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 作品数:52 被引量:313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肥胖指标的联合作用对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评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指数)与肥胖等指标对南京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以2017至2018年开展的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中7362例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TyG指数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TyG指数<8.205为Q1组,8.205≤TyG指数<8.538为Q2组,8.538≤TyG指数<8.892为Q3组,TyG指数≥8.892为Q4组。采用二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yG指数与肥胖等指标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yG指数及其他肥胖指标对高血压罹患风险的预测作用。结果:在调整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学历、婚姻状况、吸烟、饮酒、身体活动、食盐摄入和家族史后,结果显示,以Q1组为参照,Q2组、Q3组和Q4组高血压患病风险较高,OR分别为1.265(95%CI 1.089~1.470)、1.397(95%CI 1.208~1.616)和1.730(95%CI 1.495~2.002);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超标组高血压患病风险均高于参照组,OR分别为1.979(95%CI 1.792~2.185)、1.843(95%CI 1.657~2.049)、1.267(95%CI 1.144~1.403)和1.838(95%CI 1.660~2.035)。TyG指数(二分类)与各肥胖指标分别联合产生新变量,与两变量均为低水平相比,其中1个变量为高水平,或者二者皆为高水平,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yG+BMI(0.572)、TyG+WC(0.564)以及TyG+WHtR(0.567)预测高血压罹患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TyG单独预测高血压的AUC(0.532)。结论:南京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风险随TyG指数水平的升高而增加,TyG指数可能对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且与肥胖指标对高血压患病风险具有联合效应。
- 秦真真戚圣香叶青吴洁陈一佳洪忻
-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人群肥胖
- 成年男性吸烟和身体活动不足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了解成年男性吸烟和身体活动不足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关联。方法基于2017年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在南京市12个区按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1098名年龄≥18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前12个月的吸烟、身体活动情况和慢性病相关指标信息。结果在29848名成年男性有效样本中,从不吸烟者、现在吸烟者和已戒烟者比例分别为59.6%、37.2%和3.2%,身体活动量<600代谢当量(MET)-min/周(身体活动不足者)和身体活动≥600 MET-min/周(非身体活动不足者)比例分别为18.8%和81.2%。从不吸烟者、现在吸烟者和已戒烟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4.7%、34.0%和43.8%,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8.8%、12.3%和16.5%,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6.8%、36.1%和41.9%;身体活动不足者和非身体活动不足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3%、30.9%,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9.9%、12.3%,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9.7%、3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成年男性中现在吸烟者的高血压(OR=1.164,95%CI:1.086~1.248)、糖尿病(OR=1.324,95%CI:1.207~1.452)、血脂异常(OR=1.291,95%CI:1.216~1.371)患病风险高于从不吸烟者。身体活动不足者高血压(OR=1.452,95%CI:1.331~1.583)、糖尿病(OR=1.170,95%CI:1.041~1.315)、血脂异常(OR=1.245,95%CI:1.158~1.338)患病风险高于非身体活动不足者。以从不吸烟且非身体活动不足者为参照,现在吸烟且身体活动不足者有最高的高血压(OR=1.749,95%CI:1.550~1.974)、糖尿病(OR=1.363,95%CI:1.165~1.595)、血脂异常(OR=1.614,95%CI:1.461~1.782)患病风险。结论吸烟和身体活动不足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现在吸烟且身体活动不足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风险加大。
- 吴洁杨华凤戚圣香王琛琛周海茸秦真真李潮叶青王巍巍洪忻
- 关键词: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 心血管检测可穿戴装置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心血管检测可穿戴装置。;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运动时的心血管的检测,本设备可穿戴,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和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功能。;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主视图,形状设计。;4.最能...
