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颖

作品数:14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毒性肝炎
  • 3篇知晓
  • 3篇知晓率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公共卫生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疫苗
  • 2篇疫情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菌病
  • 2篇丙型
  • 2篇丙型病毒性
  • 2篇丙型病毒性肝...
  • 2篇布鲁氏菌
  • 2篇布鲁氏菌病
  • 2篇传染

机构

  • 13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彭颖
  • 9篇汪鹏
  • 7篇孔德广
  • 5篇杨小兵
  • 3篇陈邦华
  • 3篇鲁莎
  • 2篇蔡黎
  • 2篇熊燕
  • 2篇余滨
  • 2篇张靖
  • 2篇刘普林
  • 1篇张志峰
  • 1篇金小毛
  • 1篇陈剑
  • 1篇文丽
  • 1篇赵德峰

传媒

  • 3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2014年武汉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及发病预测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武汉市肺结核的流行状况,并建立模型开展预测。方法对2006—2014年武汉市肺结核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根据月发病序列的特点,构建Winters乘法季节指数平滑模型对2015年肺结核发病进行预测。结果武汉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63 334例,年均发病率81.76/10万,其中男性年均发病率(114.77/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46.7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964.142,P<0.001);青年人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病例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6.91%;1—9月为发病的高峰期。Winters乘法季节指数平滑模型预测显示,2015年肺结核发病高峰幅度较2014年呈下降趋势。结论肺结核防控的重点人群为男性青年、老年人以及农民,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为肺结核的防控提供参考。
彭颖杨小兵张志峰孔德广汪鹏陈邦华余滨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学预测预警
两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在甲肝预测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在全国甲肝发病情况预测中的效果,为甲肝监测预警提供合适的数学模型。方法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收集2010—2020年全国甲肝逐月发病数据,分别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进行拟合,筛选出最优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再用最优模型分别预测2021年1—10月全国甲肝发病数,并比较预测精度。结果ARIMA(1,1,0)(1,0,0)12是最优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Holt-winters乘法模型是最优的指数平滑模型,两种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5.64%和13.08%,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4和124。结论Holt-winters乘法模型在全国甲肝逐月发病数预测中的精度更高,可用于数据波动不大时间序列的拟合预测。
汪鹏彭颖张靖金小毛陈邦华
关键词:ARIMA时间序列甲肝
武汉市2011-2014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掌握武汉市布鲁氏菌病的疫情动态,为进一步做好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1月-2014年12月《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武汉市上报的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信息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比较分析。结果 2011-2014年武汉市共报告布病病例数127例,病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2014年全年增加明显,病例主要来源于湖北省其他市县(70例/87.5%)。全年均有发病,未见明显季节性;男性青壮年人群高发,职业以农牧民为主。结论应加强布病监测和防治工作,预防和控制布病疫情的发生。
杨小兵熊燕汪鹏彭颖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武汉市2005-2016年未分型肝炎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武汉市2005-2016年未分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流行特征,为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武汉市2005-2016年肝炎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未分型肝炎报告的流行特征,并比较不同类型报告单位未分型肝炎占肝炎总病例数的构成比(未分型率)差异。结果 2005-2016年武汉市共报告未分型肝炎病例78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6.89/10万,未分型率4.54%,总体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r=0.587,P<0.001),职业以农民为主。乡镇卫生院未分型率最高,其次为传染病医院。结论武汉市未分型肝炎报告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布特征与病毒性肝炎总体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应继续加强重点人群肝炎防治工作,并对未分型肝炎病例开展进一步调查研究。
彭颖汪鹏孔德广陈邦华余滨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武汉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了解武汉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江夏、黄陂、东西湖和新洲区内的职业人群开展布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有效调查布病相关职业人员308人,布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73%,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龄其布病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仅3.00%的调查对象表示"在羊圈劳作时总是戴口罩"。结论武汉市相关职业人群对布病知识的知晓率低,生产活动中采取防护措施的意识较差,因此,有必要加强职业人群布病防护知识的健康宣传及行为干预。
彭颖杨小兵熊燕汪鹏范宁娜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知晓率
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 :对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信息系统中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推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住院部、检验科和公共卫生科的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门诊传染病报告信息化情况、出入院登记信息化情况、检验及影像登记信息化情况、公共卫生科传染病报告卡审核信息化情况。利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住院部、检验科和公共卫生科传染病报告管理实行信息化的比例分别为55.1%、84.4%、79.3%、51.7%。信息系统中使用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医院,其传染病报告的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优于传统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信息化登记门诊日志的时间要少于纸质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市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建设情况不统一,需要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功能,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效率。
汪鹏彭颖张靖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传染病报告医院管理信息化
ARIMA模型与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在武汉市流感样病例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3
2018年
目的探讨比较ARIMA模型和Holt-Winters模型在武汉市流感样病例预测中的应用,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武汉市2012年1月-2017年6月每周流感样病例比例数据拟合建立ARIMA模型和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预测2017年7-8月周流感样病例比例,并与实际流感样病例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ARIMA最优模型为ARIMA(1,0,1)×(0,1,1)_(52),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88%,Holt-Winters的最优模型为乘法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13.79%。结论 ARIMA(1,0,1)×(0,1,1)_(5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更高,可用于武汉市流感样病例的预测。
汪鹏彭颖杨小兵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ARIMA模型
2005—2017年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分析2005—2017年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2005—2017年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2005—2017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5起,累计发病数5 273例,死亡18例,病死率0.34%。2008—2009年是事件报告的高峰,2010—2017年报告事件数明显减少。报告事件类型包括传染病事件(137起)、环境因素事件(42起)和突发中毒事件(6起),其中传染病事件累计报告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90.76%。45.41%的突发事件发生在学校,41.62%发生在家庭。结论突发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学校和家庭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应加强重点地区和人群的卫生和安全知识教育,进一步规范事件的处置和报告。
彭颖李钰环汪鹏鲁莎孔德广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传染病
2009-2018年武汉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分析2009-2018年武汉市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性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武汉市2009-2018年水痘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8年武汉市累计报告水痘病例59264例,年均发病率60.81/10万,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χ趋势^2=4.692,P=0.03),全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是11月至次年1月和4-6月。所辖各区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中心城区高于远郊区。男性年均发病率(66.80/10万)高于女性(54.4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634,P<0.001)。病例主要集中在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人群,报告病例分别占总数的55.86%、17.52%和10.69%。全市共报告水痘突发事件24起,其中发生在小学22起。结论近几年武汉市水痘已逐渐成为学校和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之一,建议调整接种策略,将2剂次水痘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程序,同时加强免疫效果评估研究。
彭颖孔德广汪鹏鲁莎杨小兵
关键词:水痘疾病监测
武汉市医务人员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现状,为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电子调查问卷,对武汉市辖区省、市、区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306份有效问卷,丙肝防治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88.89%(272人)。其中,基本知识点中“丙肝可以治愈”知晓率最低,为68.63%(210人);专业知识点中,知晓率最低的知识点为丙肝病例的诊断分类和丙肝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知晓率分别为3.59%(11人)和4.25%(13人)。近1年接受过丙肝相关知识培训的医务人员占所有调查对象的19.61%(60人),接受过丙肝相关知识培训的医务人员基本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96.67%vs.86.99%,χ^(2)=4.571,P=0.033)。结论武汉市医务人员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偏低,接受丙肝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比例较低,今后应加强医务人员丙肝防治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丙肝发现和诊治能力。
彭颖刘普林孔德广孟派章丰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医务人员知晓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