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晓颖

作品数:8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健康
  • 2篇噪声作业
  • 2篇职业病
  • 2篇职业健康检查
  • 1篇噪声
  • 1篇噪声暴露
  • 1篇噪声聋
  • 1篇噪声作业人员
  • 1篇职业病诊断
  • 1篇职业健康监护
  • 1篇职业性噪声
  • 1篇职业性噪声聋
  • 1篇听力损失
  • 1篇听力异常
  • 1篇监测分析
  • 1篇健康监护
  • 1篇发病
  • 1篇发病情况
  • 1篇发病情况分析
  • 1篇发病特征

机构

  • 5篇杭州市职业病...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俞爱青
  • 5篇傅红
  • 5篇阮晓颖
  • 4篇张磊
  • 3篇杨勇
  • 3篇王强
  • 1篇张旭慧
  • 1篇郝莉
  • 1篇严园

传媒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风险模型在噪声作业人群健康监护评价的应用研究
2023年
采用综合暴露指数模型、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模型、澳大利亚(AU)模型及罗马尼亚(ROU)模型等4种风险评估模型对某机械制造企业噪声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监护综合评价,探索有效开展该评价的新模式。结果表明,该企业不同噪声强度人员的年龄与接害工龄分布均无差别(F=1.957、0.587,P>0.05);工作场所噪声检测合格率为80.2%,风险评估显示,噪声强度<80 dB(A)及≥80~≤85 dB(A)的岗位健康风险等级为可忽略风险与低风险之间,>85 dB(A)的岗位人员健康风险程度在中等风险与高风险之间,提示,该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存在一定隐患。4种模型均可准确提示劳动者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问题,适用于噪声职业人群健康监护综合评价。
余佳勉阮晓颖周宏杰傅红王强俞爱青张磊
关键词:噪声暴露
2008-2019年杭州市职业性噪声聋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回顾性分析2008-2019年杭州市职业性噪声聋监测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9年杭州市的职业性噪声聋病例数据、噪声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数据,统计分析发病趋势、一般特征、地区分布与行业分布情况等。结果显示,2008-2019年杭州市噪声作业工人共完成职业健康检查643 850人次,报告职业性噪声聋病例173例,其中23.7%为中重度病例。病例数、病例检出率(病例数/职业健康检查数)以及中重度病例占比2017-2019年持续下降。病例平均年龄为(44.4±7.7)岁,平均工龄为(10.1±7.3)a。病例主要分布在非主城区、中小型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微型企业和建筑行业的企业中作业工人噪声聋发病风险更大。提示,杭州市职业性噪声聋在近年来得到一定的控制,但依然需加强重视,尤其是微型企业、建筑业的噪声聋防控工作。
周宏杰俞爱青阮晓颖傅红余佳勉
关键词:职业性噪声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
新加坡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在草甘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通过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以下简称新加坡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草甘膦制造行业职业危害,探索适合草甘膦制造行业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技术和模型。方法选取某市1家大型草甘膦制造企业,对现场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运用该模型的实际浓度法和暴露指数法分别对草甘膦制造企业关键岗位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并与现场检测和我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进行结果验证。结果实际浓度法和暴露指数法评估结果在接触三乙胺、氢氧化钠的岗位上有较强的一致性;但暴露指数法评估结果总体上高于实际浓度法。实际浓度法得出合成投料和水解、脱酸岗位的甲醇和氯化氢及盐酸的风险水平为1级(可忽略风险),其他岗位的风险水平为2级(低风险)。暴露指数法评估结果表明,合成投料岗位的甲醇、三乙胺和水解脱酸岗位的氯甲烷的风险水平为3级(中等风险),其他岗位风险水平均为2级(低风险)。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所有化学物评估结果均为0级(相对无害作业)。结论新加坡风险评估模型对危害因素浓度未超过接触限值或者无法获得监测浓度的化学物的评价意义更大。
傅红俞爱青张磊王强阮晓颖杨勇严园
关键词:风险评估
杭州市2007—2015年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市尘肺病发病特点及现状,为制定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杭州市2007-2015年新发尘肺病患者病种、发病年龄、接尘工龄以及所在企业行业、工种、规模等进行分析。结果杭州市2007-2015年新发尘肺病患者753例,历年报告新发尘肺分别为42例、32例、35例、76例、82例、160例、160例、106例和60例。发病年龄以41~岁236例(31.34%),51~岁234例(31.08%),接尘工龄(14.5±9.0)年。病种分布以矽肺为主,共522例(69.32%);煤工尘肺150例(19.92%);电焊工尘肺51例(6.78%)。尘肺病分期以壹期为主,共438例(58.17%);贰期187例(24.83%);叁期128例(17.00%)。行业分布以采矿业449例(59.63%),制造业203例(26.96%)多见。壹期尘肺主要分布在电焊工和粉碎工,共108例(26.26%);贰期、叁期尘肺均以掘进工和采煤工为主,分别为51例(27.27%),38例(29.69%)。新发尘肺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小型企业,共553例(73.40%)。结论杭州市新发尘肺病呈逐年增长趋势,接尘工龄缩短,发病以矽肺为主,其分布与企业行业、工种及规模有关。
傅红俞爱青阮晓颖张旭慧郝莉杨勇王强张磊
关键词:尘肺病职业病发病特征
2015年某市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调查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了解某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异常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根据GBZ 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该市2015年接触噪声的32 340名作业工人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表明,该市噪声作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小微私有制造业;总人群听力异常检出率为8.1%,噪声作业人员男性多于女性;不同企业规模作业人员听力异常检出率相近(χ~2=0.53,P=0.912);随着年龄的增加,听力异常检出率增加(χ_(趋势)~2=4.534,P<0.05);随着工龄的增加,听力异常检出率逐步上升(χ_(趋势)~2=9.164,P<0.05)。提示,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损害作业人员的听力,应重视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与管理,保障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
俞爱青傅红周宏杰阮晓颖周宇杨勇张磊
关键词:噪声听力异常职业健康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