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约束被引量:7
- 2019年
-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是华东最大的铅锌矿床,具有悠久的研究和开采历史;近些年来的勘探在深部取得显著进展,显示了很好的勘探潜力。本次研究,在系统全面地野外地质观察和样品采集的基础上,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成矿期次的划分,并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栖霞山铅锌矿存在两期铅锌矿化:早期以形成层状和块状矿石为特征,闪锌矿深灰-红棕色;晚期矿化以块状、角砾状和脉状构造为特征,闪锌矿呈棕色-浅黄色。早期闪锌矿中包裹体以富液相包裹体类型为主,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为182~289℃,盐度为0.9%~8.2%NaCleqv,成矿流体与富硫同生沉积层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其主要的沉淀机制;晚期闪锌矿中也是以富液相包裹体类型为主,但是温度、盐度有所上升,均一温度集中在197~348℃,盐度介于0.4%~10.9%NaCleqv之间,指示有更多岩浆流体混入,流体混合可能是主要的沉淀机制。为了限定其深部可能的热液中心位置,我们利用晚期闪锌矿中的包裹体进行流体空间填图。填图结果显示了良好的空间变化规律:成矿流体温度以西南到北东方向为轴,向西南方向温度上升,暗示了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西南方向深部,因此在其西南方向的深部可能具有更好的勘探潜力。
- 孙学娟倪培迟哲杨玉龙景山王国光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氢氧同位素
-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
- 2019年
- 栖霞山铅锌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部,是我国东部最大的铅锌矿床。通过矿区接替资源勘查,在深部取得重大突破,主矿体控制深度由-650 m延深至-1079 m,且在深部发现了绿帘石、透闪石、透辉石等矽卡岩蚀变矿物。结合最新成果,从控矿地质因素、矿体地质、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带特征等入手,全面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分析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中S同位素组成,发现黄铁矿中的硫来源于沉积岩和岩浆,而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中的硫来源于岩浆;硫化物中Pb同位素的分布特征指示矿石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碳酸盐矿物C、O同位素组成反映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的亲缘关系;H、O同位素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为深部岩浆期后热液,并有大气水的加入。综合地质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对栖霞山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 魏新良景山孙学娟
-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特征
- 马坑铁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流体演化及矿床成因类型被引量:2
- 2016年
- 马坑铁矿是福建省下个大型铁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外接触带上石炭统经畲组-下二叠统栖霞组大理岩与下石炭统林地组石英砂岩之间,矿化阶段经历了从无水矽卡岩阶段(钙铁榴石-透辉石)→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绿帘石-阳起石-绿泥石-钙铁辉石)→硫化物阶段(石英-方解石-萤石-黄铁矿-闪锌矿)→碳酸盐岩阶段(石英-方解石)演变,而本文对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和硫化物阶段中的钙铁辉石、萤石、石英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所进行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研究表明,早期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含NaCl子晶三相包裹体和富液相两相包裹体,少量富气相两相包裹体;而晚期硫化物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两相包裹体.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流体出现流体沸腾作用,流体温度范围为448-596℃,两端员组分流体盐度分别为26.5-48.4 wt%NaCl equiv.和2.4-6.9 wt%NaCl equiv.;硫化物阶段流体呈现出混合趋势,流体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82-343℃和1.9-20.1 wt%NaCl equiv..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而硫化物阶段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加入.由于马坑铁矿化形成于含水矽卡岩阶段,铅锌矿化则形成于硫化物阶段,流体沸腾是导致马坑铁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而流体混合则是引起马坑铁矿床铅锌矿化的主要因素.综合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马坑铁矿床应属于与莒舟-大洋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床.
- 李林倪培杨玉龙徐颖峰朱仁智孙学娟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马坑铁矿
- 宁镇地区栖霞山大型铅锌矿成矿作用、成因类型与成矿模型
-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产出一大批铁、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矿床。宁镇地区栖霞山铅锌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部,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栖霞山铅锌矿是赋存于碳酸盐地层中的大型铅锌矿床。长期以来,栖霞山铅锌矿的成矿作...
- 孙学娟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铅锌矿铅锌矿床
- 青海同德地区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在找矿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近年来,应用遥感数据进行蚀变信息提取来进行成矿预测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技术手段。本文通过ETM+多光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在青海同德地区开展大范围的寻找与斑岩型铜矿、蚀变破碎岩型金矿生成有密切关系的铁染、羟基蚀变信息,通过对其筛选与分级,从而大范围缩小找矿靶区。
- 罗小星余海彬魏宏伟黄晟孙学娟
- 关键词:蚀变ETM靶区