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源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羊肺炎
  • 7篇原体
  • 7篇支原体
  • 6篇绵羊
  • 6篇绵羊肺炎
  • 6篇绵羊肺炎支原...
  • 6篇基因
  • 5篇病毒
  • 3篇蛋白
  • 3篇转录
  • 3篇转录水平
  • 3篇流行株
  • 3篇克隆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多态性分析
  • 2篇山羊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机构

  • 19篇贵州大学
  • 12篇贵州省动物疫...

作者

  • 19篇杨源
  • 16篇王军
  • 11篇文明
  • 11篇周碧君
  • 11篇岳筠
  • 6篇唐沙
  • 5篇张双翔
  • 4篇李涛
  • 3篇王慧
  • 2篇袁海文
  • 1篇温贵兰
  • 1篇覃岚
  • 1篇张华
  • 1篇程振涛
  • 1篇王琦
  • 1篇王想

传媒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贵州畜牧兽医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测序技术的贵州主要品种羊TLR2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解贵州省不同品种羊TLR2基因序列的多态性特征,本研究以不同品种羊血液DNA为模板,对TLR2基因完整ORF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种羊TLR2基因扩增长度均为2 355 bp。对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贵州白山羊、波尔山羊和湖羊5种羊TLR2基因进行种内比对结果显示,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波尔山羊种内TLR2基因序列保守,贵州白山羊种内A1732T位点存在多态性,湖羊种内在G1133A、T1162G、A1949G等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种间比对结果显示,4种山羊有16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其中有10个错义突变。4种山羊与湖羊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湖羊存在较多的多态性位点,其中有11处位点的差异导致氨基酸的变化。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显示,不同品种羊TLR2基因呈现的错义突变位点引起了其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变化,提示可能存在TLR2参与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水平的变化。本研究填补了贵州地方山羊品种TLR2基因多态性空白,为探究TLR多态性与羊疫病易感性关系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唐沙杨源杨源文明王军程振涛文明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基因测序
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0
2019年
为储备禽腺病毒病疫情防控技术,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GenBank中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全基因序列,选取Hexon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1对PCR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FAdV-4FQ-PCR检测方法,得到相应的标准曲线,并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病例和人工感染动物进行FAdV-4核酸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FAdV-4FQ-PCR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性。
张云丹杨源王军王军周碧君文明李涛周碧君
关键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
禽霍乱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分型被引量:10
2017年
为确定疑似禽霍乱病例病原种类及其病原基因型,本研究采用细菌分离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应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并应用PCR扩增和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典型培养特征,菌落形态和菌体染色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均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PCR扩增到457bp的基因片段。采用5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显示,仅有A型引物扩增到大小1 050bp的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也显示分离菌荚膜基因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菌株荚膜特异性基因同源性高达97.6%~100.0%,系统进化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结果表明,疑似禽霍乱病例病原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研究结果将为禽霍乱的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唐沙袁海文杨源张云丹王军程振涛唐英秀陈波
关键词:禽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分型
牛支原体vspY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牛支原体vspY蛋白基因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研究vspY蛋白基因的保守性。结果:扩增vspY基因片段长度约为1 121 bp,vspY基因克隆测序显示基因片段确定为1 121 bp,与引物设计扩增长度相符;vspY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牛支原体参考株基因同源性为98%,仅在533、728位点存在点突变;系统进化树显示,牛支原体贵州分离株与参考株处于不同系统进化分支,存在一定进化距离。结果表明:牛支原体vspY蛋白基因相对保守,不同地区分离株存在一定进化关系。
谢晓东罗维苟昌勇吴巧群唐沙杨源王军程振涛
关键词:牛支原体克隆膜蛋白
羊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贵州不同品种羊TLRs MyD88通路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羊肺炎支原体(Mo)可引起山羊、绵羊发生支原体肺炎。本研究旨在分析Mo感染对贵州不同品种羊Toll样受体(TLRs)MyD88通路因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不同品种羊对Mo感染的差异性。本研究以Mo人工感染贵州5个主要品种羊,应用TaqMan RT-qPCR方法对不同品种试验羊肺脏和血液样本TLRs MyD88通路因子基因转录水平进行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羊感染Mo后,MyD88、TRAF6、NF-κB、FOS、JUN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1)。同时发现,感染死亡的贵州黑山羊、贵州白山羊血液和肺脏样本中MyD88、FOS基因转录水平上调倍数均显著高于感染未死亡的波尔山羊、湖羊(P<0.05);感染未死亡的波尔山羊血液中NF-κB基因转录水平上调倍数均极显著高于其余四种羊(P<0.01),这种差异表达出现的原因可能是Mo对不同品种羊的致病机理不同。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不同品种羊对Mo的易感程度与TLRs MyD88通路因子转录水平有关,为研究Mo对于不同品种羊的致病机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李梅杨源王军陈静杨鹏成虹松岳筠张双翔程振涛
