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曦彤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厌氧
  • 1篇单质硫
  • 1篇厌氧发酵
  • 1篇厌氧折流板
  • 1篇厌氧折流板反...
  • 1篇异养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折流板反应器
  • 1篇牛粪
  • 1篇自养
  • 1篇自养反硝化
  • 1篇硝化
  • 1篇秸秆
  • 1篇混合发酵
  • 1篇混合厌氧发酵
  • 1篇固相
  • 1篇发酵
  • 1篇反硝化
  • 1篇反应器

机构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2篇李军
  • 2篇张曦彤
  • 1篇李凤丹
  • 1篇关琳琳
  • 1篇王诗白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HABR系统实现固相异养与单质硫自养集成反硝化试验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连续流运行方式,将含NO3^--N的原水依次通过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内添加木屑(第1系统)和硫磺颗粒(第2系统)的2个系统,在温度为(25±1)℃的条件下,将NO^--N容积负荷由72g/(m^3·d)逐渐提高至80和96g/(m^3·d),在不需投加传统型外加碳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固相异养与单质硫自养的集成反硝化.结果表明:进水NO^--N容积负荷为96g/(m^3·d)时,系统NO3^--N总去除率达到99.0%,第1系统和第2系统对NO^--N的去除率贡献各为50.0%;系统出水P(CODMn)为5.74~10.05mg/L,P(S04^2-)为405~870mg/L,并且没有NH4^+-N和NO^--N的积累.第1系统产生的碱度能部分中和第2系统内产生的酸,进水、第1系统、第2系统出水pH分别为7.5、7.5—7.6、6.5-7.2,使硫自养反硝化系统呈现出较强的pH平衡能力,不需外加石灰石调节碱度即可为反硝化细菌提供较适宜的中性生存环境.系统在pH平衡能力和NO^--N去除效果2个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并且通过集成反硝化作用弥补了2个系统单独运行时反硝化过程效率低的缺点,较传统异养型生物反硝化降低了运行成本.
李军关琳琳王诗白李凤丹张曦彤
低温下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静态试验,探究在15℃的低温条件下,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和牛粪,在不同混合配比下厌氧发酵的产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将牛粪与秸秆按1∶1配比的产气效果最好,相对于配比为2∶1、3∶1的累积产气量分别高出52.66%和73.60%。随着发酵过程进行,COD波动很大。发酵过程中碳源主要由玉米秸秆提供,秸秆所占比例越大,COD降解率越高。日产气量达到高峰的时间稍滞后于VFA,秸秆比例越大的组别,VFA整体处于越高水平。而辅酶F420与产气量之间关系不显著。发酵初期CMC酶活力变化显著,且以玉米秸杆与牛粪配比为1∶1为配比的一组CMC酶活力高于其余2组,最高值达到了15.042 U/g。
李军韩冰阳张曦彤
关键词:混合发酵产气特性秸秆牛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