-9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miR-375 mimics组细胞凋亡率、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酶切Caspase-3、酶切Caspase-9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并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鉴定特化蛋白(Sp)1是miR-375的靶基因。结论 miR-375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下调。miR-375靶向Sp1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促进骨肉瘤细胞发生成骨分化。
- 汤峰林丁涛朱浩明张亚峰张钦陆淼杨惠林
- 关键词:骨肉瘤增殖凋亡
-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支架对成骨诱导脂肪干细胞活性及成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背景:成骨诱导后的脂肪干细胞与可降解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支架复合,可望研制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性能的新型骨融合材料。目的:探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支架对成骨诱导脂肪干细胞增殖活性及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获取大鼠脂肪干细胞后体外贴壁培养、扩增,将第3代细胞用条件培养液进行成骨方向的定向诱导培养、扩增,然后接种到预湿的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上作为实验组,以相同条件下置入盖玻片和脂肪干细胞培养作为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MTT法检测材料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评价其成骨能力。结果与结论:成骨诱导后的脂肪干细胞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上能够良好地黏附和增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证实脂肪干细胞活性及成骨性能不受材料影响,说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 刘浩褚亚伟丁涛程力朱浩明
- 关键词: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类干细胞生物相容性材料脂肪干细胞羟基磷灰石生物相容性
- 3D打印技术应用于颈椎OPLL前入路术前规划中的临床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颈椎OPLL前入路手术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颈椎前入路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3D打印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规划及颈椎前入路手术治疗,3D打印组采用颈椎3D打印模型指导下的术前规划,并在术中根据模型对照进行减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评估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3D打印组手术时间227.8±25.6 min,术中透视时间10.2±2.6 s,术中出血量171.1±30.1 mL,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4.55%,分别少于对照组的252.9±27.0 min、12.9±2.8 s、239.0±33.3 mL和2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3D打印组JOA评分改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OPLL颈椎前入路手术术前规划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减少透视时间,降低脑脊液漏发生率和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
- 江东育崔跃吴岳郑剑卿张钦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