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美珍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盐岩
  • 2篇油气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1篇断距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分布
  • 1篇中古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塔中北斜坡
  • 1篇塔中低凸起
  • 1篇碳酸盐岩油气...
  • 1篇凸起
  • 1篇盆地
  • 1篇气藏
  • 1篇走滑
  • 1篇走滑断裂
  • 1篇下奥陶统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3篇吴美珍
  • 1篇庞雄奇
  • 1篇张敏
  • 1篇潘杨勇
  • 1篇韩杰
  • 1篇孙赞东
  • 1篇潘文庆
  • 1篇赵治信
  • 1篇赖敬容
  • 1篇汪文基
  • 1篇赵俊省
  • 1篇张新超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与上覆地层间的不整合被引量:3
2018年
关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内部不整合的地质时代和规模,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最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是鹰山组,但至今仍把鹰山组归属于中—下奥陶统,即认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内部关键不整合是中—下奥陶统与上覆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根据牙形石化石,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内部规模最大的不整合是从早奥陶世后期开始的,该不整合遍及整个盆地,在台地相区存在于鹰山组与其上覆地层之间,在斜坡相区存在于库鲁克塔格露头剖面巷古勒塔格组内部。
赵治信吴美珍赖敬容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化石组合不整合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中古43井区碳酸盐岩油气属性分布特征及成藏模式被引量:4
2012年
塔中地区中古44和中古10两条走滑断裂切割了塔中低凸起中古43井区,它们对油气输导具有控制意义。油气从中—下寒武统沿两条走滑断裂向上运移后,在下奥陶统鹰山组内向两侧输导,呈"T"字形的油气充注方式。从断裂向两侧,V/Ni值呈减小趋势,原油密度、黏度、含硫量和含蜡量等物性参数,距离断裂由近到远,均表现为逐渐变大的趋势,这些都证明油气是由走滑断裂向两侧运移的。水、油、气井的目的层海拔分别为-4 700 m以下、约-4 600~-4 500 m和-4 500 m以上;出油气层位在海拔-4500 m以上的井,平均气油比较高,在海拔-4 500 m以下的井,平均气油比较低。研究井区油气开发的连通半径平均约600 m,小于油气成藏的连通半径。在开发和成藏两种时间尺度下隔挡层的物性上限有着显著差别。
汪文基韩杰庞雄奇潘文庆吴美珍张敏
关键词: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成藏模式
塔中北斜坡走滑断裂断距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储层改造和油气分布,都受到走滑断裂的影响。由于区域内较大规模的走滑断裂均表现为北东向,水平断距较小,使得利用地震资料直接计算断距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实际上,走滑断裂还普遍表现出北西向拉张特征,并沿断裂走向形成了宽度不同的拉分区域。断裂多沿北东向平直延伸,表明这些拉分区域的宽度和高度主要是受局部应力作用而形成的。这些拉分区域的宽度和高度在三维地震资料中较容易识别。根据断裂的拉分特征,提出通过计算拉分区域的宽度和高度间接识别走滑断裂的断距的方法。断距计算结果符合走滑断裂发育的地质规律,断距较大处是走滑断裂活动性较强的区域,同时也是储层改造作用强烈和油气分布较好的区域。
张新超孙赞东赵俊省潘杨勇吴美珍
关键词:塔中北斜坡走滑断裂断距油气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