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鑫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农户禀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选择意愿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农户禀赋总量与分维水平,构建Probit模型探究农户禀赋对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的选择意愿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69.30%的受访农户倾向于选择直接补贴,30.70%的农户倾向于选择间接补贴;②农户禀赋总量水平显著影响农户的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选择意愿,分维水平中农户的人力禀赋、经济禀赋和社会禀赋对补贴方式的选择意愿均有显著影响;③影响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健康状况、技术易得情况、农业收入占比、职业经历、邻居技术支持和网络安装情况,此外不同地区农户的选择意愿呈现一定的差异。对此,本文提出农业补贴政策制定应避免“一刀切”,以此来提高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政策的精准化和实施效果。
- 张丰翼颜廷武江鑫
- 关键词:秸秆还田
- 土地规模与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基于冀鲁皖鄂4省的微观调查被引量:31
- 2018年
-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规模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行为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冀、鲁、皖、鄂4省1372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存在规模经济效应;(2)地块数和区位条件是限制小规模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客观因素,在土地规模短期不能扩大的情况下,秸秆还田技术不具备普适性是该项技术推广受阻的重要原因;(3)配备秸秆还田服务人员机构,有针对性地对小规模男性农户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和经济感知,能显著促进小规模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结论:应从改善机械作业条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改进秸秆还田技术,降低技术采纳成本;培育秸秆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户认知等方面着手,有效推广秸秆还田的耕作技术手段。
- 江鑫颜廷武颜廷武张俊飚
- 关键词:土地生态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还田规模经济
- 小规模农户能否推动农业绿色化进程--以秸秆还田为例
- 为有效回答"农业绿色化发展是否一定要走规模化经营之路"这一命题,本文利用山东、湖北两省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探究小规模农户是否能够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进程.研究结果表明:(1)大部分农户(76.12%)愿意采用秸秆...
- 江鑫颜廷武
- 关键词:小规模农户家庭收入
- 基于EKC的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被引量:9
- 2016年
- 地处滇东北的昭通市是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域,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和生态脆弱三大特征叠加。文章对昭通市1995~2011年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拟合,发现通过各指标赋权构建的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缺乏拟合特性,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假说不成立。可能的原因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易受生态脆弱的限制而落入生态贫困陷阱。基于经济增长极限理论和生态贫困陷阱理论,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该曲线不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江鑫颜廷武
-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生态贫困
- 社会网络、生态认知对农户秸秆还田意愿的影响被引量:47
- 2019年
- 为探索社会网络和生态认知对农户秸秆还田意愿的作用关系,基于674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网络中的社会学习、社会信任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意愿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以性别和兼业经历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分析,检验相似模型在不同群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社会学习和社会信任既直接影响农户的秸秆还田意愿,又通过生态认知间接影响其还田意愿;无兼业经历农户的社会网络对农户还田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女性农户的社会信任对其还田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男性农户的社会学习对其还田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要提高农户还田意愿,既要提高农户之间的社会网络强度,也要提高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
- 姜维军姜维军颜廷武张俊飚
- 关键词:社会网络社会学习社会信任秸秆还田
- 公共信任对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的影响——以秸秆资源化利用为例被引量:11
- 2020年
- 基于4省7市的1373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主成分分析(PCA)及层次分析法(AHP),实证探讨公共信任对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的影响,以及政治面貌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公共信任有利于提高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影响大小依次为技术信任>制度信任>同行信任;2)农户存在一定的公共信任危机,平均公共信任程度仅为48.8%,市场信任危机尤重,仅为6.1%;3)政治面貌对农户公共信任与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之间关系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的绿色化转变,应重视公共信任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技术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新型主体与村干部的示范与带头作用,提高农产品市场稳定性。
- 尚燕颜廷武江鑫江鑫
- 关键词:政治面貌
- 农户对农产品供应链减贫增收价值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桂、陕两省(区)连片特困地区419份农户调查问卷,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将农户划分为贫困与非贫困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经营主体对农产品供应链减贫增收的价值认知及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连片特困地区非贫困农户对农产品供应链的价值认知水平要高于贫困农户,但两者对农产品供应链减贫增收的价值认知均有待提高。同时,农户对农产品供应链的价值认知受个人禀赋、家庭特征、外部环境与主观评价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贫困农户多受个人禀赋和家庭特征影响,非贫困农户则易受外部环境和主观评价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作用宣传推介,坚持有的放矢,分类施策;加快供应链核心主体培育,提升供应链整体运行水平;规范农产品供应链运营管理,健全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以此推动更多农户稳定融入农产品供应链,以实现减贫增收。
- 颜廷武张童朝江鑫
-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连片特困地区
- 绿色化生产技术采纳:家庭经济水平能唤醒农户生态自觉性吗?被引量:41
- 2018年
- 绿色化生产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不但为政府所提倡,更是农业发展的未来导向,农户是否自觉采用绿色化生产技术关乎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情况。利用山东、湖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和全国合作社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经济水平对农户自觉采用绿色化生产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水平是制约农户自觉采用绿色化生产技术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户的家庭经济水平有利于增强农户实施秸秆还田和减少普通农药施用的生态自觉性。然而,农户减少普通化肥施用的生态自觉性普遍较低,改变农户的传统观念,提高其生态自觉性,促使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尤为重要。同时,务农年限、绿色认知、种植面积、家庭总人口、技术指导和地域差异也会影响农户绿色化生产技术采纳的生态自觉性。对此,政府应着力于农户收入多元化发展,努力提高其家庭经济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因地制宜加大新型实用农机研发力度,以此促进农户生态自觉性的养成与提高。
- 尚燕颜廷武江鑫江鑫张俊飚
- 关键词:农户
- 土地规模与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基于冀鲁皖鄂4省的微观调查
-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规模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行为差异和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冀、鲁、皖、鄂4省1372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1)农户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存在规模经济效应;(...
- 江鑫JIANG Xin颜廷武YAN Tingwu尚燕SHANG Yan张俊飚ZHANG Junbiao
- 关键词:土地管理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经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