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晨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体质学说在肝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体质类型及特征,借此分析疾病的发病情况、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进而指导疾病防治的一门学说。近年来,中医体质的研究在医学界备受关注,而关于中医体质学说在肝病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名目繁多,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将近些年来中医体质学说在肝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以进一步指导临床。
- 钟群燕连开伟蔡洋罗晨梁惠卿
- 关键词:肝病中医体质
- 非酒精性脂肪肝同病异证与肝活检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肝活检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选择312例NAFL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均进行肝组织活检,常规判定NAFLD活动度积分(NAS)和肝纤维化分期。结果:NAFLD患者的中医证型频数分布为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NAFLD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生化、体质量指数、肝硬度值、NAS积分等指标在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患者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三型NAS积分较高,故NAFLD的治疗应着重于健脾化痰、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 林立梁惠卿陈少东陈国良吴耀南蔡洋罗晨罗丹蔡珊珊孙华胜毛乾国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同病异证证型
- 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观察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5天;对照组42例,采用更昔洛韦(5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5天;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皮疹、体温、口腔溃疡消退情况,并详细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皮疹及体温、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完全治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P<0.01,P<0.05,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可缩短病程。
- 杨嘉恩唐金模吴春城罗晨钟群燕连开伟蔡洋张嘉挺梁惠卿
-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药穴位敷贴
- 中医药调控免疫治疗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肝的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广泛的传染性疾病,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如何更高效地阻止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进一步进展,仍是困扰世界医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目前普遍认为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或紊乱是影响CHB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CHB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CHB患者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现象在临床中也屡见不鲜,本文就这些年来对自身抗体产生的免疫机制及内在影响、中医与现代免疫学联系、中医药治疗机制及疗效等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蔡洋钟群燕连开伟罗晨梁惠卿
- 关键词:自身抗体自身免疫辨证论治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及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等指标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机制。方法:选择CHB患者556例,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肝组织活检,测定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炎症、纤维化程度及ALT、AST、HBV DNA水平。结果:(1)556例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分为6组:瘀血阻络证44例、肝肾阴虚证42例、肝郁气滞证48例、肝郁脾虚证282例、湿热蕴结证140例、脾肾阳虚证0例;按HBcAg表达模式分HBcAg阴性组42例、胞浆型HBcAg组186例、胞浆优势型HBcAg组290例、浆核各半型HBcAg组38例。(2)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经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结论: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均有相关性;HBcAg阴性组、胞浆型HBcAg组及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多处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正气未伤,免疫功能较强,为抗病毒治疗的较佳时机。
- 梁惠卿许诗霖毛乾国张嘉挺杨嘉恩吴春城钟群燕连开伟蔡洋罗晨庄鸿莉陈少东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证型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 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互影响及中医药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首要肝脏疾病,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约2000万人。随着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肝病类型。临床上常见CHB与NAFLD并存。本文就近年来CHB合并NAFLD流行病学、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中药治疗进展进行浅述。
- 连开伟罗晨蔡洋钟群燕梁惠卿杨嘉恩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
- 皂术茵陈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通过评价皂术茵陈方调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氧化应激状态,探讨其抗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肝活检证实为NASH患者的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中药皂术茵陈方治疗,对照组予以维生素E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生化指标疗效、肝脏脂肪含量测定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血生化指标疗效、肝脏脂肪含量测定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40/45)、77.78%(35/45)、71.11%(32/45),对照组分别为64.44%(29/45)、51.11%(23/45)、46.67%(2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FBG、FINS及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以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OD、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以治疗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皂术茵陈方可通过调节NASH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状态治疗NASH。
- 兰秀梅吴耀南陈少东庄鸿莉蔡洋罗丹郑晓婷罗晨梁惠卿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
- 螃蟹过敏致多形红斑误诊为手足口病1例报道
- 2020年
- 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EM)又称渗出性多形红斑,是一种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在临床上具有起病较急、病程呈自限性、皮损呈多形性、易复发等特点,好发于春秋季节,儿童和青年女性多受累[1,2]。本病病因复杂,目前普遍认为本病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属于Ⅳ型超敏反应,感染、药物、食物及物理因素(外伤、寒冷、日光、放射线等)均可引起本病,其中感染和药物是最主要致病因素,在感染因素中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最为常见,EB病毒感染尚不明确,细菌(主要是链球菌)感染也可导致本病[1-3]。临床上,根据皮损形态不同,本病可分为红斑-丘疹型、水疱-大疱型及重症型(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4]。
- 郑晓婷张满英许智华罗丹罗晨吴春城梁惠卿
- 关键词:多形红斑病毒感染手足口病
- HBeAg阴性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系统生物学相关指标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HBe Ag阴性慢性乙肝其发病机制为前C区基因变异和/或基本核心启动子(BPC)导致HBe Ag表达下降,使乙肝病毒容易逃避免疫清除,而基因变异、病毒逃逸、免疫系统等无不与系统生物学相关,且生物学技术是HBe Ag阴性慢性乙肝相关诊断的重要手段,是生物系统结构的基础核心。相较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来说,HBe Ag的缺失使得HBe Ag阴性慢性乙肝缺少一个有利的免疫应答观察指标,在治疗上增加了难度,且较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中医在治疗肝病的研究上有较多经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肝病的优势,中医证型的确定对疾病的预后及治疗十分关键,然而HBe Ag阴性慢性乙肝的中医证型缺乏明确的理化指标,因此将HBe Ag阴性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系统生物学相关指标深入研究,并寻找特异性的系统生物学标志,将提高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水平。文章将从系统生物学方面探讨与HBe Ag阴性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罗晨林承宇梁惠卿杨嘉恩
- 关键词:HBEAG阴性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系统生物学
- 菖郁逍遥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菖郁逍遥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慢性CHB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服用中药复方菖郁逍遥方,疗程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_(17))评分观察治疗前、治疗中(治疗4周)、治疗后(治疗12周)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变化;以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观察两组治疗后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活性、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定量、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去甲肾腺上素(norepinephrine, 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内源性大麻素: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EA)、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ylglycerol,2-AG)及其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CBR)1、2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中、治疗后的HAMD_(17)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但安全性评价较高。治疗后,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血清5-HT、NE、BDN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AEA、2-AG、CBR1水平较前增加(P<0.05),且以治疗组效果显著;CBR2含量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菖郁逍遥方具有显著改善CHB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与通过调控内源性大麻素水平来升高单胺类神经递质、BDNF相关。
- 梁惠卿蔡洋毛乾国杨嘉恩吴春城罗丹蔡珊珊钟群燕罗晨陈少东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