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晶

作品数:24 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病毒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6篇疫情
  • 5篇手足
  • 5篇手足口
  • 5篇手足口病
  • 5篇病例
  • 4篇流感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登革热
  • 3篇病原学
  • 2篇诺如病毒
  • 2篇禽流感
  • 2篇禽流感病
  • 2篇禽流感病毒
  • 2篇重症病例
  • 2篇转运
  • 2篇聚集性
  • 2篇鸡胚

机构

  • 20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桂林市疾病预...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南宁市疾病预...

作者

  • 20篇王晶
  • 12篇居昱
  • 11篇何为涛
  • 8篇陈敏玫
  • 8篇曾竣
  • 8篇闭福银
  • 8篇蒋丽娜
  • 6篇林玫
  • 6篇莫建军
  • 6篇谭毅
  • 4篇康宁
  • 4篇陈华凤
  • 3篇王静
  • 3篇黄君
  • 2篇周开姣
  • 2篇周树武
  • 2篇蒋立立
  • 2篇李永红
  • 1篇唐振柱
  • 1篇袁俊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2021—2022年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监测、分析广西禽相关场所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评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为广西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2022年,在广西14个市每月采集5种禽相关场所外环境标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进行甲型通用流感病毒核酸,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收集广西禽相关场所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21—2022年14个市共采集禽相关场所外环境标本5960份,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918份,阳性率为65.74%,H5亚型281份,占比为7.17%;H9亚型阳性2508份,占比为64.01%;H5+H9亚型混合阳性552份,占比为14.09%;甲型非H5/H7/H9阳性577份,占比为14.73%;未检出H7亚型。全年外环境存在较高水平的禽流感病毒污染;除梧州市为H5、H9、甲型非H5/H7/H9亚型混合流行外,其他市主要以H9亚型为主。不同地区之间的阳性率差异较大,最高为贺州市(90.32%,653/723),最低为玉林市(28.96%,75/259)。不同标本类型的阳性率在50.32%~74.94%。不同类型标本(χ^(2)=163.08,P<0.001)和不同月份(χ^(2)=172.69,P<0.001)、不同地区(χ^(2)=498.86,P<0.001)、不同监测场所(χ^(2)=370.01,P<0.001)来源的标本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禽相关场所外环境存在较严重的禽流感病毒污染,其中污染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以H9和H5亚型为主。因此,广西相关部门应加强涉禽场所的监测、管理和消毒。
闭福银康宁黄航何为涛居昱王晶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广西崇左市一起由货车司机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超级传播的疫情调查
2024年
目的分析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7月28日至8月5日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集病例及密切接触的鼻咽/口咽拭子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R软件计算基本再生系数(R0)和实时再生系数(Rt)。结果该起聚集性疫情的指示病例为某货车司机,其在2022年7月26—29日期间累计感染14人,并导致了疫情的扩散蔓延。整起疫情最少传播1代,最多传播4代,累计感染38人;时间分布上存在2个高峰,分别为7月31日和8月3日;年龄以30~60岁为主(26/38,68.42%),职业以餐饮服务人员为主(9/38,23.68%);发现方式以管控人员为主(30/38,78.95%),非管控人员主要在疫情的早期被发现;病例接触感染源后可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时间在2~5 d;该起疫情流行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的进化分支毒株,R0为6.79(95%CI:3.33~12.07),Rt先上升后下降。结论本起疫情是由一货车司机引起的奥密克戎病毒超级传播,应做好货车司机,尤其是边境地区货车司机的管理,以减少类似疫情的扩散蔓延。
蒋丽娜袁俊袁俊李永红陈华凤陈华凤曾竣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2008-2015年广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被引量:109
2017年
目的分析广西2008-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重点探究该病的时空聚集性,为手足口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获取以县区为单位的手足口病数据,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处理,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利用SaT Scan 9.4.2软件探测广西手足口病时空聚集性,并比较不同风险人口数为最大空间扫描半径的探测效果,从中选择最优模式。结果广西2008-2015年各市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8年累计报告病例1 360 8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9.61/10万,以4~7月为发病高峰,9~11月为次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所有病例中0~5岁儿童占92.28%。不同风险人口数最大空间扫描半径得到的探测效果不同,选择最优模式进行分析(以10%人口数为最大空间扫描半径),南宁市和柳州市的各县区分别为主要的一类聚集区和二类聚集区,且聚集时间基本集中在每年的3~7月。结论广西手足口病持续处于高流行态势,且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在高发时间重点加强南宁市和柳州市各县区的手足口病防控。
蒋丽娜谭毅王晶潘沛江周树武莫飞宇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因素
登革热病例病程中后期登革病毒带毒研究
2022年
目的了解登革热病例在病程中后期血液和尿液标本中登革病毒的带毒情况。方法连续采集4例登革热病患者的血液、尿液样本,提取病毒核酸,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血凝块、血清、尿液标本分别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分型。结果收集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及病情好转出院后的临床样本44份,采集时间为发病后6~60 d,有21份样本登革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血凝块100.00%(16/16)、血清6.25%(1/16)、尿液33.33%(4/12),均为登革病毒1型。结论血凝块可作为登革病毒核酸检测的标本类型之一,能提高病程中、后期登革热疑似病例的实验室确诊率。
王静蒋立立居昱黄君王晶何为涛陈敏玫
关键词:登革病毒血凝块实时荧光RT-PCR
2014-2019年广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了解2014—2019年广西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重症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9年广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9年广西重症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3939、3538、3738例,合计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5.87%。梧州市、南宁市、钦州市、百色市和桂林市重症病例数居广西前5位,分别为4298、3541、1200、1105和896例,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4.53%;季节分布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和9—10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儿童(12907例,98.82%),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70∶1,<3岁儿童占91.09%、散居儿童占90.38%;对11611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阳性9288例(79.99%),其中EV 71阳性4508例(48.54%),Cox A16阳性767例(8.2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013例(43.21%);2757例重症确诊病例中无接种史2634例(95.54%),有接种史123例(5例为EV 71导致)。结论2014—2019年广西手足口重症病例优势血清型为EV 71,2017年后重症手足口病EV 71血清型占比降低,个别县区重症发生率远超全区平均水平,提示需进一步探索重症危险因素。
