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璐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玉溪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传统村落
  • 5篇村落
  • 3篇GIS技术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滇中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城市
  • 1篇大西
  • 1篇大学校园
  • 1篇大学校园规划
  • 1篇地理
  • 1篇银花
  • 1篇游客
  • 1篇园林
  • 1篇智慧城市
  • 1篇中国建筑
  • 1篇中国建筑史
  • 1篇山村

机构

  • 12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2篇李璐
  • 2篇柳德江
  • 1篇冯丽荣
  • 1篇邓晓昱
  • 1篇阳利永
  • 1篇邵丹
  • 1篇刘瑞
  • 1篇杨艳俊

传媒

  • 1篇中国市场
  • 1篇四川建筑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园林
  • 1篇农村实用技术
  • 1篇科技风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智能建筑与智...
  • 1篇旅游与摄影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理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建筑史”课程数字化创新与实践被引量:1
2023年
当前数字化背景下,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及地理空间三维数据库建立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古建保护中。“中国建筑史”作为一门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课程,可充分采用和借鉴当前古建数字化的方法和实例,依托地理空间视角以及古建数字化资源案例,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产出为目标的思路,从传统建筑数字化、地理空间认知两大方面进行课程创新。本文创新性提出地理学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的途径,借助地理学的空间认知方法,通过整合原有庞杂的课程内容,形成三大教学的基础模块,基于历史建筑与城市保护方法和数字化新技术形成实践教学体系,从中衍生出多样的教学实践成果,以解决痛点问题,做到让学生有兴趣、有内容、有收获,体现课程“两性一度”的目标和效果。
李璐阳利永尚敏
关键词: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块
基于GIS技术对传统村落空间保护研究——以玉溪市峨山地区滇中传统村落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传统村落作为人类聚落的基本形式广泛分布和存在于土地之上,在漫长历史中保留了大量人类世代传承下来的居住形式、空间脉络以及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研究价值。云南滇中峨山地区作为历史上滇中至滇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因茶商贸易而繁荣,出现了众多古村落,至今保留完好。本文以峨山地区为例,应用GIS技术从区域层面分析该地区传统村落总体分布情况,再到具体村庄环境及内部分析,构建区域—村落环境—村庄主体的三级模型,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的传统村落完整格局,并梳理当地文化特色及节庆风俗,提出物质—非物质共同传承的保护理念,探寻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方向及创新发展的动力,为保护规划及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李奎莳李璐李炳程布磊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传统村落
包装套件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套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板栗的外包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套件1立体图。;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
李璐朱雨桐赵杨静向永怡李文吉
基于公众参与度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更新研究——以玉溪市峨山县大西村传统村落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中国传统古村落作为人类聚居的基本形态,它保留了人类的发展起源、文化传承及民风民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村落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如何保护更新古村落,如何利用公众参与对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更新是文章研究重点。合理转化村民、当地政府部门及调查员的关系,以公众参与为主要调查方式,以民众的角度出发对村落进行保护更新。将公众参与理念引入峨山大西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研究中,提供了公众参与保护更新的方法研究及为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后续发展保护更新提供有效依据。
瓦夏琳李璐杨新王明娟王清山
关键词:公众参与
线性空间构建网络城市——以玉溪老城中心区概念规划为例
2015年
云南玉溪市老城中心面临着传统商业衰退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对中心商业区升级的矛盾,通过引入城市网络的概念,将原本集中布置的商业区延展为一个连续的商业网络,并设计穿越整个地块的开放绿地空间,将保留的历史建筑融合在绿地网络之中,以此保持和发展该地区原有的文化和经济氛围,并形成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
李璐
关键词:网络城市
中小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战略实施途径研究——基于云南省玉溪市的实践被引量:3
2019年
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已经从最初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云技术等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到对创新、融合、共享、体验等城市软实力发展,全世界各国及我国各城市均在探索智慧城市的实施路径。文章以云南省玉溪市智慧城市建设为例,从顶层设计、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创新路径等方面研究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途径,探索中小城市如何利用自身发展优势走出有别于发达城市的建设模式。
李璐柳德江苏玉梅胡鹤飞董娅西
金属丝工艺品(玉树银花)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金属丝工艺品(玉树银花)。;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作装饰的摆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
冯丽荣陈永军陈诗麒许玉玲李璐邵丹孙丽莎
基于GIS技术对传统村落空间保护研究——以玉溪市峨山地区滇中传统村落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传统村落作为人类聚落的基本形式广泛分布和存在于土地之上,在漫长历史中保留了大量人类世代传承下来的居住形式、空间脉络以及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研究价值。云南滇中峨山地区作为历史上滇中至滇南茶马古道上重要节点,因茶商贸易而繁荣,出现了众多古村落,至今保留完好。本文以峨山地区为例应用GIS技术从区域层面分析该地区传统村落总体分布情况再到具体村庄环境及内部分析,构建区域—村落环境—村庄主体三级模型,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的传统村落完整格局,并梳理当地文化特色及节庆风俗,提出物质—非物质共同传承的保护理念,探寻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方向及创新发展的动力,为保护规划及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李奎莳李璐李炳程布磊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传统村落
山水园林高校规划理论与方法探析——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
2016年
将山水园林景观的理念引入高校校园空间规划系统中,提出根据校园自然山水条件依山就势的设计思路,从规划结构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山水大学校园的空间形态构成。以玉溪师范学院特色鲜明的山水校园为例,阐述如何在对校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的基础上,创造出宜人的山水校园环境、营造有校园特色的山水美学意境的途径。同时总结山水校园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提出"校在园中,园在校中"的山水园林校园构想。
李璐邓晓昱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演化分析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团山村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云南地区因山地地形造就了丰富的聚落形态,又因茶马古道的联通形成了中原儒家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独特聚居形态。因长期处于山区、交通闭塞而导致经济落后,这些地区较好地保留了传统村落形态和风貌。文章通过对云南滇南地区代表性传统村落建水县团山村进行详细调研与分析,系统研究山地汉文化与彝文化交融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聚落历史演变过程,总结和归纳山地多民族文化村落空间总体特征和普遍规律,为后续保护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李璐
关键词:传统村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