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兴明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2种改进的TOPSIS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选取总硬度、总锰、总铁、硝酸根、亚硝酸根、硫酸根及氟化物作为水质影响因子,基于TOPSIS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水质影响因子的权重,并引入"垂面距离"及Kullback-Leibler距离替代传统的欧式距离,对吉林市平原区的8组水质资料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Nemerow法及模糊数学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方法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说明此方法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合理可行;基于Kullback-Leibler距离的TOPSIS方法评价的水质等级普遍偏低,说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 顾学志肖长来姜兴明梁秀娟王岳航娄洋
- 关键词:TOPSIS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地下水水质评价
- 吉林市平原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为进行吉林市平原区水质评价和水质成因分析,从该市平原区34个水质监测井的监测数据中选取铁、锰、氨氮等8项指标,运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加附注评分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BP神经网络方法的评价结果可信,能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该评价方法不需要确定权值,避免了赋予权值时主观误差的产生。所绘制的吉林市平原区地下水水质分区图表明,平原区地下水Ⅳ、Ⅴ级别水质区占较大面积,而Ⅱ、Ⅲ级别水质区分布较少。公因子空间分布图表明,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的主要人为影响因素是化工企业的工业废水、烟尘等的不当排放,排污管道的渗漏,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堆放以及农业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等。
- 姜兴明肖长来梁秀娟顾学志陈伟刘佳
- 关键词:水质评价BP神经网络主因子分析地下水
- 吉林省东部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
- 随着吉林省东部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加上地域性、季节性、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等诸多因素的存在,对水量和水质的需求急剧增长。因此,本文依托“吉林省1:5万水文地质图集编制”项目进行选题,对该区地下水资...
- 姜兴明
- 关键词:地下水地下水动态地下水资源评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