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子电信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白光LED用蓝光纳米晶荧光粉(Ba,Ca)_5(PO_4)_2SiO_4:Eu^(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的(Ba,Ca)_5(PO_4)_2SiO_4:Eu^(2+)荧光粉。所制备的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光致发光(PL)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成相温度为900℃,少量掺杂Eu^(2+)离子或改变Ba2+,Ca2+离子的相对含量不影响基质晶体结构和相纯度。在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Ba,Ca)_5(PO_4)_2SiO_4:Eu^(2+)呈蓝光宽带发射(400~550 nm,源于Eu^(2+)离子的4f7-4f65d1跃迁)。进一步研究表明:(Ba,Ca)_5(PO_4)_2SiO_4:Eu^(2+)的发光颜色可以通过调整Ba2+与Ca2+离子的相对比例从深蓝光―蓝光―浅蓝光进行调控。通过精确调整Eu^(2+)的浓度,在荧光粉(Ba0.99Ca0.01)5(PO_4)_2SiO_4:Eu^(2+)中可实现高品质蓝光发射。所制备的(Ba,Ca)_5(PO_4)_2SiO_4:Eu^(2+)荧光粉在LED植物照明和白光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冯景春 李益祖 刘小明 唐星华 刘贤林 谢伟杰关键词:蓝光发射 Dy^(3+),Eu^(3+)共激活单基质Ba_3La(PO_4)_3白光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SSR)合成Dy^(3+)、Eu^(3+)单激活和共激活单基质Ba_3La(PO_4)_3白光荧光粉。所制备的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光致发光(PL)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成相温度为1 500℃,当原料中加入少量硼酸做助溶剂时1 400℃可得到纯相。少量掺杂Dy^(3+)和Eu^(3+)离子不影响基质材料Ba_3La(PO_4)_3的晶体结构和相纯度。在近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Ba_3La(PO_4)_3∶Dy^(3+)呈冷白光发射,这是由于Dy^(3+)的4F9/2→6H15/2(蓝光,487 nm)跃迁发光和4F9/2→6H13/2(黄光,578 nm)跃迁发光综合所致。在近紫外光激发下,Ba_3La(PO_4)_3∶Eu^(3+)荧光粉呈橙红光发射,对于与Eu^(3+)的5D0→7F1(596 nm)和5D0→7F2(616 nm)特征跃迁。在近紫外光激发下Dy^(3+),Eu^(3+)共激活单基质Ba_3La(PO_4)_3白光荧光粉呈现Dy^(3+)和Eu^(3+)的特征发射,其发光颜色可以通过调整Dy^(3+)和Eu^(3+)掺杂浓度和比例实现期初的冷白光到暖白光再到橙红光的发光颜色变化。通过精确调整Dy^(3+)和Eu^(3+)掺杂浓度和相对比例,在荧光粉Ba_3La(PO_4)_3∶Dy^(3+),Eu^(3+)中可实现近紫外激发单基质高品质白光发射。由于Ba_3La(PO_4)_3∶Dy^(3+),Eu^(3+)优越的发光性能,其白光NUV-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益祖 田丹 徐振鹏 吴兵泉 刘小明 唐星华关键词:高温固相法 Ba_3Y(PO_4)_3∶Dy^(3+),Eu^(3+)单基质白光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探究在Dy^(3+)掺杂Ba_3Y(PO_4)_3荧光粉中共掺Eu^(3+)离子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我们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Dy^(3+)、Eu^(3+)单掺杂和共掺杂Ba_3Y(PO_4)_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粉呈闪铋矿立方相。在近紫外光激发下,Ba_3Y(PO_4)_3∶Dy^(3+)发射光谱在487和578 nm处有两个窄带发射峰,呈冷白光发射;Ba_3Y(PO_4)_3∶Eu^(3+)发射光谱的窄带发射位于594和616 nm处,呈发橙红光。在Ba_3Y(PO_4)_3∶Dy^(3+),Eu^(3+)中,由于Eu^(3+)离子补偿Dy^(3+)冷白光发射所缺的红色组分,从而实现了色纯度高、色温适中的暖白光发射。进一步探索了Ba_3Y(PO_4)_3∶Dy^(3+),Eu^(3+)荧光粉发光机理。所制备的Ba_3Y(PO_4)_3∶Dy^(3+),Eu^(3+)单基质白光荧光粉在白光近紫外激发白光二极管(UVWLED)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李帅龙 刘小明 唐星华 冯景春 谢伟杰新型等离子光催化剂纳米金-钛酸锌复合物的制备与光解水制氢性能 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溶胶-凝胶法及光沉积法制备纳米金-钛酸锌(Nano Au-Zn Ti O_3)复合等离子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光电流密度、光催化制氢性能等技术手段和测试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Zn Ti O_3在900℃煅烧下呈立方相和六角相的混合相,其形貌呈近似球形,粒径约为50~100 nm。