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伟 作品数:5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泰安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并恶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并恶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并恶性腹水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60例,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和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癌坯抗原(C E A)、糖类抗原199(C 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症状总缓解率以及总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并恶性腹水患者的效果更好,可有效缓解、控制患者的症状,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张楠 李攀 于茜茜 梁建伟关键词:结直肠癌 恶性腹水 腹腔热灌注化疗 基于甲基化位点的筛选建模诊断结直肠癌 2022年 目的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的结直肠癌27 K甲基化数据和临床随访数据,挖掘与结直肠癌不良预后相关的因素及建立结直肠癌诊断模型。方法自2020年12月-2021年9月,在TCGA网站下载207例结直肠癌27 K甲基化测序数据和相关临床资料。用R语言edger软件包筛选出差异甲基化位点,然后使用SPSS软件对差异甲基化位点进行ROC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对结直肠癌诊断有意义的位点。应用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建立起基于数个DNA甲基化位点的数学模型,并在GEO数据库中获取独立数据集GSE131013来评估结直肠癌诊断模型的性能。同时利用Kaplan-Meier(KM)单因素分析法和Cox多因素分析法对临床数据指标和甲基化位点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与结直肠癌不良预后有关的因素。结果筛选出6个于结直肠癌有诊断潜力的位点:cg00240432、cg06744574、cg08090772、cg13577076、cg17872757和cg24446548。基于6个DNA甲基化位点建立ANN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SVM模型,3种模型10折交叉验证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9.0%、98.0%、99.5%,漏诊率分别为1.0%、2.0%、0.5%。运用GEO数据库中的独立数据集验证模型,3种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2.9%、85.8%、91.2%。KM生存分析发现cg24446548高甲基化以及结直肠癌晚期(Ⅲ、Ⅳ期)与结直肠癌不良预后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分期对生存期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筛选出的甲基化位点具有诊断结直肠癌的潜能。在基于甲基化位点的筛选建立的3种模型中,ANN和SVM模型分类和预测性能较好。结直肠癌患者的cg24446548位点高甲基化以及肿瘤晚期(Ⅲ、Ⅳ期)预示着不良预后。 薛春萌 高洁 李嘉乐 李荣佳 刘畅 梁建伟关键词:结直肠癌 甲基化 免钛夹单极梯度电凝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0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应用免钛夹单极梯度电凝法处理阑尾系膜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为120例患者应用免钛夹单极梯度电凝法行LA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90m in,平均45m in。术后住院2~7d,平均4d,术后无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免钛夹梯度电凝法行LA安全可行,患者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费用低,且无钛夹遗留,值得推广应用。 徐玉刚 崔刚 梁建伟 杨光 刘君关键词: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先天性胆囊管并胆囊动静脉缺如1例报告 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女,53岁,因“右上腹部胀痛不适2个月”入院. 彩超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提示胆囊结石,术前MRCP未提示胆囊管缺如. 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中探查见胆囊饱满,约10 cmx4 cm,周围无粘连,锐性分离胆囊前后三角,游离胆囊与胆总管处间隙,未见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逆行游离并完整切除胆囊,仍未见胆囊管及胆囊动、静脉,即胆囊无明显管道与肝脏、肝外胆管相通. 术后剖开胆囊见胆囊内充盈黄绿色胆汁及 3枚黄褐色结石. 术前、术后检测血胆红素、转氨酶等均在正常范围,引流管内无胆汁渗漏,患者康复出院. 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腹部症状消失,肝胆彩超无异常. 梁建伟 赫超 崔刚关键词:先天性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术后检测 胆汁渗漏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BorrmannⅢ/Ⅳ型进展期胃癌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研究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对BorrmannⅢ/Ⅳ型进展期胃癌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泰安市中心医院2014-06-15-2016-02-24收治的BorrmannⅢ/Ⅳ型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采用标准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术中联合HIPEC治疗。采集手术前后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CD28阳性细胞数,比较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并比较2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术后随访5年,比较2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采用单因素和逻辑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3;与手术前相比,术后2组CTLA-4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4和0.042;术后2组CD28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和<0.001;手术后,观察组CTLA-4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CD28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3年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生存率分别为39.53%和62.79%,术后5年分别为20.93%和41.86%,术后3、5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1和0.037;术后3年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复发率分别为83.72%和65.12%,术后5年分别为88.37%和67.44%,术后3、5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8和0.019。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患者预后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Borrmann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等有相关性(P<0.01),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HR=3.201,95%CI:2.136~5.204)、Borrmann分型(HR=2.752,95%CI:1.027~3.182)、TNM分期(HR=2.752,95%CI:1.925~2.490)和分化程度(HR=1.963,95%CI:2.051~3.448)均是影响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HIPEC能改善BorrmannⅢ/ 张楠 于茜茜 李攀 梁建伟关键词:腹腔热灌注化疗 进展期胃癌 生存率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