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密密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心电
  • 1篇心电监护
  • 1篇心电监护仪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心律
  • 1篇心律不齐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循证医学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远距离
  • 1篇照护
  • 1篇溶栓
  • 1篇溶栓后
  • 1篇神经内科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机构

  • 4篇绵阳市第三人...

作者

  • 4篇王密密
  • 2篇杜志红
  • 2篇田华
  • 1篇李萍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循证护理对心电监护仪监测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观察
2023年
以优化心律失常患者护理监控方案为出发点,对循证护理发挥的优势加以分析。方法 以2023年3月1日为试验起点,于院内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行为期1年整的课题为“基于循证的心电监护临床实践方案的运用与评价”的课题试验,以2023年9月30日为试验终点。随机遴选600名受试者(n=600),结合患者相关入组标准依次命名患为1组(n=300,行常规护理)与2组(n=300,行循证护理)。观察:临床报警疲劳、误报警次数、心电监护仪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心理学测试量表临床评估、心功能指标表达;健康信念模式评分。结果 2组患者照顾者临床报警疲劳分数更低,同时误报警次数与心电监护仪相关性皮炎发生构成比更低,与1组相较组间不支持试验具备统计性的抽样概率未达0.05(P<0.05);2组患者心理学自测量表临床评估分数更低,与1组相较组间不支持试验具备统计性的抽样概率未达0.05(P<0.05);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中,除左心射血分数与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更高其余指标均更低,与1组相较组间不支持试验具备统计性的抽样概率未达0.05(P<0.05);2组患者健康信念模式评分临床评估更高,与1组相较组间不支持试验具备统计性的抽样概率未达0.05(P<0.05)。结论 以循证医学2为基础延伸出的护理干预方案具备的优势可协助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获益结果更加理想。
田华陈兰兰李萍王密密
关键词:护理循证医学
持续性护理对提高静脉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研究
2024年
分析以持续化护理视角为基础构建的云平台跟踪随访模式在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实践效果。方法 限定时间:2022.06-2023.06;限定对象:急性脑梗死患者;限定方法:常规护理、基于云平台跟踪随访模式的随访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以持续化护理视角为基础构建的云平台跟踪随访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升康复质量,未来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该技术。
王密密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遵医行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神经内科病房护理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120例神经内科病房入住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入住该院神经内科病房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住之前该院均实施常规病房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入住之后该院开始在病房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包括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提升风险管理机制等多项措施。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0.08%)低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王密密杜志红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神经内科病房护理护理满意度
远距离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远距离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远距离照护。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24周评价2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12周、24周,试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肢体运动功能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远距离照护模式能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王密密杜志红田华
关键词: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