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建军

作品数:17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碳纤维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页岩
  • 3篇树脂
  • 3篇环氧
  • 3篇环氧树脂
  • 2篇电加热
  • 2篇造孔剂
  • 2篇增强复合材料
  • 2篇树脂复合材料
  • 2篇数值仿真
  • 2篇碳纤维增强
  • 2篇碳纤维增强复...
  • 2篇微波烧结
  • 2篇纤维增强
  • 2篇纤维增强复合...
  • 2篇秸秆
  • 2篇环氧树脂复合...
  • 2篇仿真

机构

  • 16篇西南科技大学
  • 6篇中国空气动力...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16篇石建军
  • 7篇陈国平
  • 4篇贾彬
  • 4篇陈梦婷
  • 2篇莫军
  • 2篇张衡
  • 1篇钟萍
  • 1篇刘晓波
  • 1篇李朗
  • 1篇黄辉

传媒

  • 2篇新型建筑材料
  • 2篇粉末冶金工业
  • 1篇塑料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施工技术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塑料工业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战术导弹技术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Transa...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敏感度分析法的碳纤维加热复合板发热均匀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研究碳纤维电加热材料表面的发热均匀性,设计了一种由碳纤维丝束与碳纤维布复合而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下侧基体部分为4层碳纤维布/环氧树脂预浸料,上侧发热功能部分为碳纤维发热丝/环氧树脂预浸料。实验研究了碳纤维丝布置间距与加热功率对复合板表面发热温度的影响,并在已有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板表面温度差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复合板表面的温度差受碳纤维丝布置间距影响较大,受到加热功率影响较小,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接近,该经验公式可为碳纤维丝束加热复合板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张晓梅石建军贾彬贾彬苏尧莫军
关键词:加热功率
秸秆造孔剂对页岩烧结微孔砖工艺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以页岩和秸秆造孔剂作为原材料,探究不同掺量、不同粒径范围的秸秆造孔剂对页岩烧结微孔砖在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吸水率、显气孔率等方面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秸秆粉末掺量的增多和粒径的增大,试件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多,抗压强度降低和体积密度降低,显气孔率升高。通过控制秸秆粉末的掺量和粒径,能有效地改善页岩烧结砖的各项性能。
陈梦婷陈国平石建军张衡
关键词:工艺性能绿色施工
焙烧温度对植物纤维页岩烧结微孔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测试植物纤维页岩烧结微孔砖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不同保温时间下的质量损失率、烧成收缩率、抗压强度、显气孔率等性质,分析温度对页岩烧结微孔砖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适宜页岩烧结微孔砖的最佳烧成制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抗压强度和显气孔率增大,在950℃时抗压强度达到最高,继续升温,抗压强度反而呈下降趋势;适当的保温时间可以使砖体内部骨架更为坚实,抗压强度有所提高。
陈梦婷陈国平石建军
关键词:页岩温度制度造孔剂烧结页岩砖
西部普通高校力学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
双语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国内985/211重点高校中成效显著,但在外语基础相对薄弱的西部普通高校中,受到外语水平、教学模式、师资短缺、外文资料、目标定位等因素的限制,双语教学的进程缓慢。本文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从必要性,可行性,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剖析了双语教学在西部普通高校的发展进程,为有志于在西部普通高校中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活动的教师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石建军
关键词:双语教学普通高校西部高校
高低温循环-湿度-荷载耦合作用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研究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EP-CFRP)在荷载及恶劣环境共同作用下的耐久性能。环境因素为-40~40℃/-40~25℃2种区间的高低温循环以及湿度(有水浸泡及无水)的影响,荷载为极限荷载的30%和60%。结果表明:“高低温循环-湿度”双因素耦合作用后及“高低温循环-湿度-荷载”三因素耦合作用对EPCFRP的耐久性影响较大,拉伸强度随高低温循环周期的增加整体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但是峰谷值出现的时间周期相差较大;湿度和荷载水平对EP-CFRP的拉伸模量影响较小;树脂基体与纤维界面产生的微裂纹被证明是导致复合材料后期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湿度-荷载的耦合作用促进裂纹的扩展,加剧了EP-CFRP的损伤。根据损伤分析,采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给出了“高低温循环-湿度-荷载”三因素耦合作用后EP-CFRP的剩余强度损伤模型。
石建军任银银贾彬贾彬张佳贺
关键词:CFRP
稻草纤维微粒水泥板抗震性能的研究
2016年
