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道岔
  • 3篇辙叉
  • 3篇铁路
  • 3篇高速道岔
  • 3篇高速铁路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特性
  • 2篇动力学特性分...
  • 2篇翼轨
  • 2篇平顺性
  • 2篇减载
  • 2篇不平顺
  • 1篇道岔尖轨
  • 1篇道岔结构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有限元计算
  • 1篇铁路道岔
  • 1篇轴重
  • 1篇温度力

机构

  • 8篇中国铁道科学...
  • 5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8篇杨东升
  • 4篇王树国
  • 4篇司道林
  • 3篇王猛
  • 2篇钱坤
  • 2篇葛晶
  • 2篇钱坤

传媒

  • 2篇铁道建筑
  • 2篇中国铁路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体系及运营现状被引量:10
2017年
道岔是高速铁路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我国铺设了CN(德国)、CZ(法国)和客专线(中国)3种技术系列的高速铁路道岔。截至目前,3种技术系列的道岔均经历了8年以上的运营实践,总体状态良好,满足高速行车需求。但运营中也暴露出道岔区车体异常晃动、轨道部件伤损频繁、钢轨快速磨耗等问题,影响道岔区动力学性能。对道岔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类,并阐述形成机理及应对措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司道林王树国葛晶王猛钱坤钱坤
关键词:高速铁路铁路道岔钢轨磨耗动力学
高速道岔辙叉结构不平顺动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通过分析高速道岔辙叉区测试数据发现,在辙叉区存在明显的轮轨冲击响应,部分情况下减载率瞬时峰值接近安全限值。建立高速道岔辙叉动力学模型,分析高速列车通过辙叉区时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轮对通过辙叉区时轮轨接触点在翼轨和心轨之间进行转换,车轮滚动圆半径发生改变,轮对质心垂向位置在轮载过渡区急剧变化,高速行车环境下形成轮轨冲击荷载。通过设置合理的翼轨抬高值,可有效抑制轮对质心垂向位移,降低轮轨动力作用,从而改善辙叉区结构不平顺的动力效应。
司道林杨东升杨东升王树国王猛
关键词:高速道岔辙叉
27t轴重系列重载道岔的研究与应用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重载铁路道岔面临的核心部件伤损频繁且发展迅速,威胁行车安全与影响运输效率,运维成本高昂等问题,通过基于轮轨动力学和岔区多点轮轨接触关系的理论研究,在重载道岔的研发过程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增大道岔相离值、"直曲...
王猛杨东升
提高42号高速道岔辙叉平顺性的结构优化研究
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是目前铁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岔区轮轨关系的研究是轮轨关系的重点课题。优化道岔结构,提高动车组过岔平顺性是高速道岔技术发展的方向。基于以上研究需求,本文分析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通过轮轨动力学计算,分析动...
杨东升
关键词:高速铁路道岔结构
文献传递
温度作用下42号无砟道岔的受力与变形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ANSYS建立客运专线42号无砟道岔模型,计算分析大温差条件下的道岔受力与变形特点,同时讨论了转辙器跟端结构形式对道岔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限位量合适的限位器可控制道岔钢轨的温度力与纵向位移,保证转辙器正常转换;在最大年轨温差较小的地区,尖轨跟端可不设传力结构,这样有利于道岔温度力的放散;尖轨跟端设置间隔铁时,须检算间隔铁部件和基本轨的材料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杨东升王树国
关键词:有限元计算温度力
我国高速铁路道岔尖轨廓形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对我国高速铁路道岔区钢轨运营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得出2种道岔区典型尖轨廓形。建立轮轨接触和动力学模型,分析尖轨廓形对应力分布特征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尖轨轨肩较低时将导致接触区域集中分布于非工作边侧,形成较高的应力水平,大幅增加产生接触伤损的风险,而采用设计廓形的尖轨应力水平较低,接触区域分布合理。尖轨廓形对道岔区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道岔区基本轨采用60N廓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道岔区动力学性能。建议高速铁路道岔区尖轨、心轨机加工段廓形仍沿用现有尺寸参数,轨件非加工段采用60N廓形。
王树国司道林杨东升杨东升
关键词:高速道岔尖轨廓形动力学
提髙42号高速道岔辙叉平顺性的结构优化研究
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是目前铁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岔区轮轨关系的研究是轮轨关系的重点课题。优化道岔结构,提高动车组过岔平顺性是高速道岔技术发展的方向。基于以上研究需求,本文分析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通过轮轨动力学计算,分析动...
杨东升
关键词:辙叉平顺性结构优化
文献传递
高速道岔辙叉结构不平顺动力学特性分析
通过分析高速道岔辙叉区测试数据发现,在辙叉区存在明显的轮轨冲击响应,部分情况下减载率瞬时峰值接近安全限值。建立高速道岔辙叉动力学模型,分析高速列车通过辙叉区时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轮对通过辙叉区时轮轨接触点在翼轨和心轨...
司道林杨东升王树国王猛葛晶
关键词:高速道岔辙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