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莉莉

作品数:3 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压疮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症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压疮危险因素
  • 1篇延续护理
  • 1篇社区护理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栓塞症
  • 1篇卒中
  • 1篇良肢位
  • 1篇脑卒中
  • 1篇静脉
  • 1篇静脉血
  • 1篇静脉血栓
  • 1篇静脉血栓栓塞
  • 1篇静脉血栓栓塞...

机构

  • 3篇潍坊医学院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山东英才学院

作者

  • 3篇田敏
  • 3篇刘峰
  • 3篇苏莉莉
  • 2篇崔玉芬
  • 1篇袁越
  • 1篇王玉珍
  • 1篇孙立娟

传媒

  • 2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价改良侧卧良肢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保健科12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卧床病人按照是否发生压疮分为压疮组(36例)与无压疮组(8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选取山东省另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保健科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压疮常规护理及改良侧卧良肢位翻身,对照组采用压疮常规护理及普通翻身;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脑卒中病人压疮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为翻身能力、压力;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病人后遗症期压疮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通过改良侧卧良肢位翻身护理可有效减轻局部压力,降低脑卒中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率。
崔玉芬田敏王娟刘峰苏莉莉孙立娟
关键词:脑卒中压疮翻身
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6年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难以治愈的常见血管疾病,也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为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统一推荐的有效预防方法,包括基本预防、药物预防和物理预防,并对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人群进行分层阐述,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预防意识,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苏莉莉袁越田敏刘峰孙立娟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
奥马哈系统在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评价奥马哈系统在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降低社区压疮发生率。[方法]以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为基础制定家庭访视流程,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出院的52例压疮高危病人进行6次家庭访视,连续管理3个月。[结果]病人出院后照顾者第1次家庭访视与第6次家庭访视在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健康行为4个领域相关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K-B-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护理期间,52例压疮高危病人中发生压疮2例,发生率为3.8%,照顾者在压疮预防知识及护理技术考核方面,第1次与第6次家庭访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制定的家庭访视流程,对压疮高危病人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照顾者对压疮的认知及照顾者的照顾行为,降低社区病人的压疮发生率。
崔玉芬田敏刘峰王玉珍苏莉莉
关键词:家庭访视延续护理压疮社区护理奥马哈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