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1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骨关节治疗用拐杖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骨关节治疗用拐杖,包括第一杆,所述第一杆的顶端固定焊接有握把,所述第一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圆槽,所述第一圆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圆槽内滑动安装有第...
- 杨正杰朱国兴董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软骨穿刺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骨穿刺辅助装置,包括有竖架、第一固定针、第二固定针、方支架和穿刺针,第一固定器穿过竖架将第一固定针固定,第二固定器穿过竖架将第二固定针固定,方支架下方安装连接板,连接板通过固定栓与竖架侧面连接,竖架...
- 杨正杰朱国兴杨晓
- 文献传递
-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13-06/2015-06收治的90例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进行研究.A组给予单纯前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B组给予单纯后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C组则给予后前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按照术后的JOA评分,C组术后改善率及优良率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脊髓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颈部肿块以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时,采用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入路的手术方式好,且单纯后入路手术方式的效果最差.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合理进行选择.
- 潘霆杨正杰施克勤
- 关键词:前入路后入路
- 骨科手术台器械辅助固定设备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骨科手术台器械辅助固定设备,包括支撑架、轴承座、主支撑杆和轴承架,主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可旋转的安装在轴承座、轴承架中,轴承座、轴承架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架顶端,两个支撑架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多个带有自锁功能的移...
- 杨正杰杨晓朱国兴
- 文献传递
- 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分析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病原菌特征,探讨PJI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未来PJ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2年3月-2018年3月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内发生PJI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病例组,将置换术后1年内未发生PJI 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仔细阅览两组临床资料,记录其一般情况,分析病例组病原菌特征,找出可能导致PJ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细菌检出38例,多为单一感染;共检出细菌43株,以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最高;检出的43株病原菌自2012年3月-2018年3月六年,检出情况未见规律变化趋势,但有新增真菌感染趋势;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髋膝手术史、贫血、血清蛋白低表达、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手术用时长、引流时间长、异体输血均可能是PJI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关节置换术后PJI多因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菌引起,既往有膝髋部手术史、围术期接受异体输血、血清蛋白低表达可能是感染的影响因素,这类患者应引起临床重视。
- 周一逸刘仪袁鹏冯德宏杨正杰
- 关键词:假体周围感染耐药影响因素
- 一种足部专用支具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足部专用支具,包括: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第四部件(4);第二部件(2)包括水平部分(21)和从水平部分(21)表面向外延伸的凸起部分(22);第一部件(1)和第三部件(3)通...
- 杨晓朱国兴杨正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