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旭玲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铜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清代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人生观
  • 1篇有效沟通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视野
  • 1篇人生观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传统
  • 1篇生人
  • 1篇铜业
  • 1篇清代科举
  • 1篇自强
  • 1篇自强不息
  • 1篇自然环境
  • 1篇西汉
  • 1篇西汉前期
  • 1篇进士
  • 1篇科举
  • 1篇家长

机构

  • 6篇铜陵学院
  • 1篇铜陵市教育局

作者

  • 6篇方旭玲
  • 2篇黄春燕
  • 1篇疏仁华

传媒

  • 4篇铜陵学院学报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自强厚德精神与大学生人生观被引量:1
2009年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宽厚待人的高尚品质。
黄春燕方旭玲
关键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学生人生观
政治视野下的皖南铜业发展——以西汉前期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西汉前期,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不同政治力量的博弈下,皖南铜业经历了沉寂、初兴、骤停和勃发四个阶段,国家政局、政策的变动与皖南地区的铜业发展关系密切。稳定的政局、宽松连续的政策、大一统政治及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的支持对皖南地区的铜业发展影响巨大。
方旭玲疏仁华
关键词:西汉铜业政治
试析清代科举对桐城社会的影响
2010年
清代桐城是科举较为发达的地区,科举的兴盛对桐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加速了桐城的区域和阶层流动,影响了桐城家族的兴衰,还大大加速了桐城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桐城民众整体素质的提高。
柯志强方旭玲
关键词:清代科举
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被引量:2
2011年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大学教育的有益补充。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与学生家庭之间欠缺互动的现状及原因,提出高校辅导员要创新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互动,以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
方旭玲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家长沟通
清代桐城进士数量考被引量:3
2010年
关于清代桐城进士的确切人数,历来文献记载不一。综合光绪《重修安徽通志》、道光《续修桐城县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桐城耆旧传》、桐城部分家谱等资料,清代桐城地区文进士人数共有152名,比安庆府其他五县进士总和还多,科举成绩斐然。
方旭玲
关键词:清代进士
略论清代桐城县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被引量:1
2011年
清代桐城有山53座,川24条,自然环境秀美,既闭塞又开放,民生富足;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桐城更久、更多地保留着传统的古风文化;特定的开放性使文化在对外交流中不断更新。在这个素称人文之邦的地方,乡风淳朴,礼教严明,尊师重教,文化氛围浓厚。正是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传统,犹如一片沃土,培育了清代桐城繁盛的家族文化成就。
黄春燕方旭玲
关键词:清代自然环境人文传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