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悦
- 作品数:31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利用玉米粉直接生产饲用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玉米粉直接生产饲用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方法,属于玉米深加工领域。包括玉米粉挤压液化,糖化转苷,低温喷雾干燥。本发明采用挤压复合酶法处理玉米粉,玉米粉经过挤压液化,复合酶糖化转苷后不用精制提纯,不用浓缩等步...
- 杨志强孟悦康立宁南喜平 孙洪蕊刘香英 曽宪鹏田志刚
- 一种与绿豆蛋白冻融稳定性相关的指标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绿豆蛋白冻融稳定性相关的指标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涉及绿豆蛋白改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不同绿豆品种中的绿豆蛋白的亚基组成、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二级结构、乳化性进行检测;(2)检...
- 孙洪蕊康立宁刘香英范杰英孟悦 杨志强南喜平曾宪鹏
- 一种玉米芯氧化裂解喷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玉米芯氧化裂解喷爆装置,所属喷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喷爆罐、进料组件、出料组件、喷放阀、真空组件、进气组件和进水组件;喷爆罐包括筒体、上部封头和下部封头,上部封头和下部封头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上下两端;进料...
- 杨志强孟悦康立宁 孙洪蕊刘香英 张佳霖 曽宪鹏南喜平
- 玉米芯高温热解提取戊聚糖工艺优化被引量:3
- 2021年
- 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高温热解法提取戊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戊聚糖提取液进行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5(g/mL),热解温度180℃,热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5.84%。色谱图结果显示:提取液中含有大量的戊聚糖、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木五糖和木六糖,为后续酶解工艺制备低聚木糖提供原料。
- 孟悦田志刚刘香英孙洪蕊曾宪鹏杨志强
- 关键词:玉米芯高温热解戊聚糖高效液相色谱扫描电镜
- 传统酿造酱及酱油中微生物酶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4年
- 酿造调味品是我国传统食品中重要的一类,其发酵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生命运动,微生物及代谢酶的相互作用赋予了发酵食品独特的风味和风格。文章从传统豆酱及酱油的酿造工艺、酿造主要微生物、微生物酶系的功能特性、国内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分析并展望了微生物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旨为生产营养、健康、美味的传统发酵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 史海慧刘香英孙洪蕊范杰英孟悦张佳霖康立宁
- 关键词:豆酱酱油微生物
- 一种与绿豆蛋白冻融稳定性相关的指标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绿豆蛋白冻融稳定性相关的指标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涉及绿豆蛋白改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不同绿豆品种中的绿豆蛋白的亚基组成、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二级结构、乳化性进行检测;(2)检...
- 孙洪蕊康立宁刘香英范杰英孟悦 杨志强南喜平曾宪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玉米粉直接生产饲用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玉米粉直接生产饲用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方法,属于玉米深加工领域。包括玉米粉挤压液化,糖化转苷,低温喷雾干燥。本发明采用挤压复合酶法处理玉米粉,玉米粉经过挤压液化,复合酶糖化转苷后不用精制提纯,不用浓缩等步...
- 杨志强孟悦康立宁南喜平 孙洪蕊刘香英 曽宪鹏田志刚
- 一种玉米粉制备固体果葡糖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粉制备固体果葡糖的方法,属于玉米深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玉米粉液化、糖化、精制、异构和干燥制粒步骤,本发明采用活性炭脱色直接进行不锈钢微滤膜过滤,不仅可以去除可溶性蛋白和不溶性的脂肪类物质,胶体和色素也清除...
- 杨志强孟悦康立宁南喜平刘香英田志刚 孙洪蕊 曽宪鹏
- 紫花苜蓿根腐病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紫花苜蓿是重要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种植。根腐病是紫花苜蓿的多发病害,对紫花苜蓿的产量、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紫花苜蓿根腐病的主要病原、发病条件等进行综述,并提出苜蓿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 孟悦徐博陈晶晶王英哲
-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
- 原料熟化工艺对油莎豆酱品质及风味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以油莎豆为原料,米曲霉为发酵菌种,采用常压蒸煮工艺(M1)、高压蒸煮工艺(M2)和挤压膨化工艺(M3)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探讨3种不同熟化工艺对酿造豆酱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总酸含量、还原糖含量、色泽、感官评分、有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挥发性化合物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品质上,与M1和M3相比,M2样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总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色差值均高于其他组。在风味上,与M1和M3相比,M2样品中有机酸含量相对较高,但M3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M1和M2。GC-MS检测出M1、M2和M3的挥发性化合物分别有28,16,26种,但其挥发性化合物的总含量比较接近。整体上看,高压蒸煮工艺是更适合油莎豆酱进行熟化的一种方式。
- 史海慧孙洪蕊范杰英孟悦杨志强南喜平刘香英康立宁
- 关键词:油莎豆豆酱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