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娇娇

作品数:20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病理
  • 8篇临床病理
  • 5篇病理学
  • 4篇细胞
  • 4篇临床病理学
  • 3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学观...
  • 3篇免疫
  • 3篇病理学观察
  • 2篇药量
  • 2篇阴茎
  • 2篇预后
  • 2篇排液
  • 2篇雾化
  • 2篇细胞瘤
  • 2篇临床病理观察
  • 2篇临床病理意义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内膜
  • 2篇刻度

机构

  • 18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汉中市人民医...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作者

  • 18篇张娇娇
  • 10篇宫惠琳
  • 8篇梁华
  • 3篇杨喆
  • 2篇王凯
  • 2篇董炜疆
  • 2篇张冠军
  • 1篇和水祥
  • 1篇王鸿雁
  • 1篇赵伟
  • 1篇卢桂芳
  • 1篇宋锦宁
  • 1篇李扩
  • 1篇米琛
  • 1篇张桃桃
  • 1篇强薇
  • 1篇郑瑾
  • 1篇施秉银
  • 1篇李伟之
  • 1篇南鹏飞

传媒

  • 5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少突胶质细胞瘤中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少突胶质细胞瘤35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32例标本作为实验组,星形细胞瘤20例及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情况,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85.71%、75.00%,均显著高于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P<0.05);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的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但三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突胶质细胞瘤1p/19q联合缺失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呈正相关性,并且均与患者3年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少突胶质细胞瘤中1p/19q联合缺失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临床病理诊断的精确性,更好地评估预后。
宫惠琳梁华张娇娇汪园园张冠军宋锦宁
关键词:MGMT甲基化
便携式肺癌定量雾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肺癌定量雾化装置,包括壳体、排液机构、雾化喷头、阀门、穿戴机构、安装套、防水透气膜、套体、刻度尺、移动机构、锁定机构、锂电池、密封盖,该便携式肺癌定量雾化装置,可将患者药液喷洒的药量进行控制,以此避免药...
谢新明张娇娇
文献传递
PD-L1及CD8+TILs在血管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CD8+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在血管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为血管肉瘤免疫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01—2019-01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15例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蜡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及CD8+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显微镜下观察15例血管肉瘤组织中有7例(46.7%)PD-L1表达阳性,其中3例(20.0%)为高表达。在15例(100%)样本中均观察到CD8+淋巴细胞的阳性表达,PD-L1高表达组CD8+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PD-L1低或阴性表达组(P=0.034)。生存分析提示PD-L1阳性表达患者较阴性表达患者预后更差(P=0.0045)。结论在血管肉瘤组织中存在PD-L1表达且在上皮样型中高表达多见,PD-L1阳性表达者往往预后更差。另外,PD-L1表达与CD8+TILs表达呈正相关,该肿瘤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有反应,在未来临床试验中仍需进一步探索。
张娇娇宫惠琳梁华张新娟杨喆谢新明
关键词:血管肉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肝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肝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在Pubmed、Europe PMC、CBM Web、知网、万方、维普多家数据库检索从1980年1月至2020年11月文献报道肝脏PNET患者,结合我院1例肝脏PNET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以上腹部胀痛为主要临床症状,6例原发于肝脏,2例为肝脏转移瘤,其中男3例,女5例,中位年龄38.5(18~66)岁,病变直径10(6~21)cm,肿瘤病理形态学上均表现为小圆细胞肿瘤,免疫组化中CD99阳性率75%。其中4例患者死亡,3例确诊后很快出现远处转移,1例接受43周化疗(VAC/IE),随访1年恢复可。结论肝脏PNE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诊断需结合影像学、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预后较差,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全身化疗(VAC/IE)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孙焕焕李培杰马富权师文王云张娇娇李伟之
关键词:肝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D99FLI-1预后
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TL-LGNPP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TL-LGNPPA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临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8岁,鼻腔镜示鼻中隔后端突向鼻咽腔一绿豆大暗红色新生物。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乳头表面被覆立方或假复层柱状上皮,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轴心,灶状区域呈梭形,瘤细胞轻度异型,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拥挤及核重叠,细胞核染色质均匀,部分细胞核空淡并可见核沟,类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未见核分裂像及坏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CK7、TTF-1、CK19、CK8/18、Galectin-3、Vim均为阳性,而Tg、S-100、CK20、P63、CK5/6、CD15和SMA等均为阴性,Ki-67阳性表达率5%。BRAF基因1799位点15外显子(BRAFV600E)无突变。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TL-LGNPPA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明显形态学特征的低级别上皮性恶性肿瘤,以发生部位、组织学特点为主要诊断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志物可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完全切除预后良好。
张华宫惠琳张娇娇梁华
关键词:鼻咽部免疫组化病理
阴茎肌性内膜瘤临床病理观察
2017年
目的探讨阴茎肌性内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阴茎肌性内膜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13岁。阴茎龟头部结节状肿物1个月。肿瘤大小0.8 cm×0.5 cm×0.5 cm,组织学表现为尿道海绵体原有的血管腔肌内膜细胞肿瘤性增生,形成多结节状或丛状结构。瘤细胞呈梭形或星状,平行排列成束或杂乱排列,包埋于黏液样间质中;细胞有长锥形或纤维状嗜酸性胞质突起,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病变血管腔内瘤细胞增生而使管腔闭塞或残留狭窄的新月形腔隙,血管壁固有的平滑肌常包绕瘤结节。免疫组化示瘤细胞vimentin、SMA、actin和calponin(+);S100、CD34、CD31、CD68、CK、EMA和desmin(-);残留的血管壁平滑肌强(+),呈衣领状包绕瘤结节;Ki-67阳性指数<1%。结论阴茎肌性内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阴茎尿道海绵体血管内膜细胞的良性间叶性肿瘤。认识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与形态类似的侵袭性肿瘤相鉴别。
张娇娇杨喆张冠军宫惠琳
关键词:临床病理学
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病理学实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为贯彻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5+3模式,培养有临床实践能力的合格医学生,对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引入3个临床案例,开展以围绕案例,以学生为主的讨论式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探讨和比较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在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资料。
宫惠琳张娇娇梁华王凯董炜疆
关键词:病理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便携式肺癌定量雾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肺癌定量雾化装置,包括壳体、排液机构、雾化喷头、阀门、穿戴机构、安装套、防水透气膜、套体、刻度尺、移动机构、锁定机构、锂电池、密封盖,该便携式肺癌定量雾化装置,可将患者药液喷洒的药量进行控制,以此避免药...
谢新明张娇娇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本发明涉及呼吸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训练装置。本发明包括操作筒,操作筒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棍,两个固定棍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顶板,顶板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顶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
谢新明张娇娇
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和临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病理大体观察均呈灰白色、分叶乳头状,在固定液中类似"海葵样";组织学形态表现一致,均呈乳头状结构,中心为纤维样轴心,周围包绕黏液样基质,表面被覆内皮细胞。免疫组化:表面被覆细胞CD34、CD31和vimentin均(+),CK、CR、CD117和D2-40(-),其中1例S-100(+);弹力纤维染色均(+)。结论心脏乳头状弹力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心脏良性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及特殊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确诊。
张桃桃张华张娇娇南鹏飞王鸿雁
关键词:心脏免疫组化特殊染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