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江浪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地质
  • 3篇遥感
  • 3篇处理终端
  • 2篇等值线
  • 2篇地震解释
  • 2篇地震数据
  • 2篇地质灾害
  • 2篇地质灾害监测
  • 2篇信号
  • 2篇深部结构
  • 2篇数据整合
  • 2篇网络
  • 2篇网络信号
  • 2篇物联网
  • 2篇校正方法
  • 2篇联网
  • 2篇建筑
  • 2篇建筑设施
  • 2篇海岸

机构

  • 17篇广州海洋地质...
  • 4篇南方海洋科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19篇唐江浪
  • 11篇李刚
  • 4篇罗伟东
  • 4篇李学杰
  • 3篇张宝金
  • 3篇聂鑫
  • 3篇郭丽华
  • 3篇徐子英
  • 3篇姚永坚
  • 3篇汪俊
  • 3篇杜文波
  • 3篇高红芳
  • 3篇赵斌
  • 2篇万荣胜
  • 2篇李波
  • 2篇李刚
  • 2篇李刚
  • 2篇祝嵩
  • 2篇杨楚鹏
  • 2篇蔡观强

传媒

  • 4篇软件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2篇现代信息科技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华南地震
  • 1篇科技风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东部次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结构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
2025年
南海东部次海盆洋壳内发育了大量强振幅的壳内倾斜反射体,它记录了海盆洋壳增生过程,深入研究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的结构及成因,对认识南海海盆扩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深反射多道地震剖面,刻画了东部次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的结构特征及内部变形,初步探讨了其发育成因。研究表明,东部次海盆南、北部都发育强振幅的下地壳倾斜反射体,倾斜反射体大部分终止于Moho反射界面,但南北部倾斜反射体的分布范围、结构特征及成因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次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倾斜长度北长南短,北长约15~22 km,南长约5~8 km;分布范围北大南小,北部南北向长约150 km,南部南北向长约70 km。下地壳倾斜反射区的Moho面埋深起伏差异明显北小南大,北为0.5 s,南有1.2 s。基底北部平坦南部起伏大,洋壳厚度北部厚南部薄,推测东部次海盆洋壳增生过程是非对称性和非均一的。东部次海盆下地壳倾斜反射体的成因可能与同岩浆断裂、水热循环、壳幔过渡区岩浆间隙侵入和基底深大断裂密切相关。
徐子英姚永坚姚永坚唐江浪汪俊李学杰唐江浪
关键词:结构特征
一种地震构造图的建立方法及处理终端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构造图的建立方法及处理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地震剖面数据,剔除数据中的异常点;步骤2:对所述原始地震数据点进行三角剖分;步骤3:对经过步骤2的三角剖分处理后的三角形关系添加辅助点,并对...
李刚张宝金赵斌罗伟东严杰唐江浪杜文波聂鑫韩艳飞
文献传递
基于人机交互解释系统的Samba服务器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对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用于地震资料解释的人机交互解释系统所存在的数据交互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Samba服务器做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在人机交互解释系统中实现了Samba服务器的搭建,提高了地震资料解释的数据交互的效率。
李刚唐江浪郭丽华
关键词:SAMBA服务器
海南岛南部海岸线变迁及其成因被引量:11
2018年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是人类活动最为活跃、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有限的地区。海岸线的变化情况研究对海岸带资源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遥感技术对海岸线的动态监测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挖掘,对1991—2013年岸线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解译出5个时相的海南岛南部海岸线,统计了岸线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典型区岸线变化原因。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岸线总长度在1991—2013年间变化不大,在560~600km之间,波动很小;但局部岸线变化比较大,主要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围海造地、码头建设以及鱼塘围垦所引起的。
李刚李刚万荣胜唐江浪陈泓君
关键词:遥感海岸线
基于功能仓库模式的地理处理建模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在深入分析传统的地理处理建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功能仓库和工作流技术,在已有的地理处理建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功能仓库和工作流技术的地理处理建模方法。
李刚崔兆国唐江浪罗伟东
关键词:工作流可视化建模
基于GeoFrame底图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0年
人机联作地震解释软件GeoFrame测网底图显示技术多采用添加光栅影像、GIS矢量数据.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网格数据或散点数据的底图显示技术,经过坐标系统投影变换、数据加载、数据网格化、色彩渲染等一系列步骤,可以更精确显示工区所在位置地形情况,对于该工区地震解释地质构造判读提供地形辅助参考,同时对地震解释人员及数据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唐江浪唐江浪聂鑫
关键词:地震解释网格数据
基于遥感的台湾岛周边海域表层海水温盐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卫星遥感具有观测周期短、频率高的优势,可实现大范围、连续的海洋观测。利用遥感的手段对台湾岛周边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进行反演,研究了台湾岛周边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台湾岛周边海域海水表层温度总体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由NW向SE以圆弧状向吕宋岛北部沿岸扩散,温度逐步升高,吕宋岛北部沿岸常年温度在26℃以上;台湾岛东部海域海水盐度全年相对稳定,吕宋岛北部有一相对固定高盐度区域,台湾海峡受季风、黑潮分支、沿岸流的影响,盐度分布变化较大。
李刚李刚万荣胜魏晓李波
关键词:卫星遥感温度盐度台湾岛
基于物联网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基于物联网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圆板,圆板上端安装有了网络接收发器、控制器、第一激光测距仪、多个第一弹性伸缩杆和多个电机。第一激光测距仪测量数值传输到网络接收发器,网络信号收发器接收到多个信号后,将信号发送到电脑,经过...
李刚李学杰杨楚鹏蔡观强唐江浪
文献传递
基于GeoFrame二维地震数据加载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人机联作交互解释系统GeoFrame软件是当前主流地震综合解释系统,在石油勘探及地质调查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文章在对GeoFrame及二维地震数据加载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二维地震数据在该软件中的存储作了一些探讨,提出了在加载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及相应对策。本文对于相关解释人员及数据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唐江浪李刚
关键词:数据加载地震解释
中南-礼乐断裂带在南海海盆北部的时空展布与深部结构被引量:5
2021年
中南-礼乐断裂带是协调南海各次海盆扩张的重要断裂.深入研究中南-礼乐断裂带时空展布和深部结构对于认识南海海盆多期次海底扩张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基于深反射多道地震的精细剖析,结合重力、磁力与地形等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揭示了中南-礼乐断裂带在南海海盆北部的时空展布特征、内部构造形变及其深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南-礼乐断裂带在西北次海盆与东部次海盆之间宽约25~35 km,北延于珠江海谷西侧(18.7°N,115.5°E),南消失于中沙地块东北侧(17.2°N,116.0°E),主要呈NNW向延伸.该断裂带的主控断裂沿大型海山和侵入岩体分布,主要发育时期是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中中新世至晚中新世为继承性活动,其内部断裂对早中新世及以前的地层具有控制作用,表现为正断层.深部结构上,中南-礼乐断裂带两侧Moho面埋深不一,两侧次海盆的沉积厚度和洋壳厚度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该断裂带至少是一条地壳级断裂,甚至可能是岩石圈级断裂.
徐子英汪俊汪俊唐江浪姚永坚李学杰
关键词:深部结构海洋地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