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盆地
  • 1篇延长组
  • 1篇油田
  • 1篇砂岩
  • 1篇砂岩储层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侏罗系
  • 1篇微相
  • 1篇微相研究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沉积微相
  • 1篇沉积微相研究
  • 1篇成岩作用
  • 1篇储层
  • 1篇储层成岩

机构

  • 2篇长安大学
  • 2篇延长油田股份...

作者

  • 2篇杨波
  • 1篇韩鑫
  • 1篇曹容浩
  • 1篇秦亚敏
  • 1篇徐雄飞
  • 1篇王嘉伟
  • 1篇周国宝

传媒

  • 1篇辽宁化工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镇北油田长8段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结合测井等资料,对镇北油田长8段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单砂层展布规模和相带分布。通过对沉积微相的研究,为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交油气后备储量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杨波韩鑫秦亚敏
关键词:沉积微相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阴极发光及物性分析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确定了其成岩作用类型。对其成岩演化序列的研究表明:该储层已达到早成岩B期至晚成岩A期初阶段,并以晚成岩A期为主。早成岩A期,压实作用破坏了侏罗系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晚成岩A期,长石颗粒强烈的溶蚀作用使侏罗系下统砂岩储层中发育溶蚀孔,构成了油气聚集的必要空间;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中发育的晶间微孔隙较大程度地改善了侏罗系中、上统砂岩的储集性能。
徐雄飞王嘉伟杨波杏毅周国宝曹容浩
关键词:成岩作用砂岩储层侏罗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