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明波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代表作
  • 1篇印迹
  • 1篇文化交流

机构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篇梁志建
  • 1篇甘德怀
  • 1篇于明波

传媒

  • 1篇太平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简论亚欧文化交流印迹中的涉钓史地代表作(1752—1895年)被引量:1
2015年
自宋君荣将徐葆光的涉钓地图和相关文字信息介绍到欧洲之后,在当时科学技术水平上,全面体现中国人清晰的钓鱼岛地理知识的地图首先由比阿舍绘制;继宋君荣与比阿舍之后,克拉珀罗特通过翻译日本《三国通览图说》和撰写论文来间接或直接地将徐葆光的钓鱼岛地理信息客观地介绍给欧洲人,然后又进一步由老西鲍尔德对宋君荣和克拉珀罗特的相关工作予以肯定。寇松通过在其一本著作中引用一幅在德国印刷的地图,确认了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位于中国境内;在甲午战争末期,库诺夫斯基根据李希特霍芬的地图,绘制了一幅甲午战争战场概览图,该图同样正确地标定了钓鱼岛位于中国境内的地理位置。而李希特霍芬大约于1895年4月间发表的论马关条约论文之推论之一,是钓鱼岛群岛位于中国东部领土疆界之内的状况,在马关条约生效之前没有改变过。至此,在马关条约生效之前,以上述所列法国、德国和英国相关学科权威学者为代表的关于对钓鱼岛政治地理的欧洲主流学术观点之客观的认知状况得到了重现。
梁志建于明波甘德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