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宇 作品数:12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天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理学 更多>>
砂土地基霍尔锚落锚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针对通航船舶落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有水和无水工况下砂土地基落锚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落锚点分布形态、时间和冲击力影响深度。结果表明:落点离靶心的距离随着落距的增加而变大,但在离心机转轴方向上(垂向),落点位置基本相同;有水... 安晓宇 刘润 张宇亭 左殿军深海SCR触地管道与土体水平向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深海钢悬链线立管系统流线段与土体相互作用问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开展管道多次水平向运动循环试验,揭示了考虑淤泥层的管土相互作用机制及破土抗力发挥规律。结果表明:首次推管可以发现,由于软弱淤泥层的存在,土体抗力曲线均随位移呈现硬化型曲线,在滑移距离为0.1 D左右时达到破土状态,安装工况、水压试验工况和操作工况对应的破土抗力分别为3.45 kN、4.28 kN和3.78 kN,在破土抗力后管道持续下扎,土拱不断扩大,破土抗力以后的侧向抗力持续增加,呈现重管特征,当最大位移(X/D=2.5)时对三个工况的侧向抗力分别为9.07 kN、12.07 kN和9.97 kN;随后的往复推管过程中可以发现,随着首次推管淤泥层消散,管道接触土体强度增强,管土作用曲线呈轻管特征,在滑移距离为(0.7~1)D时出现峰值抗力,随着往复推管次数的增加,由于土拱范围的累积增大,峰值土体抗力逐渐增加,平均增长幅度不超过25%。 何宁 安晓宇 安晓宇 刘洋 孟毅关键词:管土相互作用 离心模型试验 土体抗力 一种模拟打桩的离心模型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打桩的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桩帽,在桩帽的一侧设有滑块Ⅰ,滑块Ⅰ配合在竖直轨道上,轨道固定在模型箱上,在桩帽上设有重锤作用筒,在重锤作用筒内设有重锤,重锤通过梯形卡榫与重锤作用筒连接,在重锤上设有连接... 安晓宇 刘润 陈广思 曹添铭 孟祥传 于征文献传递 云南某尾矿坝渗流三维计算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云南某尾矿库蓄水后可能存在的绕坝渗漏问题,在充分分析坝址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坝址区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二期满库洪水和正常运行工况下地下水的渗流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下游坝坡坡脚处地基渗流溢出处的水力梯度较大,建议在下游坡脚3~5 m范围内地基土层表面布设厚度为0.8~1.0 cm的透水反滤碎石层;同时,由于坝基渗漏量较大,建议在坝体底部铺设土工膜,减少两岸绕渗,降低坝体的浸润线。 安晓宇 程鹏 乐陶关键词:尾矿库 尾矿坝 渗流 三维有限元模型 霍尔锚拖曳运动状态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2024年 对于平铺或浅埋在海床中的海底管道和电缆,意外的拖锚作业是影响其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锚在土中的拖动过程中时刻发生着土的大变形和破坏,涉及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等诸多力学问题,通过解析的研究手段很难准确地分析拖锚过程。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展开拖锚研究,测试和计算了不同重量的船锚在不同类型海床上的运动趋势、拖曳力发展规律、入土深度等。结果表明,在低强度的黏性土海床上拖锚,极有可能会产生一种假抓底现象;在中高强度的黏性土海床上拖锚,锚的拖动过程可以分为土台形成阶段、锚爪楔入阶段和运动稳定阶段三个阶段;在无黏性土和黏性土海床上,达到稳定阶段时拖动的距离分别是锚长的4倍和1.27~1.96倍;对于质量大于6 t的霍尔锚,无论在黏性土海床还是非黏性土海床上,锚爪的入土深度均大于1 m,拖锚作业很有可能会对海管或海缆造成直接损坏,需要引起重视。 安晓宇 安晓宇 王斐 张宇亭 张宇亭 刘现鹏 李建东 边天奇关键词:数值模拟 入土深度 用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路堤填筑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路堤填筑装置,包括固定在模型箱上方的砂箱,在所述砂箱内设有与路堤模型尺寸对应的多个分隔仓,所述砂箱的底部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孔板、中层孔板和下层孔板,所述上层孔板和所述下层孔板均... 周海祚 安晓宇 张宇亭 夏博洋 于晓旋 赵佳鹏 杨新煜航道开挖对护岸结构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2024年 为了研究航道开挖对新老护岸结构的影响,依托东宗线航道四改三工程,利用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平台研究航道开挖对老挡墙护岸结构、新施工钢板桩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的影响,得出航道开挖过程中板桩两侧土压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开挖深度增加,靠岸侧(主动侧)土压力逐渐减小;受板桩位移、变形及离心模型试验重液影响,临水侧(被动侧)土压力部分减小,底部土压力增大。开挖卸载导致老挡墙呈现向水侧移动且向后翻转的趋势。设计工况的极限开挖深度约为3.6 m,此时钢板桩顶部帽梁的水平位移达到0.069 m;对于6、8和10 m 3种长度的板桩,其极限开挖深度约为0.5~0.6倍桩长,且随着桩长增加极限开挖深度逐渐降低。研究得出不同板桩长度下开挖深度的阈值,可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数。 吴文华 安晓宇 安晓宇 杨立功 杨立功关键词:航道 板桩 挡墙 离心模型试验 隧道下穿码头群桩基础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在地下隧道施工中遇到既有桩的情况并不少见,尽管近年来隧道--土--桩相互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隧道开挖引起的桩的反应上。通过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双管大型隧道开挖引起的群桩变形机理。由于隧道开挖引起的应力释放,群桩的实测沉降随隧道的推进几乎呈线性增加。监测点距新建隧道较短,导致群桩沉降较大。单隧道开挖完成后,在隧道中心线正上方观测到最大桩群沉降为0.23%D(即隧道直径)。双管开挖后,最大群桩沉降增加到0.32%D,最大群桩沉降位置向两隧道之间的中心线移动。随着开挖面接近监测断面,既有桩群迅速向开挖面倾斜。当隧道工作面通过监测断面时,减少了现有群桩的倾斜。显然,当隧道工作面位于监测断面正下方时,测得的群桩倾斜达到最大值。这清楚地说明了隧道开挖引起群桩的三维变形机理。若将隧道开挖简化为二维问题,则忽略了群桩沿隧道纵向的倾斜,而群桩的倾斜位于非保守侧。 张宇亭 张宇亭 安晓宇关键词:码头 隧道 离心模型 沉降 珊瑚礁钙质砂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珊瑚礁钙质砂的特殊结构可能影响钙质砂的压缩、剪切和破碎等力学性能这一问题,通过X射线衍射和X射线断层扫描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岛礁珊瑚礁钙质砂的物相组成、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砂物质组成以生物文石为主,镁方解石次之。钙质砂颗粒中的原生海洋生物碎屑较多,并保留有大量的原生构造,超过50%为珊瑚礁破碎、崩解和风化后的产物。钙质砂孔隙非常发育,孔隙差异性非常大,内孔隙率较大。孔隙率不仅取决于孔道直径,还取决于孔道的密集程度。 安晓宇 王斐 王斐 左殿军关键词:钙质砂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