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梅
-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海域渔获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被引量:12
- 2016年
- 为探究人工鱼礁投放对威海小石岛附近海域渔获物种类组成、渔获量变化、渔获物结构特征的影响,作者于2012~2013年对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区及对照区的渔获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并采用聚类分析、单因子相似性分析及相似性百分比分析对渔获物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礁区主要物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北礁区地笼网调查到渔获物种类数量高于对照区,分别为24、31和18种。南、北礁区鱼类和甲壳类生物资源量高于对照区。南、北礁区全年资源量占优势的种类为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对照区为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和大泷六线鱼。聚类分析和单因子相似性分析表明,渔获物组成结构在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在春季和夏季,人工鱼礁区渔获物组成结构和对照区差异显著(P〈0.05)。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叶绿素a和溶解氧是影响礁区主要渔获物种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投放人工鱼礁改善了威海小石岛礁区水域的渔获物群落结构,并增加主要鱼类、甲壳类经济物种的渔获量。
- 王新萌唐衍力孙晓梅盛化香万荣
- 关键词:人工鱼礁渔业资源群落结构CCA环境因子
- 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区渔获物组成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7
- 2016年
- 于2012年9月—2013年7月采集了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4个季度的刺网渔获物和环境数据。基于该调查数据,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法,研究了鱼礁区与对照区渔获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渔获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鱼礁区的渔获物共23种,其中鱼类17种、甲壳类5种、棘皮类1种;对照区的渔获物共14种,其中鱼类8种、甲壳类5种、棘皮类1种。鱼礁区与对照区渔获物的种类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渔获物可分为秋季组、夏季组和冬春季组;不同季节的渔获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R=0.867 4,P=0.001),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渔获物群落组成差异不显著(R=0.137,P=0.067)。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pH、盐度、叶绿素a和PO4-P是影响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区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综合分析认为,人工鱼礁区渔获量较高,生态稳定性较好。
- 唐衍力孙晓梅盛化香王新萌万荣
- 关键词:渔获物物种多样性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