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涛

作品数:29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船舶
  • 6篇有限水深
  • 6篇面元法
  • 5篇水动力
  • 5篇航行
  • 4篇兴波阻力
  • 4篇格林函数
  • 4篇函数
  • 4篇波阻力
  • 4篇船舶兴波
  • 3篇水下
  • 3篇水下航行
  • 3篇水下航行体
  • 3篇浅水
  • 3篇开尔文
  • 3篇舰船
  • 3篇航行体
  • 3篇船舶水动力
  • 3篇船舶水动力学
  • 2篇点集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篇缪涛
  • 17篇顾建农
  • 17篇张志宏
  • 11篇王冲
  • 7篇刘巨斌
  • 4篇王子维
  • 4篇陈波
  • 3篇江雄
  • 2篇邓辉
  • 2篇周铸
  • 2篇余永刚
  • 2篇庞宇飞
  • 2篇杨小川
  • 2篇田雪冰
  • 2篇齐龙
  • 2篇卢风顺
  • 1篇张士成
  • 1篇肖中云
  • 1篇孟德虹
  • 1篇王运涛

传媒

  • 4篇舰船科学技术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海军工程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第二十三届全...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下航行体自由表面波浪尾迹红外特征及探测被引量:9
2012年
水下航行体在航行过程中,会在海面形成特性波纹尾迹,可利用这种尾迹实现红外探潜。根据势流理论和"面元"法,模拟了水下航行体在海面上产生的波浪尾迹,采用射线跟踪算法建立了表面尾迹的红外成像模型,综合考虑海面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了多种航速和潜深下自由表面尾迹不同探测方位角的红外成像特征。结果表明:低航速下尾迹红外特征主要表现为波形较小的横波特征,高航速下尾迹表现为较为明显的纵波特征;在航行过程中,可通过控制航速和潜深来有效规避海面特性波纹的产生;探测方位位于航行体航向方向更易发现尾迹波形特征;利用自由表面尾迹波形红外特征进行探潜,主要适用于潜艇高航速航行或通气管航行状态及其他潜深不大的情况。研究结果对红外探潜及潜艇隐蔽性航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士成杨桢杨立缪涛
关键词:红外探测红外特征水下航行体
一种飞机平尾区动能损失计算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平尾区动能损失计算评估方法,主要由生成计算网格以及动能计算网格面、数值求解流场、计算平尾区通过网格面的来流动能和计算平尾区动能损失量等步骤组成,其中采用的着陆构型飞机模型包括机身、增升装置、发动机短舱...
崔兴达余雷王子维缪涛江雄余永刚周铸龚诚
文献传递
船尾形状对旋成体马格努斯效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尖头旋成体和船尾形状是子弹、炮弹及火箭弹等抛射体上常用的布局形式。研究表明船尾布局具有减小底部阻力、增大射程的作用,但此时旋成体的马格努斯效应增大,对运动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释这种流动现象,对三维旋转弹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从亚声速到超声速下的旋成体马格努斯力和力矩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标准形状和船尾形状两种底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形状,在所有来流下船尾形状都起到了增大马格努斯效应的作用,并且马格努斯力和力矩与船尾角成正比。为了揭示其流动机理,选择代表性计算状态对两种布局马格努斯力矩系数分布、边界层厚度分布和边界层位移厚度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亚跨声速下船尾马格努斯效应由绕拐角的加速流动引起,使当地压力系数幅值增大;在超声速下船尾马格努斯效应由船尾段的气流膨胀引起,使旋成体左右两侧的边界层位移厚度畸变增大。上述两种效应都使马格努斯力矩增加,对于亚声速流动来说,该效应发生在柱段与船尾段连接位置;对于超声速流动来说,该效应发生在连接点以后的船尾段上。当来流速度在声速点附近时,上述两种效应都可能发挥作用,使船尾形状的旋成体马格努斯效应大幅增加。
肖中云缪涛陈波江雄
关键词:旋成体马格努斯效应船尾
有限水深Kelvin源格林函数及其导数的快速计算被引量:1
2012年
应用线性船舶水动力学理论,将有限水深Kelvin移动兴波源格林函数分解成3部分:简单Rankine源集合、局部扰动项和波函数项。对各部分在亚临界和超临界航速时的快速计算分别作了讨论,其中对计算费时的局部扰动项采用了复数中的最陡下降积分法,加快了计算速度,进而引出各部分偏导数的计算。最后,比较了格林函数的差分值与偏导数值,计算了薄船兴波阻力与表面兴波,讨论了不同面元网格划分的收敛性,证实了亚临界、超临界航速兴波分别以横波、散波为主。
缪涛张志宏顾建农刘巨斌王冲
关键词:兴波阻力有限水深格林函数
