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林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研究
  • 1篇询问技术
  • 1篇证人
  • 1篇证人证言
  • 1篇证言
  • 1篇中国警务
  • 1篇人证
  • 1篇认知询问技术
  • 1篇务工
  • 1篇理学
  • 1篇警务
  • 1篇警务工作
  • 1篇可靠性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公安...

作者

  • 2篇刘林
  • 1篇刘志宏

传媒

  • 1篇辽宁警专学报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认知询问技术在中国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展望被引量:1
2012年
证人询问既是获取真实、准确和完整证言的基本途径,也是证言极易被污染的关键环节。证人询问的程序和方法直接影响证人证言的质量和可靠性。①作为一套专门针对证人询问的技术——认知询问技术,简称CI,已在国外警务部门广为使用,且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警务工作者证人询问技术水平,有必要将该项技术引入我国。文章从认知询问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认知询问技术的有效性实证研究以及认知询问技术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等方面做了全面综述,为该项询问技术引入我国奠定良好的基础。
刘林
关键词:认知询问技术警务工作
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心理学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真实、准确、完整的证人证言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诉讼法规定的重要证据之一。但是,由于证人证言非常敏感,其可靠性很容易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因此,司法实践中对证人证言的使用一直持高度重视,但谨慎采信的态度。心理学关于证人证言可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审查和判断;提高证人证言可靠性的方法。根据证人证言可靠性影响因素的来源和稳定性,可以将其分为:内部稳定因素,内部不稳定因素,外部稳定因素和外部不稳定因素,其中,询问过程和辨认方式的有效性和相关技能训练是警学界应重点关注的课题。非言语行为观察和陈述真实性判断是证人证言可靠性审查和判断的重要途径,如何加强应用研究,探讨案件调查中证人证言可靠性审查策略及审查能力的培养,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和课题。催眠技术和认知询问技术是唤醒并避免证人记忆受到污染的实用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应用还有待于理论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推动。
刘志宏刘林
关键词:证人证言可靠性心理学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