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亚明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矿业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深部煤巷
  • 4篇煤巷
  • 3篇地压
  • 3篇裂隙
  • 3篇冲击地压
  • 2篇底板
  • 2篇顶板
  • 2篇深部
  • 2篇巷道
  • 2篇联控
  • 2篇控制原理
  • 1篇底鼓
  • 1篇支护
  • 1篇直接顶
  • 1篇软弱
  • 1篇深部巷道
  • 1篇深孔注浆
  • 1篇停采
  • 1篇泥岩
  • 1篇注浆

机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新疆大学
  • 5篇大同煤矿集团...
  • 3篇教育部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作者

  • 7篇刘亚明
  • 6篇高明仕
  • 4篇刘永红
  • 1篇温颖远
  • 1篇王东升
  • 1篇赵一超
  • 1篇高晓君

传媒

  • 4篇煤矿安全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7
  • 4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深部煤巷顶板冲击裂变失稳机制及其动力表现型式被引量:13
2017年
冲击矿压85%发生在巷道中,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矿压发生的频次和灾害烈度都急剧增加,深部煤巷冲击矿压灾害防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深部煤巷顶板冲击裂变失稳机制进行研究,基于弹塑性及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巷道顶板岩层集力聚能破断失稳机理,推导了巷道顶板冲击裂变失稳的承载、形变及能量条件,阐述了冲击动载作用下复合顶板"层间离层-岩梁开裂-动力震裂"的裂变失稳演化规律。深部煤巷顶板冲击失稳模式与顶板岩梁宏观主控裂隙的发育扩展关联密切,在高静载和强动压的叠加作用下,巷道顶板呈"一横五纵"6条主控裂隙展布发育,各横纵裂隙协同扩展直至汇合贯通,最终形成"门式"震裂块体瞬间推入巷道空间发生冲击破坏。最后揭示了深部煤巷顶板岩层动力破坏失稳的6种表现型式,提出了"顶部桁架锚索+跨中长锚索+顶角斜锚杆"强力联控支护对策。
高明仕刘亚明赵一超高晓君温颖远
关键词:深部煤巷
板栗SWEET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2025年
【目的】SWEET基因家族与果实中淀粉含量、糖含量密切相关,分析板栗SWEET基因家族在板栗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后续研究板栗SWEET基因家族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7种壳斗科物种SWEET基因家族,对其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各个成员同源性分析、基因复制类型分析等;同时分析板栗SWEET基因家族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选择压力、蛋白结构等;利用转录组和RT-qPCR分析板栗SWEET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果实成熟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7种壳斗科物种中共包含了129个SWEET基因家族成员,7种壳斗科物种分化之前共拥有16个SWEET基因家族成员。板栗SWEET基因家族共有19个,不均地分布在9条染色体和1条contig片段上;同时其蛋白拥有较为一致的Motif分布、保守结构域分布。顺势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大量的生长发育相关元件、激素响应元件以及胁迫响应元件存在于板栗SWEET基因家族启动子序列上。转录组和RT-qPCR分析显示,有9个板栗SWEET基因家族成员在板栗果实成熟过程中表达。