- 周楠洪忻周金意王巍巍覃玉戚圣香苏健周海茸王琛琛杨华凤叶青
- 南京市常住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了解南京市常住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南京市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7年开展的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南京市5个行政区共抽取60 283名18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问卷调查,计算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用t检验、χ^(2)检验,采用二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种因素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结果 南京市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8.79%,男性(77.95%)低于女性(79.61%),主城区(81.33%)高于非主城区(7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25,95%CI:1.20~1.30)、50~69岁年龄组(OR=1.08,95%CI:1.02~1.14)、初高中(OR=2.06,95%CI:1.92~2.20)、大专及以上学历(OR=3.39,95%CI:3.13~3.67)、脑力劳动(OR=1.42,95%CI:1.33~1.51)以及离退休(OR=1.15,95%CI:1.07~1.23)者知晓慢性病核心知识的可能性高,非主城区居民(OR=0.77,95%CI:0.73~0.81)、70~岁年龄组(OR=0.88,95%CI:0.80~0.97)、服务业(OR=0.88,95%CI:0.82~0.95)及未就业人群(OR=0.80,95%CI:0.74~0.87)知晓慢性病核心知识的可能性较低。结论 南京市常住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水平较高,应针对男性、高龄、低学历人群加强慢性病核心知识宣传力度,以提高慢性病防控效果。
- 秦真真戚圣香王琛琛叶青周海茸吴洁王巍巍杨华凤洪忻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南京市社区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为期半年流感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流感疫苗接种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糖尿病患者3521名,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9%、8.6%(χ^2=175.8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郊区、合并呼吸道症状、门诊告知、上年度有接种史的糖尿病患者的干预后流感疫苗接种率较高(OR=2.18,95%CI:1.69-2.83;OR=2.17,95%CI:1.31-3.58;OR=2.92,95%CI:2.21-3.84;OR=7.01,95%CI:4.17-11.78)。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
- 徐鹭梁亚琼叶青洪忻
- 关键词:糖尿病流感疫苗接种率健康教育干预
- 基于社区的"疾控中心-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
- 叶青王志勇洪忻卢昆彭向红戚桂平娄青林巫海娣徐斐
- 探究睡眠时长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管理效果之间的关联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睡眠时长与血糖控制状况的关系。方法2021年6—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88例≥60岁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长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老年糖尿病病人中,327例(47.5%)睡眠正常,136例(19.8%)睡眠不足,225例(32.7%)睡眠时间过长。调整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高血压、吸烟、饮酒、BMI、体力活动、糖尿病家族史和规律服药后,睡眠时间过长的老年糖尿病病人HbA1c控制率是睡眠正常病人的0.7倍(95%CI:0.49~0.97,P=0.036)。睡眠时间过长病人FPG控制率是睡眠正常病人的0.72倍(95%CI:0.49~0.95,P<0.001)。结论睡眠时间过长会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降低其血糖控制率。
- 卢昆张艳彭香红洪镭叶青董广强
- 关键词:睡眠时间血糖控制社区老年人
- 南京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和超重肥胖自我报告值的准确性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评价南京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和体重状况的自我报告值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12个区小学4年级至高中3年级的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客观测量值与自我报告值之间差异,不同方法所收集数据之间的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和Bland-Altman法进行分析。结果南京地区中小学生人群中依据客观测量数据所得的超重和肥胖比例分别为16.70%和10.97%。调查对象的身高自我报告值被高估1.33 cm,体重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别被低估1.16 kg和0.76 kg/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城乡情况和体重状况均可影响自我报告值的准确性。自我报告与客观测量参数的体重状况分类的总体一致率为83.89%(κ=0.662)。Bland-Altman分析显示身高、体重和体BMI自我报告与客观测量数据的差值超出95%一致性限范围的点均小于5%。结论南京市中小学生身高和体重自我报告值与客观测量数值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适用于儿童青少年人群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
- 叶青秦真真汪娜王志勇徐斐
- 关键词:身高体重自我报告
- 南京中小学生膳食和体力活动知识与相关行为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生膳食、体力活动知识与相应行为的关系,为中小学生肥胖预防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9月采用多阶段按比例随机整群方法抽取南京市48所学校10 124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 426份。结果中小学生知晓"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减轻体重"、"经常看电视玩电脑能长胖"、"经常喝可乐等软饮料能长胖"和"经常吃西式快餐能长胖"的比例分别为81.1%、33.0%、74.2%和82.8%,体力活动不足、静坐时间过长、软饮料摄入过多和西式快餐摄入过多的比例分别为49.9%、4.4%、10.4%和9.5%。年级、性别、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成员数不同,学生的膳食、体力活动知识知晓率与相关不健康生活行为比例均不同(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了解"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减轻体重"、"经常看电视玩电脑能长胖"、"经常喝可乐等软饮料能长胖"和"经常吃西式快餐能长胖"的学生,相应的体力活动不足(OR=0.785)、静坐时间过长(OR=0.604)、软饮料摄入过多(OR=0.566)和西式快餐摄入过多(OR=0.425)的比例低。结论正确的膳食、体力活动知识对学生的生活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应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
- 项丹丹洪忻王志勇叶青冯宏伟徐斐
- 关键词:膳食
- 南京市人居环境中公共交通站点设置与城市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人居环境中公共交通站点的设置与城市居民体力活动水平的关系,为居民体力活动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3—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南京市城区8个社区中抽取1551名35~74岁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南京市人居环境中公共交通站点的设置与城市居民体力活动水平的关系。结果南京市1551名城市居民中,体力活动充足者1313人(84.7%),不充足者238人(15.3%);居民感知到居住地附近有公共交通站点者1486人(95.8%),未感知到居住地附近有公共交通站点者65人(4.2%)。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体质指数、社区水平聚集效应等协变量后,感知到居住地附近有公共交通站点居民达到充足体力活动水平的可能性为未感知到居住地附近有公共交通站点居民的3.58倍(OR=3.58,95%CI=1.88~6.83)。按性别与年龄分层分析,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体质指数、社区水平聚集效应等协变量后,男性、女性、35~49和65~74岁感知到居住地附近有公共交通站点居民达到充足体力活动水平的可能性为未感知到居住地附近有公共交通站点居民的2.73、3.47、5.55和5.59倍。结论南京市城市居民感知到公共交通站点与体力活动呈正相关关系,在中国开展体力活动友好型人居环境的建设对社区层面体力活动的促进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 马雨杨何静秦真真叶青王志勇徐斐
- 关键词:人居环境体力活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