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益安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
  • 3篇大豆
  • 2篇植物
  • 2篇胁迫
  • 2篇大豆品种
  • 1篇低磷
  • 1篇低磷胁迫
  • 1篇豆种
  • 1篇植物螯合肽
  • 1篇突变体
  • 1篇器官
  • 1篇种子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子机
  • 1篇子叶
  • 1篇作物
  • 1篇镉胁迫
  • 1篇磷胁迫
  • 1篇耐低磷

机构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杨存义
  • 4篇黄益安
  • 4篇方小龙
  • 2篇邓小娟
  • 2篇年海
  • 2篇马启彬
  • 2篇张杰
  • 2篇赵云云
  • 2篇王朋
  • 1篇万海波
  • 1篇钟彩霞

传媒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镉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各器官中镉和非蛋白巯基物质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大豆品种各器官镉和非蛋白巯基物质的动态变化,揭示巯基物质在大豆镉抗性和积累中的作用。【方法】在镉(Cd)污染的土壤中种植镉抗性和籽粒积累不同的大豆品种中黄24和华夏3号,采集不同生育时期的根、茎和叶,分析各品种的Cd抗性指标(根系和地上部鲜质量)、Cd积累指标(各器官Cd浓度)和非蛋白巯基物质[总非蛋白巯基肽(NPT)、谷胱甘肽(GSH)和植物螯合肽(PC)]的浓度变化。【结果】在10 mg·kg-1的Cd胁迫下,中黄24不同时期Cd抗性指标明显低于华夏3号,而中黄24初花期后各器官Cd浓度均显著地高于华夏3号。Cd胁迫下2个品种随发育进程根系中NPT、GSH和PC浓度上升,而叶片中则下降;敏感品种中黄24各器官中巯基物质对Cd胁迫响应比抗性品种华夏3号更显著。关联分析发现,大豆根部巯基物质浓度与各器官Cd浓度呈正相关,且以成熟期最为显著,而初花期后地上部的PC与各器官Cd浓度呈负相关。【结论】在大豆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中Cd和非蛋白巯基物质浓度变化复杂,非蛋白巯基物质在大豆抵抗Cd胁迫中扮演多种角色。
王朋邓小娟黄益安方小龙张杰万海波杨存义
关键词:镉胁迫大豆谷胱甘肽植物螯合肽
华南地区11个春播大豆品种抗镉性的差异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迫切要求农作物品种具有抗污染和低积累的特性.本研究对华南地区主栽春播大豆品种的重金属抗性做评价,为生产上品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华南地区11个春大豆品种镉(Cd)抗性的差异.【结果和结论】以根、茎叶和籽粒的相对干质量为指标进行聚类,桂春8号、华春1号属于Cd耐性品种,泉豆7号、福豆234、华春2号和本地2号属于Cd敏感性品种.华南地区春大豆的Cd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抗性品种可在重金属污染地区种植.
赵云云钟彩霞方小龙黄益安马启彬年海杨存义
关键词:春播大豆抗性品种
大豆种子储藏性磷对幼苗适应低磷胁迫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选用种子大小不同、磷效率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巴西10号’(B10)和‘本地2号’(L2),在不同供磷条件下进行营养液浇灌沙培,从大豆萌发至2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期测定植株主要器官总磷、可溶性磷浓度、子叶可溶性蛋白、酸性磷酸酶比活性、植酸酶比活性的变化动态,探讨储藏性磷在大豆幼苗期适应磷胁迫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磷效率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的种子中磷含量差异显著。(2)大豆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子叶的磷逐渐转入根、茎、叶中,并以转入叶中的磷最多,其中磷高效品种B10在发芽过程中子叶磷向各个器官转移的总磷量要高于磷低效品种L2,且持续时间长。(3)大豆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外源供磷水平显著影响子叶磷的转移,在外源供磷充足条件下各器官中总磷均高于低供磷条件,子叶中磷和外源磷存在补偿关系。(4)磷高效品种B10子叶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在低磷条件下显著高于高磷条件,但磷低效品种L2在高、低磷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大豆种子储藏性磷在幼苗期耐低磷能力建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杨存义赵云云黄益安方小龙马启彬年海
关键词:大豆子叶耐低磷
利用突变体揭示植物重金属镉抗性和积累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4年
重金属镉是土壤中毒性最强的污染物之一,不但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而且通过植物体内积累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突变体不但是作物改良的重要资源,也是基因功能研究的基础材料。总结了利用各种突变体对植物镉抗性和积累的分子机理所做的研究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参考模式植物在作物上利用突变体开展作物抗镉、低积累机制及分子育种研究的策略,为作物抗镉和低积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邓小娟黄益安王朋方小龙张杰杨存义
关键词:作物突变体分子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