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菁
-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月山村:草根村晚创造中国式过年之文化样板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传统的乡村社会日渐衰败,乡土文化也随之荒漠化,但深居逶迤群山中的月山村却独树一帜,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呈现一派繁荣盛象。调查发现,长期以来月山村民在文化精英的带领下,
- 金菁
- 关键词:乡土文化山村中国式草根乡村社会
- 小农的嬗变:《兴国调查》八个农民家庭的追踪研究
- 2014年
- 以1930年毛泽东《兴国调查》中八个农民家庭调查及后续跟踪调查为基础,比较分析了八个农民家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迁及发展。研究发现,八十多年来八个农民家庭已经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转变为市场化、社会化的现代小农。同时,农民自身发展及传统农业型村落转型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及传统农业型村落成功转型是促进新型"四化"同步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 鲁可荣金菁
- 关键词:家庭变迁农民发展
- 基于文化自觉的传统村落文化传承路径分析——以月山村为例被引量:25
- 2016年
-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传统村落日渐消失,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和文化传承迫在眉睫。基于对月山村文化传承载体——月山春晚的历史演变梳理,从文化自觉视域深入分析不同时期多元主体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探索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路径。研究发现,只有国家、社会和村民等多元主体有共同的文化自觉,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传承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村落发展。
- 鲁可荣金菁
-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自觉
- 文字留村与村落重振:乡村学校嬗变与村落发展探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基于对举水学校百年变迁的追踪研究发现,乡村学校的兴衰与乡村文化传承及村落发展息息相关。在始自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末的"文字下乡"运动中,由地方政府、民间乡绅及村级组织合力推动了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有效地传承了乡村文化,延续了村落发展。从21世纪初开始的由社会、政府及村民"共谋"推行的"文字上移",虽然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自身的发展,但却加速了乡村文化的断裂。而为了应对"文字上移"给村落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村民们正在逐步地"文化自觉",试图通过村落的集体动员,延续"文字留村",谋求村落重振。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传承发展乡村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文化软实力。
- 鲁可荣曹施龙金菁
- 关键词:乡村教育
- 从“失落”的村民自治迈向有效的协同共治——基于金华市乡村治理创新实践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急剧转型发展,农村居民需求日益多样,人口流动频繁,农村利益格局更加复杂,村民自治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调查发现,浙江省金华市立足农村实际,主动探索改进基层治理方式,走出一条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治理的创新路径。为了适应农村转型发展,破解由村民自治的困境,必须秉承"善治"理念,明确多元治理主体职责及协同互动,理顺乡村治理体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
- 鲁可荣金菁
- 关键词:乡村自治协同治理
- 何斯路:重塑现代“桃花源”的真、善、美——何允辉和他的美丽幸福乡村寻梦路被引量:3
- 2015年
- 距世界小商品城义乌市区15公里的何斯路村,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的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伴随着义乌市国际商贸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农村发生急剧转型。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村随着这股潮流成为一个日渐衰败的穷山村。2008年,在外拼搏奋斗已成为成功商人的何允辉出任何斯路村委会主任。
- 金菁
-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乡村战国时期小商品工业化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