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进
-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2种百合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花粉活力比较分析
- 2025年
- 为筛选适宜湖南地区栽培的药食两用百合育种材料,选择龙牙百合和沅陵野百合这2种百合资源进行株高、茎粗、冠幅、叶片数、单果重和花期等性状比较,并对不同花期花粉活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的百合资源性状差异显著,野百合的株高、茎粗、叶片数、花朵数、单果重、鳞茎横径、叶片长度和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龙牙百合,龙牙百合的冠幅和可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野百合。龙牙百合花期在5月12日至27日,野百合花期在5月28日至6月12日,2种百合资源花粉活力在盛花期分别达到86.4%和32.81%,野百合花粉活力显著高于龙牙百合。
- 周利孙梦姗谢进宋荣郑思乡蔡柳谢育弟
- 关键词:龙牙百合野百合农艺性状花粉活力
- 钾素影响药用百合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品质的研究进展
- 百合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药用、食用历史。与其他植物相同,钾素对百合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甚至钾素对百合产量的影响大于氮、磷。本文从百合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方面综述了钾素对其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中药用百合高产高效栽培技...
- 戴艳娇谢进宋荣朱校奇周佳民
- 关键词:百合钾生长发育
- 叶面喷施微肥对玉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在玉竹花期和果期叶面喷施不同量(低浓度5 kg/hm^(2);中浓度15 kg/hm^(2);高浓度25 kg/hm^(2))的锌(Zn)、硼(B)、钼(Mo)、铁(Fe)、锰(Mn)微量元素肥料,考察不同微肥对玉竹叶片光合性能以及块茎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微肥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中低浓度的Fe肥后,可增强玉竹叶片的光合性能,并通过增加玉竹新生块茎的重量和直径来提高产量,玉竹块茎总多糖含量也比对照提高了34.2%~75.3%;另外,叶面喷施5 kg/hm^(2)的Zn肥、B肥和Mo肥后,玉竹块茎总皂苷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9.2%、80.7%和51.2%,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80.4%、40.6%和59.7%。由此得出结论,在玉竹花期果期叶面喷湿5~15 kg/hm^(2)的Fe肥,既可以有效提高玉竹产量又能增加玉竹块茎总多糖含量。
- 谢进戴艳娇宋荣彭斯文朱校奇
- 关键词:叶面微肥玉竹
- 百合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解决百合连作障碍问题,以卷丹百合为材料,2018—2020年在湖南省永州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计百合—百合(百合连作)、百合—晚稻(水旱轮作)、早稻—晚稻(双季稻)3种种植模式,测定百合、水稻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百合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合生育期达140 d,在7月20日之前成熟收获,可以进行晚稻种植,晚稻生育期为112 d,在10月16日前成熟收获;水旱轮作处理的大田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有机质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大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有所降低;总产值、总收入分别达到14877.35、6457.65元/667m^(2),产投比达到了1.77。水旱轮作处理模式在湘南地区种植物候期连接合理,水稻和百合均能正常生长收获,能改善大田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能明显抑制大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繁殖生长,降低百合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百合连作和水旱轮作的种植模式收益明显大于双季稻种植模式。
- 周佳民周佳民王小娥谢进宋荣谢进李成业宋荣
- 关键词:百合轮作模式土壤
- 一种黄秋葵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3
- 2017年
- 报道一种在湖南地区发现的黄秋葵花蕾病原真菌。利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病原菌株并依据柯赫氏法确定为病害的病原物,通过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种类。结果表明,从黄秋葵染病花蕾组织中分离纯化了一种病原真菌,通过形态观察以及ITS序列的比对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其田间接种黄秋葵花蕾的致病率为80%。这是首次报道棘孢曲霉是黄秋葵花蕾病害的病原菌。
- 曹亮宋荣周佳民朱校奇谢进徐瑞黄艳宁
- 关键词:真菌病害棘孢曲霉
- 玉竹产业链关键环节调研及综述
- 玉竹是药食兼用的大宗中药材,产区遍布东三省、内蒙、浙江、安徽、湖南、贵阳、云南、广东等地区.湖南作为优质道地"湘玉竹"的传统产区,占中国玉竹栽培及加工量的一半以上,玉竹产业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种植户、初加工企业、零售商及流...
