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炎
  • 2篇病毒
  • 1篇胆红素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皮肤斑丘疹
  • 1篇染病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转氨酶
  • 1篇转氨酶升高
  • 1篇自身免疫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卢君瑶
  • 6篇许洁
  • 3篇尹东林
  • 3篇白玉盘
  • 2篇袁小凌
  • 1篇王颖
  • 1篇周园园

传媒

  • 3篇肝脏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合并KI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体外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S1亚基刺激人巨噬细胞系THP-1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体外刺激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并检测HK-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条件培养基对HK-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39例COVID-19患者中,有8例(20.50%)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合并KI。ELISA结果显示COVID-19合并KI组患者外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8.33±8.20)pg/mL]显著高于未合并KI组[(11.88±6.50)pg/mL](P=0.01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1蛋白可以刺激THP-1胞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CXCL10)基因转录水平上升,同时刺激THP-1高表达TNF-α、IL-1β和CXCL10(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HK-2细胞表达TNF-α(P=0.005)。而采用抗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阻断条件培养基中的TNF-α后,HK-2细胞表达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NF-α在COVID-19合并KI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NF-α是COVID-19合并KI的重要炎症因子。细胞学�
PANDIT Roshan卢君瑶何立珩包玉洁季萍陈颖盈许洁王颖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肾损伤炎症反应干预靶点
HBV相关肝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展为肝细胞癌(HCC)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近年收治的CHB、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按照年龄1∶1进行匹配,收集三组间临床特点、HBV血清学标志物、AST/ALT、甲胎蛋白等指标,作组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HCC组有家族史者占52%,饮酒史者占30%。HCC组HBsAg平均滴度最低,为4652 IU/mL,肝硬化组次之,为9357 IU/mL,CHB组最高,为20112 IU/mL;HBsAg<2000 IU/mL者,HCC组占50%,显著高于CHB组(25%)和肝硬化组(34%,P<0.05)。AST/ALT比值三组间有显著差异,HCC组最高,均值为1.678,肝硬化组和CHB组分别为1.056和0.643。HCC组有77%的患者AST/ALT比值≥1,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的52%和CHB组的5%。ROC曲线显示,AFP和AST/ALT的AUC>0.50。结论对于经治的CHB或肝硬化患者,将HBsAg滴度、AST/ALT作为筛查指标将有助于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卢君瑶王登宇尹东林白玉盘许洁
关键词:肝细胞癌慢性乙型肝炎高危因素
转氨酶升高就是肝炎吗
2020年
说到肝功能,人们常常首先会想到转氨酶。其实转氨酶只不过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肝脏功能的指标之一。肝功能检验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红素(Bil)、白蛋白(ALB)等检测项目。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些肝功能指标呢?
卢君瑶许洁
关键词: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检验转氨酶升高肝脏功能胆红素
64例成人麻疹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斑丘疹、口腔黏膜斑及呼吸道症状等。随着麻疹疫苗广泛接种,儿童麻疹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成人麻疹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尹东林袁小凌卢君瑶周园园许洁
关键词:麻疹病毒成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皮肤斑丘疹呼吸道症状
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临床特征对比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相比,男女性别构成比基本相同,两组均以男性发病为主,但发病年龄有明显差异(P=0.01),甲型肝炎好发于青壮年,而戊型肝炎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甲型肝炎呈四季散发,戊型肝炎以冬、春季发病为主。甲型肝炎较戊型肝炎患者有更明确不洁食物暴露史(P=0.04)。患者感染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后均可出现黄疸及消化道症状,黄疸以戊型肝炎组明显(P=0.02),且持续时间更长(P=0.01),但肝功能其他指标及总体住院时间无差异。甲型肝炎患者预后较好,戊型肝炎组有2例老年患者进展为重症肝炎,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急性甲型肝炎以青壮年为主,戊型肝炎以中老年为主,且戊型肝炎老年患者黄疸深,持续时间长,病死率较高。对戊型肝炎的预防应予以高度重视。
尹东林白玉盘洪晟镇卢君瑶许洁
关键词: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流行病学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NAFLD可以发生在其他类型肝病患者中,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及AIH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NAFLD和它们有相似的生化学和组织学表现。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AIH及AIH重叠PBC患者合并NAFL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我们评估了2006年-2018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肝脏穿刺确诊的AIH及AIH重叠PBC的患者。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7名受试者(12名男性,55名女性)。NAFLD的总患病率为20.9%。与不伴有NAFLD的AIH及AIH重叠PBC的患者相比,伴有NAFLD的患者具有以下特点:1、女性所占比例较低。2、年龄更大。3、碱性磷酸酶水平较低。4、两者炎症坏死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无明显差异。5、两者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合并NAFLD的AIH及AIH重叠PBC患者与不合并NAFLD的患者存在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至关重要。
曹俊英卢君瑶白玉盘袁小凌包玉洁许洁
关键词:AIHNAFL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