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连铸
  • 2篇氮化
  • 2篇氮化物
  • 2篇碳氮化物
  • 2篇凝固
  • 2篇热塑性
  • 2篇连铸结晶器
  • 2篇结晶器
  • 2篇化物
  • 1篇液面波动
  • 1篇轧板
  • 1篇凝固模式
  • 1篇凝固特性
  • 1篇热轧
  • 1篇热轧板
  • 1篇热轧板卷
  • 1篇铌微合金钢
  • 1篇微合金
  • 1篇微合金钢
  • 1篇相变

机构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新余钢铁集团...
  • 1篇安阳钢铁集团...

作者

  • 5篇张小欢
  • 4篇张家泉
  • 4篇李阳
  • 1篇高新军
  • 1篇赖朝彬
  • 1篇张建平
  • 1篇刘珂
  • 1篇张乔英
  • 1篇赵和明
  • 1篇刘学华
  • 1篇黄泉金

传媒

  • 2篇钢铁
  • 1篇特殊钢
  • 1篇第九届冶金工...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PHC钢热轧板卷破边成因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4
2011年
针对安钢热连轧SPHC钢在轧后出现的严重破边现象,对热轧板卷破边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从机制认识出发,结合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破边缺陷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卷破边可能与板坯角部表观质量没有直接关联,钢中Mn/S比偏低及加热温度偏高也将导致热轧板卷破边缺陷严重。据此,从生产工艺上改进,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取得明显效果。
高新军张小欢李阳张家泉
关键词:热轧板卷加热温度
碳氮化物析出模型在Nb微合金船板钢连铸工艺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含铌微合金钢(D36船板钢,%:0.12~0.16C、0.25~0.45Si、1.25~1.45Mn、≤0.020P、≤0.010S、0.015~0.040Als、0.015~0.025Nb、≤0.009 0N)连铸过程裂纹敏感性大的问题,建立了Nb(C,N)和A1N在奥氏体中的析出模型,以分析板坯在850~1150℃矫直时Nb(C,N)和AlN析出对铸坯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铌微合金钢中碳氮化物的析出方式主要是晶界和位错线形核,在950℃时Nb(C,N)的综合析出速度和AlN在晶界上的析出速度最大。因此,含铌微合金钢的矫直温度应大于950℃。
张小欢刘珂李阳张家泉刘学华张乔英张建平
关键词:含铌微合金钢碳氮化物连铸热塑性
钢凝固收缩特性及其连铸结晶器工艺参数研究
钢液在结晶器内的凝固收缩行为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凝固收缩可能会导致坯壳脱离结晶器壁形成气隙,从而影响到结晶器内的传热效果及坯壳的生长。本文考虑了钢种的全部元素含量,将钢种分为低碳钢、亚包晶钢、过包晶钢以及高碳钢。基于对不同...
张小欢李阳张家泉
关键词:钢种凝固模式结晶器传热
连铸与热装工艺中钢的相变特性研究
张小欢
关键词:连铸凝固特性碳氮化物固态相变热塑性
亚包晶钢板坯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与控制被引量:16
2011年
针对亚包晶钢板坯连铸结晶器内经常出现的严重液面波动问题,从机制认识出发,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指出液面驻波和二冷区坯壳的非稳定鼓肚是导致结晶器液面波动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整亚包晶钢的化学成分,使其碳含量与实际包晶点的计算值接近,并适度增加二冷前区的冷却强度,可有效抑制液面波动。结果表明,亚包晶钢连铸突出的液面波动是因为其不均匀坯壳生长所造成的非稳定鼓肚。亚包晶钢实际碳含量距包晶点越近,相变收缩比例越小,坯壳厚度不均匀度以及后续坯壳非稳定鼓肚量的变化也将越小,有助于减小液面波动程度。
李阳黄泉金张小欢张家泉赵和明赖朝彬
关键词:结晶器液面波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