- 曹亮徐瑞周佳民宋荣彭斯文谢进戴艳娇朱校奇
- 关键词:栽培规模
- 籽用栝楼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籽用栝楼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ITS序列分析对11份籽用栝楼资源30个样本进行遗传特征研究,并分别应用mega 5.0和NTSYS-pc 2.1软件对ITS序列及SRAP扩增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栝楼与双边栝楼ITS序列存在稳定的碱基差异;15对SRAP分子标记引物扩增得到清晰条带165条,其中多态条带136条,多态率为82.4%,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度为0.18时栝楼与双边栝楼资源分为2大类群,双边栝楼来源的主栽品种遗传相似度较大,在相似度为0.90时分为3个分支。结论籽用瓜蒌来源品种多样,主要来源于双边栝楼,且各地栽培资源遗传差异较小。
- 曹亮黄艳宁谢进彭斯文徐瑞朱校奇
- 关键词:栝楼SRAP瓜蒌子
- 采用液质联用方法检测黄秋葵荚果黄酮类物质含量被引量:6
- 2017年
- 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利用液质联用仪建立快速的黄秋葵黄酮类物质提取检测方法,使其能应用于黄秋葵相关产品的品质检测。选定黄芩素、柚皮素、槲皮素、黄芩苷和芦丁这五种黄酮类物质,确定液相色谱、质谱条件和检测线性范围等,从而确定黄秋葵荚果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检测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华谱unitary C18(2.1 mm×150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含0.1%甲酸的水;洗脱梯度:80%B^60%B(0~4 min),60%B(4~10 min),60%B^55%B(10~12 min),5%B(12.1~18 min),5%B^80%B(18~20min),80%B(20.1~25 min)。质谱条件:毛细管电压为4 000 V,气体温度为330℃,气体流速为12 L·min^(-1),喷雾器压力为275.8 k Pa。优化得到黄芩素、柚皮素、槲皮素、黄芩苷和芦丁这五个标样的裂解能量为34、22、30、18、34 eV;五个标样在11 min内完全分离,线性范围为0.5~400μg·L^(-1),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黄秋葵荚果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75%的乙醇,1∶10的料液比,超声75 min),通过实验得到整个提取检测过程中黄芩素、柚皮素、槲皮素、黄芩苷和芦丁的回收率分别为(93.65±3.66)%、(98.79±2.04)%、(100.66±1.83)%、(87.23±6.61)%、(101.91±0.61)%,并对黄秋葵果荚中这5种黄酮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专一性强,为黄秋葵黄酮类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谢进黄艳宁徐瑞曹亮范海珊朱校奇
- 关键词:黄酮类物质
- 不同百合(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光合特性的比较分析及综合评价被引量:11
- 2019年
- 为筛选出适合湖南省产区种植推广的百合优良(品)种,对6个百合(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品质以及光合特性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麝香百合生育期最长,达246 d,其他各个(品)种生育期在170 d左右。麝香百合、自选品种、卷丹百合和毛百合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较高,龙牙百合和川百合的叶绿素含量较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等4个光合特征参数在6个品种间没有明差异。自选品种的理论产量、大田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到了2 543. 03,1 608. 65 kg/亩(1亩≈666. 7 m2),多糖和黄酮的含量却较低。6个(品)种在湖南地区均可以播种、出苗、生长、开花、成熟收获;毛百合、自选品种等可作为食用百合参考品种;卷丹百合、毛百合的抗逆性强,可在百合病害高发地区推广种植;自选品种、龙牙百合属高感病(品)种;龙牙百合和卷丹百合多糖和黄酮的含量较高、品质好,是药食兼用首选(品)种,川百合的理论产量和大田产量均很低,应酌情考虑发展种植。
- 周佳民周佳民曹亮宋荣谢进曹亮徐瑞朱校奇戴艳娇
- 关键词:百合光合特性
- 药用百合免耕栽培技术
- 2023年
- 通过总结药用百合免耕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覆盖物准备、清地作畦、播种、田间管理、打桩拉网、摘蕾打顶、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药用百合免耕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 周佳民周佳民王小娥朱校奇谢进朱校奇鲁耀雄谢进徐瑞宋荣
- 关键词:百合免耕栽培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