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凋亡
  • 2篇茱萸
  • 2篇胃癌
  • 2篇胃癌SGC-...
  • 2篇吴茱萸碱
  • 2篇脑损伤
  • 2篇爆震伤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学
  • 1篇蛋白
  • 1篇凋亡诱导
  • 1篇凋亡诱导作用
  • 1篇顶空气相
  • 1篇顶空气相色谱
  • 1篇顶空气相色谱...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7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杨丽
  • 2篇吴敬杰
  • 1篇毕瑩
  • 1篇王良宏
  • 1篇黄海
  • 1篇刘鑫
  • 1篇黄江
  • 1篇王梅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教育信息化论...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鼠颅脑爆震伤模型的建立及早期神经元焦亡的研究
目的:通过BST-Ⅰ型激波管靶向致伤动物头部构建大鼠颅脑爆震伤(bTBI)模型;检测大鼠致伤后早期的生命体征、行为学、形态学等改变,与bTBI临床病例及以往的研究进行对比,验证bTBI模型是否构建成功;最后利用构建的bT...
杨丽
关键词:脑损伤爆震伤动物模型病理学
吴茱萸碱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胃癌 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吴茱萸碱的抗癌作用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为其开发成为临床癌症治疗中的一种新型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
杨丽
关键词:吴茱萸碱胃癌药物治疗细胞生长
大鼠脑冲击伤早期启动神经元焦亡的发生及可能机制
2022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冲击伤(bTBI)早期是否启动神经元焦亡的发生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和bTBI组,bTBI组又根据观察时间分为1,6,12 h三个亚组,各组13只大鼠。bTBI组麻醉后将颈部以下保护,用BST-Ⅰ型激波管致头部冲击伤。空白对照组除不致伤外,其他操作与bTBI组一致。伤后6,12 h进行改良神经功能严重程度评分(mNSS)检测,观察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程度。伤后1,6,12 h行MRI T2WI扫描观察异常信号影;解剖大鼠头部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共染检测蛋白[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在神经元上的表达情况。结果(1)bTBI 6 h组mNSS[3(3.0,3.0)分]高于空白对照组[0(0,0)分](P<0.05),bTBI 12 h组mNSS[2(2.0,2.0)分]高于空白对照组[0(0,0)分](P<0.05);bTBI 6 h组mNSS与bTBI 12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TBI组MRI T2WI序列均发现脑组织体积增大,整体T2信号影增高,扣带回增宽变扁,大脑皮质、第三脑室较周围存在高信号影,但各bTBI亚组间无明显差异。(3)bTBI组大体观察发现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充血;HE染色显示各bTBI亚组脑组织皮质区部分细胞出现肿胀变形和血管管腔收缩,血管周围间隙增宽。(4)电镜下发现bTBI组神经元肿胀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且在伤后12 h内肿胀程度逐步加深。(5)bTBI 1,6,12 h组IL-18水平分别为(4.12±0.42)pg/ml、(5.20±0.29)pg/ml、(6.82±0.61)pg/ml,较空白对照组的(2.94±0.49)pg/ml均明显升高(P均<0.01);bTBI 1,6,12 h组IL-1β水平分别为(2.48±0.15)pg/ml、(4.10±0.38)pg/ml、(5.04±0.28)pg/ml,较空白对照组的(1.86±0.32)pg/ml均明显升高(P均<0.01);各bTBI亚组血清中IL-18及IL-1β蛋白在伤后12 h内均呈不同程度
杨丽朱细燕李思廖志康向洪义初翔李奎王建民吴敬杰赵辉
关键词:脑损伤爆震伤病理学
双色谱柱双FID顶空气相色谱法测量乙醇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2022年
目的研究双色谱柱双FID检测器顶空气相色谱法(双柱双检法)测量乙醇浓度的一致性,探讨不同一致性评价方法应用价值,为司法鉴定中涉嫌"醉驾"案件准确检测乙醇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置浓度为80 mg/100ml乙醇溶液和4 mg/100 ml叔丁醇的混合样。使用自动进样器进样,然后用配备色谱柱和双FIDs的HS-GC分别分析样品。共进行了20次试验,分别计算FID-1和FID-2组的乙醇浓度。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Bland-Altman法、ATE/LER区域法等,对两组乙醇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FID-1组乙醇浓度为(79.57±1.65)mg/100 ml,RSD为2.07%;FID-2组为(81.42±1.33)mg/100 ml,RSD为1.63%。配对t检验:t=-7.69(P<0.001);Pearson相关系数:r=0.757(P<0.001);组内相关系数:ICC=0.739(P<0.001);Bland-Altman法显示,95%的点均落在一致性限内;ATE/LER区域法显示,100%点落在ATE区域,无点落在LER区域。结论推荐联合使用Bland-Altman图分析法、ATE/LER区域法和组内相关系数作为双柱双检法检测样本中乙醇浓度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双柱双检法测量乙醇浓度的一致性良好。但还应结合测量不确定度等方面对FID-1、FID-2的结果进一步研究。
赵晨迪王梅杨丽杨勇黄江吴敬杰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法乙醇
与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前S1区结合的肝细胞膜蛋白的研究
【目的】  寻找人肝脏细胞膜上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区(preS1)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BV感染早期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打下基础。  【方法】  1.用人肝癌细胞(HepG2)建立分离受体蛋白的方法,...
杨丽
关键词:免疫磁珠HBV感染
浅议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2019年
馆藏发展政策是图书馆文献资源持续发展、特色发展的宏观性指导文件,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原则,力求科学规划、动态调整、精准实施、取得实效。
杨丽
关键词:藏书发展馆藏发展政策
吴茱萸碱作用mTOR信号通路引起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吴茱萸碱(evodiamine)是中药吴茱萸最主要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之一,研究初步探讨吴茱萸碱作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为其抗肿瘤机制的探索及胃癌临床治疗奠定基础。采用MTT法观察吴茱萸碱单独作用对SGC-7901细胞及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细胞毒效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验吴茱萸碱单独或联合胱天蛋白酶抑制剂(z-VAD-fmk)作用后,m TOR,p70S6K和4EBP1基因表达以及m TOR和p-m TOR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吴茱萸碱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且对人PBMCs无细胞毒作用。吴茱萸碱及联合z-VAD-fmk分别作用后,细胞变圆,漂浮于培养基中;与对照组比较,2种处理方法均能抑制m TOR,p70S6K和4EBP1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与吴茱萸碱单独作用比较,联合z-VAD-fmk作用对基因表达抑制率加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可以抑制m TOR和p-m TOR蛋白的表达无论是否有z-VAD-fmk的参与,且z-VAD-fmk阻断胱天蛋白酶作用后,抑制率增强。综上说明吴茱萸碱可能通过m TOR信号通路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刘鑫杨丽毕瑩王良宏黄海
关键词:吴茱萸碱胃癌SGC-7901细胞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