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富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061株血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了解某院血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血流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细菌室血标本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1 0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66株(53.35%),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83株(36.10%),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真菌112株(10.55%),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ICU)是血标本分离菌的主要来源科室,共308株(29.03%),其次为血液内科和小儿内科。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6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0.1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62.96%、33.14%。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83.61%、45.45%。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各1株。结论血标本分离病原菌种类多,临床应监测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有效指导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 郭小兵饶玉婷贺小红田富云胡晓欣任益慧刘娜
- 关键词:血标本血流感染抗菌药物耐药性
- 2009~2015年郑州市某院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美罗培南耐药性变迁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对郑州市某院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变迁规律,旨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方法收集2009~2015年郑州市某院分离的44 179株非重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析其对美罗培南抗菌活性变迁及其耐药机制。结果 2009~2015年该院美罗培南抗菌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各年总体耐药率分别为17.33%(655/3 779)、21.00%(817/3 877)、22.36%(1 841/8 234)、30.05%(2 365/7 870)、29.06%(2 270/7 812)、31.00%(2 307/7 443)、35.92%(1 855/5 164)。美罗培南对该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一直保持较高敏感性,对该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目前尚高,但存在快速下降趋势。而对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明显升高,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与碳青霉烯酶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r=0.96,P<0.05)。结论 2009~2015年郑州市某院美罗培南的抗菌活性呈下降趋势,产碳青霉烯酶是其耐药的主要机制,临床应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 郭小兵田富云贺小红胡晓欣任益慧
-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美罗培南细菌耐药碳青霉烯酶
- 下呼吸道分离菌11106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非重复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按CLSI 2015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结果:下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11 106株细菌,革兰阴性菌占77.7%,革兰阳性菌占6.5%,真菌占15.8%。常见分离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6.4%)、肺炎克雷伯菌(22.1%)、铜绿假单胞菌(16.6%)、金黄色葡萄球菌(5.8%)和大肠埃希菌(3.2%)。药敏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最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0.0%和62.1%,产ESBL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菌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最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敏感性最高。MRSA检出率为58.6%。呼吸科多重耐药株检出率最高,其次为ICU。结论:医院下呼吸道分离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郭小兵田富云贺小红胡晓欣任益慧饶玉婷刘娜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49946株常见病原菌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性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常见病原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6年6月细菌室分离的49 946株不重复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常见病原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变迁。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约52.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占整个阴性杆菌45.1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在非发酵菌感染中占绝对优势(占整个阴性杆菌28.10%)。6年间几种常见病原菌对左旋氧氟沙星总耐药率为53.66%。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最严重,为70.11%,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60.86%;金葡菌耐药性呈显著下降趋势,由2011年61.55%降至2016年的41.12%,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始终保持在55%以上;肺炎克雷伯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相对较低,其敏感性均保持在60%左右。结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于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泛耐药性,临床应加强此类菌株感染治疗的指导与监测。
- 田富云任益慧饶玉婷刘娜郭小兵
- 关键词:病原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
- 2010-2015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5年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2010-2015年共检出革兰阴性菌56 975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27 245株(47.82%),非发酵菌25 793株(45.27%),检出率居于前四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6年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0.12%上升至2.44%,肺炎克雷伯菌由0.29%上升至22.72%,鲍曼不动杆菌由43.46%上升至83.1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2010-2014年由20.83%上升至31.50%,2015年下降至23.91%。结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较强,但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增幅明显;对非发酵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尤以鲍曼不动杆菌显著,且多重耐药菌日益增多,应引起关注。
- 苟建军任益慧郭小兵胡晓欣贺小红田富云
- 关键词: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多重耐药
-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0662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6年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细菌室分离的不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0 662株,分析探讨其分离率与分布、耐药性变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结果 2009-2014年逐年铜绿假单胞菌总分离率分别为13.8%、17.6%、15.2%、15.7%、14.4%和12.6%;主要分布在ICU(46.0%)、呼吸科(21.0%)、普外科(15.0%)和内科(11.0%)等;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74.7%)、血液(5.9%)、分泌物(5.7%)等;6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逐年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22.5%、22.6%、26.0%、30.9%、32.5%和33.0%,呈升高趋势。结论该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增长较快,应加强监测以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郭小兵贺小红曹在秋胡晓欣李远田富云任益慧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4026株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1
- 2018年
-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临床分离的尿培养病原菌4 026株,采用法国BioMerieux的Vitek-2全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ESBLs菌株按CLSI 2014规定的标准采用双纸片确认法。结果共分离出4 02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 448株,占60.80%;革兰阳性菌1 017株,占25.26%;真菌561株,占13.93%。尿路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泌尿外科占46.05%,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大于95%,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在90%左右,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低于6.94%、16.49%。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青霉素G的耐药率<3%,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喹诺酮类药物、红霉素、青霉素G的耐药率>90%,但二者均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本院2016年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泌尿外科尿路感染问题严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离率较高。
- 苟建军刘娜郭小兵任益慧田富云饶玉婷
-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