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良
-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长沙CBD某超高层结构设计被引量:3
- 2018年
- 长沙CBD某超高层结构高度249.65m。根据塔楼使用人数,结构按标准设防类进行抗震设计;对比风洞试验数据和规范值,采用规范数值进行设计。塔楼采用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柱间支撑结构体系,结构底部框架柱内设型钢以增强结构刚度,使核心筒剪力墙免于受拉。通过多方案优化,结构周期、剪重比、刚重比等指标均控制在合理范围。采用YJK,ETAB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弹性分析、设防地震分析和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分析,验证了结构的耗能性能,且结构达到了抗震性能目标。各项结构分析指标满足规范及超限审查要点要求,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 张建华谭光宇张凤良胡登先李登周清汉邹超彭雅颂
-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结构伸臂桁架柱间支撑动力弹塑性分析
- 一种预应力锚杆抗浮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杆抗浮结构,其包括预应力锚杆、垫层和地下室底板,所述预应力锚杆包括锚杆体和位于所述锚杆体中心的筋体,锚杆体的顶端设置有张拉结构;所述筋体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锚杆体下部,所述锚杆体的上部具有沿着所述...
- 谭光宇付国忠张凤良高明宇胡登先熊继业肖志臧晓飞王小岩
- 文献传递
- 全砼外墙结构刚度折减方法及结构刚度折减的全砼外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砼外墙结构刚度折减方法及结构刚度折减的全砼外墙,全砼外墙包括相对间隔布设且用于承力的结构剪力墙、及填充连接于结构剪力墙间的混凝土填充墙,结构刚度折减方法包括以下措施:减薄混凝土填充墙的厚度,以使其厚度小...
- 谭光宇张建华刘武梁基付国忠张凤良李练兵李娜
- 文献传递
- 混合配筋装配式混凝土竖向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配筋装配式混凝土竖向构件及其施工方法,竖向构件包括纵向筋组、混凝土体、钢筋笼式节点和两块端板,该钢筋笼式节点位于两块该端板之间,该纵向筋组连接于两块该端板之间,该纵向筋组穿过该...
- 谭光宇张凤良曹罡周浩盛利肖志李练兵史锋涛彭柳
- 预应力锚杆抗浮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杆抗浮结构,包括预应力锚杆、垫层和地下室底板,预应力锚杆包括锚杆体和位于锚杆体内的筋体,筋体的下端固定于锚杆体下部,锚杆体的顶端设置有预应力传递装置,预应力传递装置包括第一板部件、第二板部件以...
- 谭光宇刘武付国忠张凤良蒋耀华熊继业肖志李练兵
- 文献传递
- 长沙某超高层结构整体稳定性设计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对整体稳定性计算做出了水平荷载按照倒三角形分布、考虑结构顶点位移相等而将结构折算为竖向悬臂受弯构件等假定,但这些假定和简化降低了计算精度。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影响刚重比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地下室层数、地下室侧向土的水平抗力系数、地下室嵌固端楼层刚度比、不同嵌固部位以及屋顶构架等影响因素,分析不同计算程序假定的合理性,确保结构整体稳定性安全可靠。
- 谭光宇张建华张凤良胡登先李练兵
- 关键词:刚重比嵌固部位
- 结构刚度折减的全砼外墙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刚度折减的全砼外墙,包括:相对间隔布设且用于承力的结构剪力墙、及填充连接于结构剪力墙间的混凝土填充墙。混凝土填充墙的厚度小于结构剪力墙的厚度。混凝土填充墙设有刚度折减结构,以用于在刚度折减结构处形...
- 谭光宇张建华刘武梁基付国忠张凤良李练兵李娜
- 文献传递
- 预应力锚杆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杆抗浮结构,包括预应力锚杆和地下室底板,预应力锚杆包括锚杆体和位于锚杆体内的筋体,筋体的下端固定于锚杆体下部,锚杆体的顶端设置有预应力传递装置,预应力传递装置包括第一板部件、第二板部件以及连接第一...
- 谭光宇刘武付国忠张凤良蒋耀华熊继业肖志李练兵
- 文献传递
- 全砼外墙结构刚度折减方法及结构刚度折减的全砼外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砼外墙结构刚度折减方法及结构刚度折减的全砼外墙,全砼外墙包括相对间隔布设且用于承力的结构剪力墙、及填充连接于结构剪力墙间的混凝土填充墙,结构刚度折减方法包括以下措施:减薄混凝土填充墙的厚度,以使其厚度小...
- 谭光宇张建华刘武梁基付国忠张凤良李练兵李娜
- 文献传递
- 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维静力弹塑性分析
- 2014年
- 静力弹塑性侧推分析(Push-over方法)在国外应用较早,近年引入我国以后逐渐地引起了研究者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被引入到我国新的建筑结构抗震规范。用于平面框架的Push-over研究已经日趋完善,然而当前对于框架结构,尤其是针对不规则框架结构的三维Push-over方面的研究依旧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建立一套合理的梁柱单元模型和结构整体模型充分的做好三维Push-over分析。②借助于Matlab语言进行相关的计算程序的编制,开发GUI(图形用户界面),使得其具备着前后处理的功能。③运用所编程序对一栋10层平面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研究。
- 肖攀张凤良
- 关键词:侧向加载模式纤维模型MATLAB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