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宏伟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黄河河务局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沙量
  • 1篇疏浚
  • 1篇泥沙
  • 1篇挖河疏浚
  • 1篇黄河
  • 1篇黄河中游
  • 1篇黄泥
  • 1篇降水
  • 1篇降水量
  • 1篇降水特点

机构

  • 2篇山东黄河河务...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2篇李宏伟
  • 1篇高旭彪
  • 1篇王云璋
  • 1篇刘斌
  • 1篇李希宁
  • 1篇郝金之

传媒

  • 2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河中游降水特点及其对入黄泥沙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根据1951~2007年水文、气象资料,在统计分析黄河中游降水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比1986年前、后资料,分析近期降水较前期的变化,并根据潼关站年输沙量及其与中游不同站点、不同时段降水量的关系,建立了输沙量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近期降水变化和其他因素对入黄泥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黄河中游近半个世纪降水量总体上呈前期多、后期少的特点;②1986年以来降水较前期普遍减少,其中南部减少10~30 mm,北中部主要产沙区减少量都超过25 mm;③降水量年内分配发生了很大变化,除12月~翌年3月和6月有所增多外,其余月份减少10%~30%;④降水变化对入黄泥沙的影响量相当于泥沙总变化量的30%~60%;④其他因素对入黄泥沙的影响量占总变化量的40%~70%,其作用具有越来越显著的特点。
高旭彪刘斌李宏伟王云璋
关键词:泥沙降水量黄河中游
国内外挖河疏浚概述被引量:5
2006年
结合国内外挖河疏浚情况,对历史上黄河疏浚概况和现状进行了论述,认为:由于历史上的黄河人工疏浚措施简单,动力不足,因此其作用极其有限,只在一定水力条件相配合下对解决局部短河段淤积有一定的效果;纵观国内外对河口疏浚的研究,在控河疏浚的同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治导工程措施,整治与疏浚相结合是治理潮汐河口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李希宁郝金之李宏伟
关键词:疏浚黄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