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伟华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电力
  • 3篇电力系统
  • 2篇电压
  • 2篇电压稳定
  • 2篇有功
  • 2篇有功出力
  • 2篇静态电压
  • 2篇出力
  • 1篇电网
  • 1篇电压稳定临界...
  • 1篇裕度
  • 1篇配电
  • 1篇配电网
  • 1篇稳定裕度
  • 1篇线性规划
  • 1篇连续潮流
  • 1篇静态电压稳定
  • 1篇变步长
  • 1篇步长

机构

  • 5篇南昌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西省电力科...

作者

  • 5篇戴伟华
  • 4篇熊宁
  • 2篇李倡洪
  • 1篇李曼丽

传媒

  • 2篇电网技术
  • 1篇继电器
  • 1篇华东电力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负荷区间的最小电压稳定域求解方法被引量:5
2009年
提出了一种负荷区间下最小电压稳定域的求解方法。在电网各节点及总负荷水平不确定,且只能给出一个区间范围的情况下,首先定义了一个基于负荷区间的最小电压稳定域模型;然后采用线性规划法对其进行求解,找出一组最危险的负荷分布,使其在满足负荷取值范围的约束下,离崩溃曲面的负荷距离最小。文中方法考虑了各节点和系统总负荷水平的区间性,为电压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IEEE14和57节点算例系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快速、有效性。
戴伟华李曼丽熊宁
关键词:电力系统线性规划
静态电压崩溃点的实用解法被引量:4
2007年
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潮流求取电压稳定临界点的新方法,使其能够在考虑约束的情形下适用于任意形式的负荷增长方式,大大提高了求解精度。在求解临界点的过程中,以弱节点电压作为连续变量,先直接大步长降到临界点附近,再用小步长追踪临界点,这样大大减少了求解中间运行点的数量,使其更快地找到电压崩溃临界点。最后在IEEE14节点系统的计算证实了该方法的快速、有效性。
戴伟华熊宁李倡洪
关键词:稳定裕度连续潮流变步长电压稳定临界点
负荷增长方式不确定条件下有功出力方式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优化有功出力方式是提升功率传输极限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在优化中考虑负荷增长方式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具有对立结构的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的上层结构是以负荷裕度最大为目标函数的有功出力方式优化模型;下层结构是以负荷裕度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求解模型。通过对上、下2层模型交替进行优化,并将所得的优化解作为参数在2个层间相互传递,快速地求出了最佳的有功出力方式,使系统在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下的负荷裕度最大。最后通过IEEE30、118节点系统和一个实际系统的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戴伟华熊宁李曼丽
关键词:电力系统
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的有功出力方式优化综述被引量:1
2011年
调整发电机有功出力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但对其作用目前还缺乏相应的认识。综述了调整发电机有功出力方式以提高系统电压稳定裕度的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针对现有文献的不足,从模型的求解、约束条件的处理、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相互协调、负荷增长不确定条件下的有功出力方式优化等方面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戴伟华刘乐平熊宁李曼丽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
基于时间区间的实用配电网重构方法被引量:7
2008年
目前,基于时间区间的配网动态重构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为把重构技术引入配网的实际运行中,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区间的实用重构方法,它能快速、有效地求解二次以内的重构问题。首先,文章通过对基于时间区间的配网一次重构进行分析,得出了关于最佳一次重构时间的推论,并用算例对其进行了验证。根据此推论,对二次重构进行了求解。由于不用考虑两次重构时间之间的组合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求解的速度。最后文章对实用法所能节省的网损进行了分析,进而讨论了多次动态重构的必要性。
戴伟华梅贱生熊宁李倡洪
关键词:配电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