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维A酸联合IFNα-2a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SCL-12凋亡及caspases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阿维A酸单用或联合IFNα-2a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SCL-12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阿维A酸单用或联合IFNα-2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CL-12细胞,同时采用ELISA法和吖啶橙染色法检测各组SCL-12细胞的凋亡情况及细胞凋亡的发生;Western blot观察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维A酸组、IFNα-2a组和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显著升高,且联合用药组作用强于阿维A酸组、IFNα-2a组;阿维A酸组、IFNα-2a组和联合用药组有显著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联合用药组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阿维A酸组、IFNα-2a组和联合用药组中细胞的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均活化。结论:阿维A酸单用或联合IFNα-2a能抑制细胞SCL-12的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且联合用药作用最强,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外源性死亡受体途径和内源性线粒体途径共同作用产生。
- 彭蕾蕾周国勇
- 关键词:阿维A酸鳞状细胞
- 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发生吉-赫氏反应被引量:2
- 2003年
- 吉-赫氏反应是治疗梅毒中出现的一种加重反应,多出现在晚期梅毒.近几年我科治疗早期梅毒出现多例吉-赫氏反应.后来采用小剂量青霉素做预备治疗,有效地避免了此反应的发生.
- 汪新彭蕾蕾
- 关键词:青霉素梅毒
- 湿疹方治疗湿疹45例
- 2016年
- 目的:观察湿疹方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湿疹方,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L-4、IL-10、IFN-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4、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方治疗湿疹疗效显著,可能主要通过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IFN-γ水平起到抗炎作用。
- 彭蕾蕾
- 关键词:湿疹方湿疹IL-4IL-10IFN-Γ
- 4种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分析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291例,分为4组。A组53例,用利巴韦林300 mg,iv,qd;B组47例,用胸腺素40 mg,iv,qd;C组41例,用丙种球蛋白300 mg,im,qod,并加用利巴韦林300 mg,iv, qd;D组150例,用阿昔洛韦0.25 g,iv,tid。均以完全治愈为终止时间。结果:A、B、C、D组神经痛消失时间分别为(21.8±2.0),(19.4±1.4),(17.9±1.4),(15.0±0.8)d;皮损消退时间分别为(20.1±1.7),(19.4±1.1),(17.4±1.2),(8.9±0.7)d。结论:阿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英夫彭蕾蕾游俊黄晨汪新
- 关键词:利巴韦林胸腺素丙种球蛋白带状疱疹
- 2%苯甲醇注射液皮疹下注射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96例
- 2002年
- 汪新王英夫彭蕾蕾
-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苯甲醇
- 大黄素调节SDF-1α/CXCR4轴抑制模型大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初步探讨大黄素对大鼠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轴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激活剂组。利用恒温恒压电热烫伤仪烧伤大鼠建立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HS)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次/d,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测量大鼠瘢痕愈合情况;苏木精和伊红(HE)及Masson染色法观察瘢痕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瘢痕组织中SDF-1α、CXCR4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生成素1(Ang1)、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及SDF-1α、CXC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大鼠瘢痕愈合率,而激活剂组显著降低大鼠瘢痕愈合率(P<0.05);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成纤维细胞密度及胶原纤维密度,而激活剂组显著升高成纤维细胞密度及胶原纤维密度(P<0.05);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SDF-1α、CXCR4 mRNA表达水平,而激活剂组显著升高SDF-1α、CXCR4 mRNA表达水平(P<0.05);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VEGF、TGF-β1、Ang1、COL-Ⅰ、COL-Ⅲ、SDF-1α、CXCR4蛋白表达水平,而激活剂组显著升高VEGF、TGF-β1、Ang1、COL-Ⅰ、COL-Ⅲ、SDF-1α、CXCR4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SDF-1α/CXCR4轴,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HS的形成。
- 潘芸杨阳刘甜张莹彭蕾蕾
- 关键词:大黄素增生性瘢痕血管生成
- 银胶菊内酯对人皮肤癌细胞HaCaT和A375凋亡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银胶菊内酯对人皮肤癌细胞HaCaT和A375凋亡的影响。方法:XTT法检测银胶菊内酯对HaCaT和A3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DNA断裂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银胶菊内酯明显抑制HaCaT和A375细胞的增殖,IC50值分别为1.45μmol·L-1和2.9μmol·L-1;银胶菊内酯处理过的细胞中出现核碎裂现象,而在对照组细胞中则无此现象;银胶菊内酯诱导HaCaT和A375细胞DNA断裂的长度分别为1.41nm和0.38 nm,当用银胶菊内酯对HaCaT细胞处理24 h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当用银胶菊内酯对A375细胞处理24 h后,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低浓度的银胶菊内酯能通过分别阻滞HaCaT和A375细胞的S期和G0~G1期诱导细胞凋亡。
- 彭蕾蕾王英夫游俊杨敏周国勇
- 关键词:皮肤癌HACATA375凋亡
- 白藜芦醇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调节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PHN组、Res低浓度组、Res中浓度组、Res高浓度组、Res高浓度+TLR4激活剂脂多糖(LPS)组、正常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通过腹腔注射树胶脂毒素混合液的方式构建PHN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给药,1次/d,持续3周。检测各组大鼠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的变化;ELISA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水平及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6水平;HE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病理;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ba1)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MyD88、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PHN组脊髓组织损伤严重;热痛阈值,血清中5-HT水平,脊髓组织中Iba1阳性细胞数,TNF-α、IL-18、IL-6水平及MyD88、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机械痛阈值、血清中β-EP水平降低(P<0.05)。与PHN组相比,Res低、中、高浓度组大鼠脊髓组织损伤有所缓解;热痛阈值,血清中5-HT水平,脊髓组织中Iba1阳性细胞数,TNF-α、IL-18、IL-6水平及MyD88、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降低;机械痛阈值、血清中β-EP水平升高(P<0.05)。LPS逆转了高浓度Res对PHN大鼠脊髓炎症的抑制作用。结论Res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减轻PHN大鼠疼痛反应。
- 潘芸辛鹏杨阳彭蕾蕾张莹王哲
- 关键词:白藜芦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炎症小胶质细胞
- 胃印戒细胞癌皮肤转移1例
- 2022年
- 1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半年,头面部及背部多发红色结节1个月余,于2020年4月22日就诊于我院消化科。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外院诊断为慢性胃炎,未予治疗,1个月前于头面部及背部出现多发红色结节,无痛痒等。发病以来,食欲差。
- 徐海峰刘甜彭蕾蕾王英夫
- 关键词:印戒细胞癌皮肤转移癌皮下结节
- 红光照射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70例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均为35例。治疗组清洁面部后使用LED红光治疗仪照射,每次20 min,每周2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局部外用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连续治疗4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炎性皮损数目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红光照射中度痤疮,尤其对于炎性皮损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 万静彭蕾蕾王英夫
- 关键词: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