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红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义军
  • 2篇张议潮
  • 2篇功德
  • 2篇归义军
  • 1篇榆林窟
  • 1篇中古
  • 1篇僧人
  • 1篇申论
  • 1篇取经
  • 1篇节度
  • 1篇节度使
  • 1篇画像
  • 1篇皇家
  • 1篇供养
  • 1篇供养人
  • 1篇供养人画像
  • 1篇古装
  • 1篇佛教
  • 1篇佛教僧人
  • 1篇佛窟

机构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沙武田
  • 3篇梁红

传媒

  • 1篇敦煌学辑刊
  • 1篇丝绸之路研究...
  • 1篇宏德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归义军首任节度使张议潮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的里程碑意义
2021年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北壁墨书题记《莫高窟记》及其抄本藏经洞文献P.3720,是记载莫高窟佛窟营建的"里程碑"式文献,已得学界广泛认同,笔者也有专文论及1,相关的学术史在此不赘。《莫高窟记》题于"咸通六年正月十五日",以非常简洁的文字记载了莫高窟在咸通六年(865)之前的大事、要事,诸如有乐僔、法良开创之举,晋司空索靖题壁仙岩寺,隋僧善喜造讲堂,唐代有延载二年(实为证圣元年,695年)禅师灵隐共居士阴祖等造北大像,又开元年中僧处谚与乡人马思忠等造南大像,均是莫高窟营建里程碑式的事件,故晚唐人在书写《莫高窟记》时对这些重要的事件做了特别的记载,显示《莫高窟记》书写者在编撰时对莫高窟营建史轨迹的基本认识。
梁红沙武田
关键词:佛窟张议潮
敦煌石窟归义军首任都僧统洪辩供养像考——兼论中古佛教僧人生活中的随侍现象被引量:9
2016年
洪辩作为敦煌张氏归义军首任河西都僧统,参与过张议潮推翻吐蕃的起义,是敦煌名僧,藏经洞保存有他的彩塑写真像,为学界所熟知。洪辩在莫高窟营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据敦煌写本记载他在莫高窟建"七佛药师之堂""法华无垢之塔",另据研究第16窟也是他的功德窟"吴和尚窟",因此他在莫高窟应该有相应的供养像,可惜因这些洞窟均经后期重绘,洪辩供养像的信息尚不明确。但经我们考察研究发现,在张议潮的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发现有洪辩的供养像,这与藏经洞洪辩彩塑写真及对应壁画组合有密切关联。更为有趣的是,经仔细梳理第156窟供养像的图像和历史信息,在第156窟洪辩像后跟随着同为敦煌名僧的弟子悟真供养像,他们师徒二人一起出现在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中。洪辩和其弟子悟真供养像在第156窟的发现,从供养像的角度,为敦煌佛教及其归义军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洪辩写真像与供养像的图像组合关系,简单探讨历史时期佛教高僧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侍人""侍者"现象。
沙武田梁红
瓜州榆林窟第3窟西夏属性申论
2024年
瓜州榆林窟第3窟出现了大量元代各民族文字的游人题记,又有明显属于元代补绘的蒙古装供养人画像,加上洞窟深厚的汉藏并存、显密共融的图像风格与义理思想,可见是反映西夏佛教及其艺术最为典型的洞窟,洞窟营建的西夏时代关系是清晰的。针对学界提出的元代皇家窟说,有必要做些辨析,尤其是对其中的游人题记、供养人画像、所谓“酿酒图”、山水画、取经图等几点存疑的地方,做些讨论,发现持元代说难以成立。
梁红沙武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