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成
- 作品数:63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微生物强化的生物曝气滤池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强化的生物曝气滤池,生物曝气滤池结构为:自上而下依次为填料层、承托板和滤砖层,三者之间紧邻布置;填料层中装有填料,填料成份及其重量份为:沸石27~30份、青石8~13份、活性炭8~13份和功能性...
- 孙宏汤江武吴逸飞王新姚晓红李园成
- 文献传递
- 缺氧-好氧-藻类三级循环处理养殖污水的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氧‑好氧‑藻类三级循环处理养殖污水的系统,养殖污水进入集水池,集水池中的格栅过滤去除养殖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缺氧处理池与好氧处理池将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并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部分总氮,狐尾藻与微...
- 孙宏汤江武吴逸飞李园成姚晓红王新沈琦
- 微生物固态发酵对饲料营养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6年
- 采用酵母菌单菌和酵母菌、乳酸菌混菌对玉米、豆粕和麸皮组成的饲料进行好氧固态发酵,探索其对饲料营养成分和体外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粗蛋白、总磷和低分子量肽含量显著(P<0.05)提高,而粗脂肪含量显著(P<0.05)降低。氨基酸方面,酵母单菌和混菌发酵后,天冬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显著(P<0.05)提高。与发酵前相比,酵母单菌发酵还显著(P<0.05)提高了总氨基酸含量。饲料经过单菌和混菌发酵后,总酚含量、维生素B2、B6以及咖啡酸、没食子酸的含量亦显著(P<0.05)提高。体外功能评价试验表明,发酵饲料提取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沙门氏菌等4种指示菌均有抑制效果,并对酵母菌和乳酸菌有促生长作用。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酵母单菌发酵和酵母、乳酸菌混菌发酵处理可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品质。
- 吴逸飞孙宏李园成王新柳永姚晓红汤江武
- 关键词:固态发酵饲料营养成分抑菌活性
- 高效处理高密度养殖环境废水的方法
- 本发明关于高密度养殖环境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高效处理高密度养殖环境废水的方法,具体为:养殖环境畜禽废水中加入钝化剂再行电离辐照处理得畜禽粪水Ⅰ;畜禽粪水Ⅰ进行微电解/曝气生物流化床反应得畜禽废水Ⅱ;畜禽废水Ⅱ...
- 汤江武孙宏李园成姚晓红沈琦王新吴逸飞
- 文献传递
- 一种菌藻协同降解高浓度氮含量的养殖污水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藻协同降解高浓度氮含量的养殖污水的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一级强化池、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池、复合菌池、跑道式菌藻共生光反应器;本发明采用自主研发的菌种和藻液对污水进行微生物处理的流程系统,通过跑道式菌藻共生...
- 孙宏汤江武李园成吴逸飞姚晓红沈琦王新
- 文献传递
-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将畜禽养殖废水经固液分离后进入集水池;用改良A/O工艺处理预处理后废水,达到合格出水。改良A/O工艺包括,使废水依次进入一级强化池、A/O处理池、二沉池、二级强...
- 汤江武李园成孙宏沈琦姚晓红王新吴逸飞
- 文献传递
- 一种菌酶协同酵解生产全脂高能低棉酚优质棉仁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酶协同酵解生产全脂高能低棉酚优质棉仁的方法,菌酶协同酵解过程中采用的菌种为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本发明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联合脱毒处理,有效清除棉仁中的棉酚,使得棉仁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由6000mg/K...
- 孙宏吴逸飞汤江武李园成姚晓红王新沈琦
- 文献传递
- 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菌藻共生系统及其用途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菌藻共生系统及其用途,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菌藻共生系统包括将小球藻和黄杆菌共生处理含有小檗碱和牛蒡子苷元碳酰胺衍生物的养殖废水,其中,小檗碱和牛蒡子苷元丙氨酸酯盐酸盐在小球藻生长至指数期时...
- 孙宏汤江武吴逸飞李园成沈琦姚晓红王新
- 文献传递
- 一种实验室用小型藻类光照培养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小型藻类光照培养装置,包括柱状循环式光反应器、日光灯、循环泵;本实用新型采用由柱状循环式光反应器、循环泵、曝气泵、日光灯组合构成的流程系统,通过循环泵对柱状循环式光反应器中的培养液同时进行抽入...
- 孙宏汤江武李园成吴逸飞姚晓红
- 文献传递
- 秸秆垫料的猪粪异位发酵床微生物群落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为了解秸秆垫料对生猪异位发酵床发酵过程的影响,明确不同垫料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分别以油菜秸秆+木屑+砻糠为Y组、水稻秸秆+木屑+砻糠为S组及木屑+砻糠为CK组,以对不同垫料组合进行异位发酵床试验,收集不同发酵阶段的垫料样品,进行理化指标的测定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CK组的微生物多样性要明显低于S组和Y组。发酵进程中不同垫料的微生物演替趋势相似,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都呈下降趋势,但CK组降低了75%,S组和Y组则分别降低了38.0%和23.2%。不同处理发酵床嗜温期主要微生物有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鞘铵醇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但微生物的丰度存在差异。同时,功能基因预测显示脂类、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拷贝数Y组最高。不同处理在发酵进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相似,但Y组垫料的升温速率更快且整体温度更高,同时可溶性氮的含量更高。研究表明,秸秆垫料组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都要高于对照组,同时油菜秸秆组的微生物有机质相关代谢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发酵床的高温运行和有机肥形成。
- 叶世豪沈琦李园成孙宏姚晓红吴逸飞王新李维琳汤江武
-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