浅水舰船引起水底附近的扰动速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浅水波浪理论,建立了亚临界和超临界航速条件下舰船运动引起水底附近扰动速度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揭示了扰动速度分量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建立了舰船扰动速度的测试系统,对船模运动引起的扰动速度进行了测量。横向扰动速度分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纵向扰动速度分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定性一致。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舰船扰动速度纵向通过特性曲线变化规律明显,这为舰艇目标的水下探测、识别和定位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王冲张志宏顾建农缪涛
关键词:水动力学浅水舰船
不同分布式螺旋桨转向组合下的机翼滑流效应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前航空喷气式发动机仍为运输类飞行器的主要动力且仍在不断进步,但关于未来航空运输的分布式螺旋桨推进、分布式涵道推进等各类电推进概念研究早已开始,并将成为未来运输类航空飞行器的核心竞争力。文中首先采用等效盘方法对单独螺旋桨进行算例验证,计算得到的拉力、扭矩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与非定常时间平均的滑流速度分布相近;然后,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结合SA湍流模型,运用无厚度圆盘代替真实分布式螺旋桨,完成四种分布式螺旋桨旋转组合下的机翼滑流效应研究;最后,对单个螺旋桨正反转情况下的滑流效应进行研究,特别是单个螺旋桨滑流对机翼升阻力增量影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四种分布式螺旋桨转向组合下的滑流效应均引起机翼升阻力增大;机翼升力与其上下表面吸力峰数量关系密切,而分布式螺旋桨的转向组合直接决定了机翼吸力峰数量,特别是翼尖螺旋桨转向;相邻桨叶转向相反时,其转轴中间位置桨叶均处于上行或下行状态,使得转轴中间区域机翼前缘吸力相对转向同向状态有所加强或减弱;翼尖螺旋桨逆翼尖涡方向旋转具有增升减阻效果,反之则增阻减升。
杨小川王运涛孟德虹缪涛王伟
关键词:螺旋桨滑流旋转方向TRIP
规则波中航行船舶引起的表面波形及水底压力被引量:3
2013年
应用势流理论中的Rankine源面元法与时域步进法,求解船舶在规则波中的时域运动和水底压力变化.将速度势分解成基本势、局部势和记忆势,以叠模解作为基本势对自由表面条件和物面条件进行线性化.引入数值海岸技术满足辐射条件,通过计算两艘船模强迫运动水动力系数、约束船模入射波浪力和规则波中船模响应幅值算子,验证了所编制程序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利用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规则波中航行船模的自由运动与三维表面波形及其水底压力计算结果,并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张志宏缪涛顾建农刘巨斌
关键词:船舶波浪RANKINE源面元法
基于动态重叠网格方法的尾翼对螺旋桨滑流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螺旋桨飞机产生的滑流会对其扫掠过的部件产生显著干扰,研究尾翼部件对滑流的影响有助于将滑流与尾翼的干扰进行解耦分解。采用动态重叠网格方法模拟螺旋桨定轴转动,通过求解三维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URANS)方程,数值模拟了某螺旋桨飞机带尾翼构型的有/无滑流状态,通过试验结果对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展了有/无尾翼构型的滑流计算,结果表明:扣除尾翼气动力后,有/无尾翼的升阻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俯仰力矩由于机身后体修形不同呈线性平移关系;对比有/无尾翼空间切面的速度分布云图、不同空间位置和拉力系数下的下洗角和侧洗角变化曲线,发现尾翼对滑流的影响仅局限在其周围,不同拉力系数下尾翼的干扰规律也基本类似。通过研究认为,在飞机初期设计和选型阶段,螺旋桨滑流与尾翼的相互干扰,可简化为滑流单向对尾翼产生影响,尾翼对滑流的影响可以忽略。
缪涛陈波马率杨小川丁兴志
关键词:螺旋桨滑流尾翼侧洗角
基于扰动压力与速度测量水中目标航向与航速的新方法
2012年
从不可压理想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出发,依据水中航行体对水中某点的扰动压力与扰动速度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水中航行体对水中一点的扰动压力与扰动速度测量该航行体的航行速度与航向的新方法。船模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测量出水中航行体的航向与运动速度,航向测量误差在5%以内,速度测量误差在20%以内,说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顾建农张志宏王冲缪涛田雪冰
有限水深双船航行水底压力计算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势流理论中的格林函数计算了双船航行时水底压力变化,利用面元法在船体表面上分布有限水深Kelvin移动兴波源,通过求解满足双船物面条件的线性方程组,得出不同航速与位置的源强大小,探讨了航速与相对位置对源强计算结果的影响.进一步计算了双船航行时水底的压力变化,同时研制了双船水底压力测量系统,计算与实验结果曲线特性一致,发现水深弗劳德数与双船相对位置是影响双船水底压力曲线畸变的主要因素,为以多船编队航行改变水底压力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缪涛张志宏王冲顾建农
关键词:有限水深面元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