由于纳米金(Nano Au)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Nano Au-Zn Ti O_3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吸收峰位于525 nm处。Nano Au-Zn Ti O_3复合等离子光催化剂在可见光激发下呈现出优良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 史建建 刘小明 唐星华 李帅龙关键词:溶胶凝胶 LED用Sr3Lu(PO4)3:Dy3+,Eu3+白光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碱土金属复合正磷酸盐A3Ln(PO4)3(A=Ca,Sr,Ba)因具有出众的光学性质而被广泛的用作荧光粉的基质材料.本文通过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Dy3+、Eu3+单掺、共掺Sr3Lu(PO4)3(SLPO)荧光粉... 李帅龙 王康 习定 谢青霞 周艺慧 贾晓玮 刘小明关键词:高温固相法 Ca19Mg2(PO4)14基质中碳量子点调控稀土发光性能研究 碳量子点(CQDs)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碳材料,由于其荧光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强、无毒且环境友好的特点,有望取代稀土荧光粉和有毒且环境不友好的半导体量子点应用于LED领域,特别是CQDs的宽发射特性使得CQDs在白光二极管(... 刘小明 徐振鹏 陈晨 林君文献传递 Ca3Nb2Ti3O14∶Ln3+(Ln3+=Eu3+,Sm3+,Dy3+)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我们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稀土离子掺杂的复合钛铌酸盐荧光粉Ca3Nb2Ti3O14∶Ln3+(Ln3+=Eu3+,Sm3+,Dy3+).通过 X 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PL)对所制备样品的成相行为和荧光性... 徐振鹏 冯景春 田丹 刘小明关键词:高温固相法 稀土离子激活的铌酸钇LED用白光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的研究 白色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小、寿命长、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势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常用的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实现方式是用蓝色发光二极管激发黄色荧光粉得到白光,这种方式得到的白光由于缺少红色成份使得色温高和显色... 吕营 曾月花 张小倩 黄艺勇 梁志涛 刘小明关键词:发光二极管 溶胶-凝胶法 Tb3+,Eu3+共掺杂的铝酸盐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的研究 碱土金属复合铝酸盐由于其有很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能在温和条件下合成,是一种理想的无机荧光材料基质.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一系列SrGdAlO4:Tb3+,Eu3+单一基质白色荧光粉,所制备样品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 谢伟杰 罗裕京 陈超 刘小明关键词:铝酸盐 基于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无标记上转换荧光探针灵敏检测8-OHdG 2023年 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是一种重要的DNA损伤标志物,其含量的多少可反映人体的氧化损伤程度。本研究以氨基功能化的上转换纳米粒子(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为能量供体,金纳米粒子(AuNPs)为能量受体,由于AuNPs可导致UCNPs在545 nm处的荧光发生猝灭,而8-OHdG能够对AuNPs产非特异性诱导团聚作用,从而改变UCNPs在该位置处的荧光强度,据此构建了一种基于发光共振能量转移(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LRET)的上转换荧光探针,并用于尿样基质中8-OHdG的检测。所建立方法简单、灵敏且适用pH范围宽。在AuNPs溶液的浓度为1.34 nmol•L^(−1),pH为2~7的实验条件下,所构建探针能够分别在低浓度范围(1.67×10^(−11)~3.3×10^(−9)mol•L^(−1))和高浓度范围(1.0×10^(−8)~3.3×10^(−6)mol•L^(−1))内实现对8-OHdG的快速检测。共存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尿样中常见的无机离子和化合物存在的前提下,所构建探针对8-OHdG呈现了良好的选择性。将探针应用于实际尿液样品基质中8-OHdG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1.4%~109.2%。 闾心悦 于慧 曹丹 郭会琴 颜流水 刘小明关键词:上转换荧光 纳米金 尿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