其中CmSWEET1、CmSWEET3、Cm SWEET4、CmSWEET16及CmSWEET19随着果实成熟过程基因表达量下调;CmSWEET2及CmSWEET9随着果实成熟过程基因表达量上调;CmSWEET15与CmSWEET17随着果实成熟过程基因表达量先下调再上调。【结论】共鉴定了129个壳斗科物种SWEET基因家族成员,其中有19个板栗SWEET基因家族成员,CmSWEET15与CmSWEET17表达模式与可溶性糖变化模式相似,其可能调控板栗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转运;CmSWEET1、CmSWEET2、CmSWEET3、CmSWEET4、CmSWEET9、CmSWEET16及Cm SWEET19表达模式与淀粉变化模式完全一致或完全相反,其可能调控板栗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积累。
杨涌袁国梅康肖肖刘亚明刘亚明张海娥
关键词:板栗壳斗科基因家族可溶性糖
深部无预掘通道停采空间顶板破裂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深部无预掘通道停采回撤空间冒顶及撤架事故,分析了停采空间直接顶与基本顶最危险的破裂形态。研究表明:扩帮与撤架对停采空间顶板产生持续扰动影响;强荷载下,直接顶呈现分区渐进破裂形态;中心区颈缩段贯穿后,直接顶极易形成块体滑冒结构;随支架不断回撤,基本顶易形成侧向回转结构而引发支架失稳;利用"小通道+掩护支架+间替抽撤"的撤架方式,可以限制顶板破裂。
刘亚明刘永红高明仕
关键词:冒顶
深部煤巷急剧底鼓全程力学作用机制及控制原理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深部煤巷底板冲击失稳问题,对比分析了软弱与脆硬岩层急剧底鼓的异同,探讨了脆硬岩层急剧底鼓的形成机制、发展全程、控制原理。研究表明:脆硬岩层底板急剧底鼓经历了"形变蓄能-裂变耗能-运移震动-闭锁稳定"4个主要过程,底板结构由"蓄能弓"向"翼形块"转变,伴随底板能量运作模式不断调整改变。采用"支-卸"结合方式,是深部煤巷急剧底鼓较为可行的控制方式。
刘亚明高明仕刘永红
关键词:冲击地压底鼓
深部巷道煤帮冲击破坏机制及支-卸循环带控制原理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深部巷道煤帮冲击破坏问题,分析了煤帮冲击破坏显现形式、冲击孕育的功能分区、冲击过程中微裂隙串接连通特征及主控冲击裂隙。研究表明:巷帮冲击破坏显现型式主要包括冲塞滑移型、层裂抛掷型与粉碎弹射型3种。煤帮微裂隙通过横、纵、斜3个方向发生串接连通。煤帮冲击孕育的4个主要功能分区包括峰值应力区、摩擦限制区、压缩内裂区及外鼓薄弱区。微裂隙不同串接模式及4区不同联动模式将形成煤帮不同的冲击破坏形态。合理设置支-卸循环带是煤帮动力稳定性的控制方式之一。
刘亚明高明仕刘永红
关键词:深部煤巷冲击地压
软弱泥岩巷道底板下向钻孔锚注加固技术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针对厚层软弱泥岩巷道底鼓控制难题,结合顺和煤矿西翼轨道大巷工程地质条件,对比分析了巷道帮顶注浆加固原理和底板注浆加固原理,提出了软弱泥岩巷道底板防止钻孔塌孔的下向深孔施工技术,根据等效开挖的概念确定了合理的底板注浆加固深度及锚注孔间排距参数。结果表明:厚层软弱泥岩巷道采用7.5 m长的底板锚索进行下向深孔注浆加固较为合理,注浆孔排距取2.5 m,间距取1.3 m的效果较好。由于底板浅部岩层软弱破碎程度高,下向一次深孔的难度极大且成孔效果差。先对浅部破碎岩层进行浅孔预注浆,滞后一定时间再进行下向深孔注浆,能够有效降低软弱泥岩巷道下向钻孔的施工难度并提高成孔效果。软弱泥岩底板锚注加固技术在顺和煤矿取得成功应用,巷道底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曹志安刘亚明高明仕朱留哲
关键词:下向钻孔深孔注浆
深部煤巷复合顶板冲击失稳机制及联控原理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深部高静载及厚硬覆岩破断强动载作用下煤巷复合顶板冲击失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表明:复合顶板冲击失稳启动条件是岩梁承载、形变及储能能力大幅超限。顶板冲击失稳过程与"一横五纵"模式协同扩展的6条宏观主控裂隙密切相关,致使顶板进入"层间离层-岩梁开裂-动力震裂"的恶性循环甚至瞬间崩落。通过提前使用"顶部高强桁架锚索-顶角斜锚杆-跨中长锚索"进行结构性联控补强,可以抑制顶板冲击失稳。
刘亚明高明仕刘永红权修才
关键词:深部煤巷复合顶板冲击地压离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