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巍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影响因素
  • 1篇代理
  • 1篇短命
  • 1篇学社
  • 1篇研究方法
  • 1篇研究论文
  • 1篇哲学社会
  • 1篇哲学社会科学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参与
  • 1篇政治效能感
  • 1篇政治信任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事务
  • 1篇税费
  • 1篇委托代理
  • 1篇效能感
  • 1篇民政
  • 1篇后税费时代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范柏乃
  • 5篇徐巍
  • 2篇张维维
  • 2篇邵青
  • 1篇闫伟
  • 1篇胡超君

传媒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公共管理与政...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被引量:7
2012年
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因素可分为主体因素、保障因素、动力因素三类。主体因素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个人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物质条件、管理体制与机制、文化氛围、科研团队建设分别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和组织保障;政府支持、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又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前进动力。政府可通过加大投入、改革体制、支持团队建设、倡导创新文化、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
范柏乃徐巍张维维邵青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影响因素
中美公共管理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2012年
本文以公共管理学4种美国重要期刊和3种中国重要期刊2011年所载论文为研究样本,用信息计量法分析中美公共管理研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公共管理学研究论文在研究类型、研究方法、研究受资助情况以及研究的规范性上都有明显差异。中国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多用定性的、演绎的、非实证的研究方法;美国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多用定量的、归纳的、实证的研究方法。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受资助比例大于美国,而研究规范性不如美国。本文提出政府、学界、高校三方联动机制,以提升国内的公共管理学研究水平,使其更好地融入国际范式。
范柏乃徐巍闫伟胡超君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我国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被引量:40
2014年
本文从社会经济地位、政治行为、政治心理三方面梳理了影响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因素,并基于中国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各因素对公民内外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政治关注程度、政治讨论行为和政治认知水平对于我国公民内在政治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政治面貌、政治参与行为、政治讨论行为和政治信任水平对于我国公民外在政治效能感的正面影响显著,年龄对两者均有负向影响作用,收入水平和城乡类别对两者影响均不显著。
范柏乃徐巍
关键词:政治效能感影响因素政治参与政治信任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短命工程”治理策略研究
2012年
"短命工程"具有使用寿命短、空间分布广、公共投资比例高、投资额度大,以及人为"短命"为主因等基本特征。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从委托代理链、委托代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契约关系以及利益结构四个维度对"短命工程"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的解释,并提出六项基本治理策略:推行重大工程建设主体准入制度,严格控制委托代理链长度;搭建重大工程信息平台,增强委托代理中的信息对称性;建立重大工程责任人的终生负责制,强化委托代理中的契约关系;建构重大工程的二元监管模式,提高重大工程的社会监管能力;探索重大工程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短命"风险;出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法》,统领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全局。
范柏乃张维维徐巍
关键词:委托代理
后税费时代村级组织功能异化及其治理研究被引量:30
2013年
村级组织是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主体,在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政策方针、依法管理区域内公共事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税费时代村级组织所处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内部治理资源短缺,业绩考核呈行政化、科层式,乡村文化中功利观念凸显,从而诱发了组织的异化行为,表现为组织成员"离村化"、集体资产处置"谋私化"、组织选举"资本化"、组织运行"黑恶化"和干群关系"离心化"。结果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缺失、农民群众利益维护机制断裂、村级组织公信力下降、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动摇等严重危害。因此,可从保障组织治理资源、强化村级组织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加强村集体资产阳光监督、完善村级组织架构、培育乡村公共性文化等方面,促使村级组织回归正常功能状态。
范柏乃邵青徐巍
关键词:村级组织功能异化后税费时代公共事务治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