张超曾竣王晶居昱陈加贵何为涛康宁闭福银谭毅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病原学
2016—2020年广西诺如病毒所致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广西诺如病毒聚集和暴发疫情报告及个案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比较罹患率、报告及时性、建立病例地理分布等指标。结果2016—2020年广西共发生诺如病毒疫情50起,累计病例数2707例,疫情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33.75%;50起疫情发生于城市29起,农村地区21起,罹患率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58.863,P<0.001),疫情主要发生场所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共38起,占总报告数的76.00%(38/5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20岁年龄组,占74.17%(2008/2707);疫情分布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在一个潜伏期(1~2d)内疫情报告率为74.00%;对50起诺如病毒疫情进行基因分型,诺如病毒GII型感染占86.00%(43/50),其次混合型GⅠ和GⅡ基因型并存占8.00%(4/50)。采集病例肛拭子664份和外环境标本361份,检出率分别为51.66%(343/664)和9.44%(42/361)。结论广西诺如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疾控中心在监测的基础上做好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加强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提高集体单位应对疫情能力及报告意识。
罗飞蒋丽娜居昱黄君廖和壮曾竣王晶林玫
关键词:诺如病毒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
广西2014—2018年重症手足口病空间流行特征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索广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分布的空间流行特征,为识别疾病重点区域和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时空扫描分析手足口病的聚集区域,利用全域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手足口病的空间聚集性,趋势面分析手足口病的空间分布趋势。结果 2014—2018年手足口病重症发病率和重症病死率分别为3.89/10万和4.23%。蒙特卡洛扫描分析显示岑溪市是空间扫描的一类聚集区,二类聚集区主要聚集在广西西北部地区,聚集时间多集中在4—5月和8—10月。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症病例呈显著的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重症率和重症病死率Moran’s I系数分别为0.088、0.118和0.197(P<0.05)。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广西南部地区,以灵山县为主。对病死率进行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发现,5个高-高(H-H)聚集区,分别是灵山县、浦北县、钟山县、昭平县和平桂县,重症发病率H-H区域有6个,分别是灵山县、钦南县、凌云县、右江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和平桂县,高-低(H-L)区域有1个,为岑溪县。趋势面分析结果显示重症死亡病例总体上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逐渐减少,由北向中部逐渐增加,再向南部逐渐减少。结论 广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地区,应加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高发地区的防控工作,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带来的负担。
彭远军何为涛郑志刚潘沛江居昱卢振伟廖艳研王海龙张超王晶蒋丽娜杨雅倩梁浩陈敏玫叶力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空间自相关趋势面
广西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分析广西2008-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变化,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获取手足口病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病毒核酸。结果广西2008-2015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360 857例,双年份发病数、重症数及死亡数均高于前一年的单年份;发病高峰以4~7月为主,高发县(区)多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和百色市,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8∶1,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8年间优势病原体依次变化,整体以其他肠道病毒和EV-A71为主,各年份不同病原构成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856.37,P<0.01);确诊病例病原构成按月分布呈现波浪形变化趋势,不同病例类型病原构成不同,轻症病例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重症和死亡病例以EV-A71为主。结论广西手足口病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优势病原体不断变化,主要病原是其他肠道病毒和EV-A71,且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何为涛蒋丽娜王东燕陈敏玫莫建军居昱王晶潘沛江宋洋谭毅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监测
多功能照蛋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照蛋器,包括底座、照蛋筒、筒灯、筒口大小调节装置、伸缩杆和照明灯,筒口大小调节装置设置在照蛋筒的筒口;筒口大小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弹性膜、橡胶圈、牵引绳和自锁滑动环,照蛋筒的筒口上均匀设置有调节杆,...
梁珍丽居昱陈敏玫莫建军王晶闭福银何为涛
2013-2014年广西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地区诺如病毒腹泻疫情报告及个案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共报告6起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累计病例257例,99.61%为临床诊断病例,无死亡病例。疫情暴发地点主要集中在学校;病例时间分布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春秋季的3、10和11月;病例年龄主要为1~10岁(29.13%)和11~20岁(54.72%);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食物、人传人接触传播等多途径。共采集87份病例、48份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检出诺如病毒RNA阳性数分别为44份和4份,检出率分别为50.57%和8.33%。结论 广西地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学校,应重点针对中小学校,开展健康宣教,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加强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等监测工作,减少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发生。
王晶居昱周开姣林玫陈敏玫莫建军谭毅
关键词:诺如病毒腹泻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