通过对二榀带构造柱的缩尺墙体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了结构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对比分析了不同材料及施工工艺对结构破坏特性和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墙体相比,稻草纤维微粒水泥板组成的构件不仅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大位移,相应的抗震性能也较为优越,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建筑材料。
周孝红陈国平石建军
关键词:水泥板拟静力试验
粉末冶金发展状况被引量:29
2017年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粉末冶金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粉末冶金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制造成本低,废料损耗少,材料综合性能好,产品尺寸精度高且稳定等优点。此外,粉末冶金可用于制备传统方法无法制备的材料和难以加工的零件,因此,研究粉末冶金的发展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粉末冶金产品已能满足现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粉末冶金科学为中国的国防建设提供了新材料,为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论述了粉末冶金演变历史,北美、欧洲、日本、中国及其他国家粉末冶金产业的发展状况,粉末冶金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并分析了中国在此行业中存在的不足;针对中国粉末冶金产业和技术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陈梦婷石建军陈国平
关键词:粉末冶金
舰载航空飞行器气动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2024年
针对舰载航空飞行器的应用背景和发展现状,综述了舰载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类型及其存在的特殊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了美国在解决舰载航空飞行器空气动力学问题方面的方法,阐述了利用数值仿真、地面试验、飞行试验三种研究手段所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和获得的研究成果,展望了舰载航空飞行器气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在气动布局技术上将重点发展高升力构型和无尾飞翼构型,在流动控制技术上将综合考虑主动流动控制技术与被动流动控制技术的结合,在地面试验技术上将结合无人机的试验需求发展多空间维度的试验技术,在飞行控制技术上将根据悬停能力、高速飞行、自主着舰、编队飞行等任务需求发展多项新型飞行控制技术。
刘晓波陈涛孙杭义钟萍何思利石建军周蜜
关键词:数值仿真飞行试验
低温暴露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针对低温暴露对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进行研究,对低温0℃、−20℃、−40℃、−60℃暴露100 h、200 h、300 h、400 h、500 h后,对CF/EP的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影响展开研究,利用SEM电镜扫描分析损伤机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预测CF/EP复合材料低温暴露后剩余强度的预测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在长时间低温暴露后,CF/E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随低温暴露时间的增长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低温暴露时间低于300 h时,CF/E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随温度下降先增后降,暴露时间高于300 h后,拉伸强度随温度下降逐渐降低;CF/EP复合材料拉伸弹性模量随低温暴露时间的增长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温度越低,上升趋势越明显。SEM结果表明,低温暴露后,纤维与环氧树脂黏结程度增强,有利于荷载传递,CF/E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增大,破坏形貌上表现为纤维上包裹更多树脂;长时低温暴露后,由于纤维与基体收缩系数不同导致微裂纹产生,在受到荷载时裂纹进一步扩散,不利于荷载传递,使拉伸强度下降,破坏形貌上表现为纤维成束凝集,纤维束间距增大。基于初始试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初始试验的CF/EP复合材料低温暴露后剩余强度预测模型,试验与预测结果吻合较好,由于考虑了同种材料在不同低温和暴露时间耦合作用下的等效作用,可减少相同材料在不同低温与暴露时间下的试验次数,因此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罗健石建军贾彬贾彬黄辉
关键词:碳纤维低温环境
微波烧结陶瓷热均匀性的三维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Multiphysics,考虑了温度和孔隙率敏感的电磁学、热力学和力学的材料性质,基于烧结的连续介质力学建立了耦合电磁-热-力的多物理场、单模微波腔内烧结陶瓷材料的三维模型,实现了整个微波烧结过程的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通过该模拟研究了在烧结过程中材料内的电场、温度和致密化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在高介电损耗材料基座作用下,低损耗材料迅速升温,来自微波的电能转换成热量,并观察到显著的介电耦合现象。微波烧结陶瓷材料的结果显示出了加热行为对电磁场分布、材料的介电性能、热力学性能和温度分布的复杂依赖性。试样剖面的温度和温度梯度演变图显示出微波烧结过程中不规则的温度分布情况。这种不均匀性主要是由粉体材料不均匀的电特性和电场分布决定的。本文建立的COV(变异系数)误差图显示出粉体材料微波烧结过程中随温度增加而产生的热异质性.
谢蒙优石建军陈国平曾雪涵
关键词:微波烧结多孔介质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