关键词:转录分析
基于绵羊肺炎支原体Hsp70 C末端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8年
为探讨建立基于Mo Hsp70C末端蛋白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Mo)感染或疫苗免疫抗体有效方法的可能性。本研究对Mo Hsp70C末端蛋白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技术对表达产物进行蛋白纯化,Western blot和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纯化效果和抗原反应性。基于纯化目的蛋白构建检测Mo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并纯化出Mo Hsp70C末端蛋白,大小约27 000,琼脂扩散试验表明纯化的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基于纯化的Mo Hsp70C末端蛋白,成功构建间接ELISA方法,其最佳体系蛋白质量浓度为10mg/L、血清稀释度1∶5;抗原包被条件37℃1h、室温12h、封闭液5%脱脂奶粉、封闭时间1.5h;临界值为0.588。间接ELISA方法性能评价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可用于临床样本检测,为Mo疫苗免疫和疫病诊断提供可行手段。
杨源王慧王慧王军文明周碧君文明岳筠周碧君
关键词:绵羊肺炎支原体HSP70间接ELISA
不同品种羊免疫相关分子TLR3基因多态性分析
引言TLR3是TLRs家族的一员,能特异性的识别病毒在机体内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双链RNA,并通过特定的信号通路向下游传递,激活干扰素调节因子3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和核...
唐沙杨源王军周碧君程振涛
关键词:黑山羊黔北麻羊山羊品种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
感染Mo对贵州不同品种羊TLRs TRIF通路因子基因转录水平及IFN含量的影响
2022年
为了探讨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对贵州不同品种羊Toll样受体(TLRs)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信号通路因子TRIF、TRAF6、IRF3、IRF7基因转录水平及干扰素(IFN)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贵州地区的5个主要品种羊,每个品种随机分为对照组(2只)和感染组(3只),感染组试验羊人工感染Mo,用PCR方法检测不同品种羊感染Mo的情况,采用TaqMan RT-qPCR方法检测不同品种羊血液样本中TLRs TRIF信号通路因子基因转录水平,并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品种羊血液样本中的IFN含量。结果表明:从各品种羊鼻拭子中均检测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条带。与对照组相比,相同品种羊在感染Mo后血液样本中TLRs TRIF信号通路因子基因转录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以TRIF、IRF7基因转录水平上调较明显(P<0.05或P<0.01);感染后96小时时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TRIF基因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羊(P<0.01);感染后96小时时贵州黑山羊和波尔山羊TRAF6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羊(P<0.05);感染后48,96小时时贵州白山羊、黔北麻羊IRF3基因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羊(P<0.01);感染后48,96小时时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RIF7基因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波尔山羊和湖羊(P<0.05),极显著高于黔北麻羊(P<0.01)。贵州白山羊、黔北麻羊、湖羊感染Mo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液中IFN-β含量大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黔北麻羊上升幅度最大。说明不同品种羊感染Mo后血液样本中TLRs TRIF信号通路因子基因转录水平及IFN含量均存在差异,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Mo对不同品种羊的致病机理不同。
李梅杨源王军陈静杨鹏岳筠张双翔程振涛
关键词:绵羊肺炎支原体转录水平
禽白血病病毒贵州流行株env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ALV)贵州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分子特征,本试验基于ALV env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对禽白血病贵州临床病例进行目的基因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从临床病例中筛选获得3份阳性样本,PCR扩增均获得大小约921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命名为:GZ-ALV-1株、GZ-ALV-2株和GZ-ALV-3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ALV贵州流行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在97.2%~97.6%之间,与国内外ALV-J的同源性相对较高,为93.1%~99.3%;而与A、B、C、D、E、K亚群ALV同源性仅为51.4%~53.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株ALV贵州流行株与ALV-J亚群参考株处于同一分支,表明本试验所检测的ALV毒株均为ALV-J亚群;与A、B、C、D、E、K亚群处于不同进化分支。基因变异分析显示,3株流行株37处相同核苷酸变异导致17处氨基酸发生位点变异,其中9个可变点在高变区hr1和hr2,1个可变点在低变区vr3。结果表明,3株ALV贵州流行株均为ALV-J亚群,env基因存在位点发生了变异,且可变位点位于序列高变区。本研究结果为明确贵州禽白血病流行概况及ALV的防控与净化提供基础数据。
何玲杨秋明袁海文杨源杨源程振涛
关键词:ENV基因克隆
基于N基因的小反刍兽疫病毒贵州流行株分子特征与分群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探讨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贵州流行株N基因分子特征和分群,试验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临床样本进行N基因扩增,克隆至pMD19-T载体,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应用DANStar软件对测序序列和参考序列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氨基酸同源性、变异位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PRV贵州流行株N基因扩增长度为1 578bp,其相互间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6%~100.0%及99.2%~100.0%,与国内参考株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97.7%~99.9%)及氨基酸序列(98.3%~100.0%)同源性较国外参考株(88.5%~97.7%和92.2%~98.5%)高;PPRV贵州流行株N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同疫苗株Nigeria 75-1相比存在26个位点突变,但没有氨基酸的缺失或增加;基于N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PRV贵州流行株同国内参考株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但与国外参考株处于不同进化分支;其属于病毒进化的Ⅳ基因群,与国内参考株处于同一系统分群,但与疫苗株Nigeria 75-1(Ⅰ基因群)处于不同基因群。
王军杨源杨源文明周碧君文明岳筠周碧君
关键词:N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