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作品数:1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一种锂电池多阈值主被动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属于电池健康状态监控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多阈值主被动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实时采集锂电池的电流、电压及SOC数据,并结合多阈值判断机制,能更准确地反映电池组的动态变化,及时触发均衡操作,有效避免了单阈值策...
- 刘建猛李睿雯郝硕涛李洋赵瑞赵迪陈焕玺崔志成何一卓
- 首都电网运检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探索被引量:1
- 2017年
- 国网北京电力肩负服务首都的重要职责,政治供电任务重,服务保障标准高,品牌形象影响大。随着城市建设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首都市民对电力服务的多元化、差异化、信息化诉求强烈,传统电网设备运检模式与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电网运行和服务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作为关系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必须不断研究建立与电网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突出效率与效益导向,在管理上创新方式、优化提升,在流程上精简环节、提高效率,推进改革创新,深化推进企业发展转变。
- 王鹏李洋
- 关键词:电网设备
- 光伏阵列多层级老化识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属于光伏异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阵列多层级老化识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获取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输入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第一故障识别模型,得到光伏阵列的异常老化程度。第一故障识...
- 刘建猛赵迪郝硕涛李睿雯殷月李洋宋娜
- SF6气体及其衍生物泄漏对变电站环境风险分析与防护技术研究
- 2017年
- 本文首先对SF6气体性质以及SF6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衍生物进行分析,然后对SF6气体在突发性大量泄漏时的危害以及扩散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对突发性泄漏的防护措施,并进行实验验证。
- 任志刚王晓晨吴麟琳王彦卿李洋
- 关键词:SF6气体
- 一种电压质量管理方法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电压质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通过电压质量监测装置采集现场设备的电压质量数据,二:对每个监测点根据电压监测值计算电压曲线偏差指标和电压曲线波动指标。三:依据指标属性对指标进行预处理,将所有指标的原...
- 王彦卿李洋迟忠君袁清芳孙健贾东强钱叶牛常乾坤王海云王存平
- 文献传递
- 基于随机模糊潮流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节能降损方法被引量:16
- 2022年
- 为有效降低三相不平衡导致的配电网能量损耗,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模糊潮流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节能降损方法。分析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的危害,获取配电网不平衡状态程度和线路有功损耗。充分考虑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状况下负荷的不确定性影响,采用随机模糊相容性方法对配电网线路的负荷执行模糊建模操作,将所获模糊输入变量引入潮流模型中,构建三相不平衡模糊潮流模型,获取三相模糊潮流计算结果的配电网有功功率损耗。并构建节能降损目标函数,采用动态改变因子粒子群算法求解获得最优解,实现配电网节能降损。算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三相不平衡下的配电网节能降损,且目标函数求解时收敛性能较好,节能降损效率较高。
- 张辰琪朱成昊李洋梁中张康董天舒
- 关键词:三相不平衡节能降损粒子群算法
- 10kV站用变故障诊断与分析
- 为了降低站用变故障率,避免典型问题重复发生,本文针对一起典型的、具体的故障案例阐述故障经过及发现的问题,分析方法及分析结果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首先对故障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其次通过故障录波、试验、解体分析以及操作过电压的实...
- 聂卫刚马锋齐伟强吴彬李洋
- 关键词:故障诊断过电压绝缘距离
- 一种光伏阵列故障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阵列故障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基于电网运行参数,建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拓扑结构;基于拓扑结构模拟光伏阵列在预设异常状况下的运行状况,得到光伏阵列的第一输出特性;对比...
- 刘建猛 赵迪 郝硕涛 李睿雯 殷月李洋 宋娜
- 一种电压质量管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质量管理方法,通过电压质量监测装置采集现场设备用电时刻和各个时刻的电压质量数据,用以编制错峰用电管理表,根据错峰用电管理表控制用电大户错峰用电。本发明利用现有装置,通过负荷用户错峰有序用电,以达到降低...
- 王彦卿李洋迟忠君袁清芳孙健贾东强钱叶牛常乾坤王海云王存平
- 文献传递
- 考虑阶梯碳交易与绿证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被引量:1
- 2024年
- 为减小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量以及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出考虑阶梯碳交易机制与绿证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绿色调度模型。首先介绍了阶梯碳交易机制与绿证交易机制,并建立其数学计算模型,同时引入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对绿证交易进行约束;其次以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投资成本、碳交易成本以及绿证收益之和最大为目标分析两机制对系统的影响;最后分析不同碳交易机制参数与绿证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能源系统中考虑碳交易机制与绿证交易机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可以有效减小系统的碳排放量,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量。
- 杨博李洋张喆刘若溪潘轩薛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